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特色显成效 萧山改革攻坚全面发力
更新时间:2020-09-28 17:11:55 内容来源:
昨日,2020杭州“改革攻坚”大比武拉开大幕,各地各部门互看互学、比学赶超。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的“改革攻坚”比学赶超实地考察中,因数字赋能清廉乡村建设和改革赋能乡村振兴有亮点有成效,萧山的钱江世纪城归谷中心、佛山村两个考察点受到全市的关注。
萧山特色受关注
“基层监督事项繁杂,而监督力量又很有限,‘够不着、管不住、慢一拍’的痛点一直存在,只有通过数字赋能破解‘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才能做到精准监督、高效监督。”在世纪城归谷中心,面对考察组成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了“清廉乡村”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为此,萧山以改革破题,紧扣基层信访易发多发问题根源,构建形成了以“小微权力、小型工程、小额资金”为监管重点的清廉村社“码上工程”,覆盖全区22个镇街543个村社,把一个个“盆景”做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通过“两端一池一舱”推动公开、履责、监督、治理的迭代提升,实现村级事项“码上知”、权力运行“码上督”、群众诉求“码上办”、责任履行“码上联”、政治生态“码上判”。目前,萧山已归集区、镇、村三级联动数据6.3亿条,公开村务事项80余万条,督促整改问题4000余个,全区检控类信访同比下降81.13%;“三小”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21.4%,打造了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在坚持改革引领的戴村镇佛山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两年前的不足20万元,猛增到2019年底的1100余万元。“后进生”跃升为“优等生”的实践,让考察组看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佛山村围绕“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要求,率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为“魔方”,转出乡村发展广阔空间。通过“拆除、整理、调剂”等多种举措,实现新增耕地33亩,新增水田19亩,土地得以高效盘活利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一年间就翻了50倍。2019年,该村抓住萧山第二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契机,按照“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的目标,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以改革补短板强弱项
归谷中心、佛山村只是萧山全面深化改革的缩影。今年以来,萧山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牵引,加快推动七项市重大改革任务试点落地见效,积极推进全区36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创新开展“解题破难、创新争优”竞赛活动,改革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为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提供了强劲动力。
优化政务服务、党群服务和公共场所服务,是萧山以改革推动服务高水平提升的生动体现。推出“一次安检”、自助核验进站、无障碍服务等10项便民举措,百姓在杭州南站看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延伸;在全省率先开展综合性能检测、安全性能检测、尾气检测“三合一”“一站式”车辆检测后,检测时长压缩四分之三。
数字变革赋能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完善机制深化平安村社建设、创新制度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是萧山以改革促进治理高能级创新的四张“王牌”。除了数字赋能清廉乡村建设和改革赋能乡村振兴,萧山在全省还率先出台平安村社创建“双十条”评审办法,创新平安村社建设“红黄黑”三色预警机制,涌现出“宁聚蓝”“平安钉”“沥小二”等平安治理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萧山打好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以打造新制造中心为引领,聚焦智能制造、优势制造、未来制造三大路径,实施新制造“六大行动”,通过强化招商大统筹、完善平台建设机制、推进土地供应制度集成改革等举措,全力创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产业数字化第一区。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