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5网络中国节·春节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两天,9.2万人次!萧山这里超火爆,好吃好逛没人能空手出来!网友:希望再办!

更新时间:2025-01-20 18:40:00    内容来源:萧山区融媒体中心   

对新年的感知,往往是从赶大集、买年货开始的。

每到春节前,在形形色色的年货大集上,那是一幅流动的众生相——吆喝、叫卖热火朝天,生动的、鲜活的面孔笑意盈盈,吃的、穿的、用的、送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大家手里拎着大包小包,浓浓的年味也走街串巷,弥散开来。

1月17日(腊月十八),在声声锣鼓中,萧山好市·畅“萧”共富年货大集盛大开幕。活动主会场设在萧山区人民广场,分会场覆盖开元加州阳光、银隆百货、开元广场、万象汇、宝龙城市广场、银泰百货、印象城等商圈。

展会两天,萧山好市·畅萧共富年货大集主会场人流量9.2万人次,展位累计成交40950笔,成交额116万余元。区农民书画协会共送出福字320个、对联440对。4家银行接受金融咨询服务3200多人次。各直播间推出了50余款萧山、康定等地特色农产品,两天累计曝光30万人次,销售量比日常直播销量增加30%。

九大主题区,超百个摊位,地道美食、缤纷年货、非遗体验、年俗活动……跟上记者的脚步,看看这场年货盛宴,到底藏了多少老底子年味,又有哪些新潮流?

逛不完、看不饱、吃不完

老底子美食人气旺

要问现场年味最浓、人最多的地方在哪儿,美食记忆体验区当仁不让。

“麻糍麻糍,新鲜手打,香甜软糯——”手打麻糍,勾起了不少人的年味回忆,比如小陈。他拿着手绘版《年货大集导引图》,顺着香味,挤到“茅嫂麻糍”摊位前。

白雾缭绕里,锅上还在蒸着糯米,力气大的男人已经开始锤麻糍。一老一青鼓起咬肌,抡圆了手里的木槌,“啪”的一下砸在糯米上,两人绕着圈捶打、拨弦似的翻弄,几番下来,米团已是浑圆雪白、米香四溢;女人们手脚麻利,一层层裹上红糖、黄豆粉,将热乎乎的麻糍送到看客们的手里。

小陈迫不及待咬上一口,赞不绝口:“软糯、弹牙,就是这个味道!”旁边年轻的妈妈对着自家宝宝介绍,“小时候啊,你外公就是这样给妈妈打麻糍的!现在不常见了。”

吃过麻糍,已经三分饱,小陈又根据地图导引,去河上镇美食摊位买了一份桔红糕,扭个头,又被一排排软乎乎的肉包、金灿灿的菠萝包吸引。原来,一些萧山美食文化的“金字招牌”——跨湖楼餐饮、宝盛水博园、开元萧山宾馆等餐饮品牌也来到了现场,这些酒楼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烤鸡、酱货、肉包、干菜香肠等特色小吃香气扑鼻,小陈没忍住,又买了好几袋子,心里头别提有多满足了。

老底子传统美食占据C位,不少新潮品牌还将创意带到了现场。比如萧山萝卜干咖啡,算是一种咖啡的“创意代表”,保留了萧山本地特产独有的“甜咸”味;佑禾面包、馥匠烘焙等“新晋顶流”面包店,也诚意满满放出许多试吃。

不少人表示,上午9点就来了,逛了1个多小时,都没走出几十米。“逛不完呀,感觉有种小时候赶大集的感觉,太热闹了,太带感了。”

家住市心社区的宋女士,干脆拉着露营车穿梭起来,“今天真是来进货了。买了老爸最爱土烧、鱼圆、年糕,给小朋友买了馥匠烘焙的手作糖和不二家的糖果。东西比超市还全,而且特别有萧山特色,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热闹。”

据了解,这次年货大集共设置九大主题区,除了“过大年·美食记忆体验区”,还有“文旅·非遗传承体验区”“农创客·萧然共富”“镇街平台·萧山好物”“供销·GONG萧GONG富”“土特产·萧山本味”“银蛇共舞·金融共富”和“直播共富”等,120多个标准展位,展现浓浓年味里的共富盛景。

舞狮、剪纸、民俗表演

丰富活动大秀新年仪式感

年味,又何止是在美食小吃里,现场的民俗表演,那才叫一个热闹,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民俗碰撞出奇妙火花,让人目不暇接。

喜庆闹猛的舞狮表演,随着鼓点欢腾、跳跃,活灵活现,瞬间将节日氛围拉满;小朋友牵着爸妈的手,举着晶莹透亮的糖葫芦,和可爱机敏的机器狗互动、玩乐,小脑袋们凑在一起,认真地瞅着师傅们是怎么一笔一笔勾勒糖画的;年货大集里,22个镇街走上擂台、各自“晒品”,围绕区域特色产品,讲亮点、拼实惠、推产品。台下的人们,有的当起裁判员,为自己家乡拉选票,有的则是看中了精美的礼品,在年货大集中打卡、集福字。广场上那面“畅‘萧’货我推荐”的红墙,市民们争先挂上心中最爱的萧山产品名称,也挂满了喜庆的祝福,寄托着浓浓的新春祝福。

