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22688”交通建设大会战 > 22688媒体聚焦 > 正文

软环境硬基础 打造全省最优区

更新时间:2021-01-20 17:34:04    内容来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获得感从何而来,群众的满足感怎样提升?环境是个重要的体现:一个更为便捷高效值得老百姓信任的政务环境,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平安法治社会,一个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得改革开放之先,拥沿江地利之便,钱塘江南岸,“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入,“平安萧山”的桂冠已经蝉联十三次,“12588”交通建设大会战火如荼……从软环境到硬实力,萧山正昂首阔步向着全省最优区的目标前进。

  惠民——“最多跑一次”大提速

  群众的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果的“试金石”。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过程中,萧山通过不断完善“信息跑、部门跑”代替“群众跑”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全面优化的政务环境。

  在智慧环评系统上线半个月之后,杭州青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事员周云仙感叹:“新上线的智慧环评系统操作方便,省心省力,只需完成‘登录—智能搜索引擎查询—提交项目申报表—项目初审—编制项目环评—环评预审—受理公示—出具环保审批意见’等八个环节,就能拿下一张环评批文,方便极了。”

  这在以前,周云仙想都不敢想。“环评审批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企业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在于前期材料准备部分,由于对环境功能区划、产业政策、排污总量等准入要求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就得一趟趟地去环保部门咨询,要想一次性办完,基本不可能。”

  据了解,采用智慧环评系统,可以将环评编制时间压缩50%以上,环评审批时间提速150%,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环评编制费用可减少30%左右。

  从环评审批,延伸到全区841项事项,“最多跑一次”的事项目录已经涵盖全区33个部门、21个镇街,其中部门事项792项,镇街事项49项。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和“堵点”,切实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政府服务从“一站集中”到“一窗通办”的全面升级。

  如今,萧山“最多跑一次”改革仍在推进中,萧山将继续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力争使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安心——全省首个“8+N”智慧小区

  不久前,位于闻堰街道的安置小区相墅花园引起了全省人民的注意。这个2011年交付的安置小区,究竟凭什么成功吸睛呢?作为全省首个“8+N”智慧小区,相墅花园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起了集智慧租房管理系统、智慧物业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多位一体的“智慧小区”。

  “有了这些高大上的智慧系统,小区内很多‘顽疾’比如说高空抛物、乱扔垃圾等现象都得到了遏制。”家住相墅花园的周女士说,“全方位的智慧监控,让我们这些居民住得更加安心。”

  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相墅花园试点开展以来,小区总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28%、28.6%;今年至今,更是实现了小区“零发案”,火灾事故“零发生”。目前,这项“黑科技”正在向全区范围推广,三年内,萧山安置小区将实现“智慧化”全覆盖。

  境安则民富。自古以来,安居乐业都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今年,萧山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平安县(市、区)”,成功蝉联“平安萧山”十三连冠。在这十三连冠的背后,凝聚的是萧山在平安法治建设上孜孜不倦的探索。

  从2004年开始,萧山始终将维护稳定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五位一体的“大平安”理念。14年夙兴夜寐,从“小治安”到“大平安”,平安萧山、法治萧山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通达——第三条城市中轴线

  市心路与金城路,是构成萧山中心城区的交通骨架,随着交通建设的步步跟进,博奥路作为全区第三条城市中轴线,进入人们的视线。

  规划显示,博奥路通过过江隧道,串起钱江两岸两座城市CBD。同时还将南伸2.7公里,经由湘湖西山隧道,跨过潘水路,与蜀山路相连,最终与湘湖之畔的亚太路相交。去年年底,博奥路南伸(湘西路-潘水路)项目已经通过区办事服务中心发改基建窗口的批复,预计今年年底开工。

  该项目也是我区“12588”交通建设大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之后将有利于完善萧山道路路网结构,构建“三纵两横”交通路网体系,加快萧山城区与各组团间的交通联系,缓解南北向交通压力,大大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五年投资2000亿元,总里程707公里,建成以“一个高铁枢纽、两大城市环线、五条轨道线路、八条城市快速路、八条框架性主干路”为主体的交通网络,“12588”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总投资,都是我区交通建设史上的空前之举。

  从地上到地下再到空中,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够为城市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更好地促进要素交流。未来,萧山将重塑路网基础,再造交通格局,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