一边,是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气,另一边,则是集茶艺、茶器、美服、饰品的静心悟道的江南非遗风。

说起来,2025年的春节,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意义可不一般。这不,萧山好市·畅“萧”共富年货大集,也把许多非遗项目搬进了会场。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在瓜沥镇的昭东一带,新春时节的仪式感,少不了灵巧生动的剪纸。

“我们来自瓜沥镇明德学校,在这里,大家可以体验杭州非遗项目昭东剪纸,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昭东剪纸传承人裘一锋介绍着摊位上的剪纸作品,有翠竹牡丹、十二生肖、鱼戏莲叶、萧山古建筑……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有温暖的回忆,还伴随着城市变迁的痕迹与故事,让人不禁感叹传统手艺的精妙绝伦。

在一旁的传统篆香及香器制作技艺摊位上,传承人正向众人演示着香篆制作过程。

“香篆的纹样有很多,有字,也有梅花、莲花、祥云、八卦等图案,多是吉祥、祈福的寓意。”传承人一步步轻柔熟稔,压灰、置模、贴粉、平粉、起模,最后香篆燃起,轻火留香,轻烟袅袅,人们嗅着香,感悟心明清空。

对联、年红也叫“挥春”,因而书法摊位人气也很旺。桌上,洒金红底纸叠了一层又一层,上一副春联墨迹还未干,下一幅已经提起笔来,中锋、侧锋、逆锋,峰回路转;沉臂、下腕、落笔,笔走龙蛇,围观的众人无不叫好。

萧山花边工艺也来到了现场,一位阿姨细细端详展品,感慨手艺灵巧;棕叶编织技艺、面塑摊位上,喜庆的蛇年主题装饰品勾住了不少人的目光。除此外,还有锣鼓喧天的舞狮,精美的糖画等年俗表演,将这年货大集的热闹气氛推到最高点。

这些传统手艺的复兴,让这个春节有了厚度,让年轻一代在赶集的快乐里,归属感、仪式感越来越浓,对萧山本地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深。

特色畅“萧”货

承载乡土情,也折射未来愿景

时代在变,年味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这一次的年货大集,来的可都是“顶流”,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畅“萧”货。

比如,除旧布新的新衣。在年货大集“萧山好物”板块,新塘街道带来了特色羽绒被、羽绒服,寒冬时节可谓是“吸睛”又“吸金”;戴村镇山北记非遗工坊,则带来了近年来火爆的汉服、唐装,红色唐装上身,时髦有品,属于萧山人自己的power suit。

再如,每年必备的酱货、鲜货。“你看看酱鸭,油润润的,这鸭脚,一看就是老鸭子!”李阿姨赞不绝口,“还得是我们老底子的手艺,拎两只回去。”

与此同时,德意燃气灶具、镜辉卫浴等高端家电,以及智能穿戴设备、环保材料等高科技产品也大放异彩,无一不彰显出萧山作为制造业大区的独特魅力。

“根据萧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的主责主业,与农业商务经信等部门一起,把我区产品进行了市监优选。这些畅‘萧’货中,有萝卜干、甲鱼、青梅这些老萧货,还有很多新型优质的新萧货。”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第一轮统计就有300多样产品,大部分都是浙江品字标、著名商标品牌产品,承载着萧山地方传统文化的记忆,更是现代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GONG萧GONG富”“萧山好物”“天南地北·共享共富”“萧然共富”等区域,有镇街特色产品、农创客土特产,也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宝藏优品,比如康定苹果、蜂蜜,与本地好物“携手”、交融,在交流中碰撞出共富火花。

热闹的,又何止是线下的大集,还有共富直播间。

据了解,本次活动联合头部MCN机构无忧传媒,举行“2025共富无忧-直播创业+畅‘萧’推广年度计划”签约仪式,并在活动中与供销联社、产发集团等单位进行多次共富直播活动。这是一项旨在培养直播人才队伍,打造直播推广畅“萧”货通道,多渠道推动共富创业的重要举措。现场不少网红达人在屏幕前,为萧山本味卖力吆喝,一件件“萧山好物”通过直播间、网络电商飞入每家每户。

不少顾客也加入了畅“萧”货的“安利大军”。在益农镇的摊位上,李先生买了两袋黑米,自觉地为特色产品带起货来,“家乡益农的农产品必须支持!萧山菜篮子、杭州米袋子的名头可不是虚的。”

这场年货盛宴,正逢其时。越来越多的市民穿梭于摊位间,在传统与新潮之间,体味着萧山制造、萧山产品、萧山传统、萧山记忆。虽然,萧山好市·畅“萧”共富年货大集已经落下帷幕,但萧然大地的迎春热闹仍在延续,一种恒久的文化链接,穿越古今,一脉深远。


作者:文 记者 王美琳 摄 旷野 胡绪 郭立宏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