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平台 > 政策解读 > 正文

供给优化增能 传统制造迈向新天地

更新时间:2020-06-09 18:26:59    内容来源:   

  打造新制造中心,优化供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作为全省的制造业大区,萧山正以持续的改革发力破题,通过确保工业用地供给、推进产融合作、加强产业人才保障、深化用能和环保改革,加强政府引导,强化标准约束,加大支持力度,引领传统制造转型升级迈向新天地。

  确保工业用地供给

  曾经河上的老工业园区,如今已化身为新材料产业园,包括科百特、梅清医疗在内的高端装备新材料、医用新材料等企业纷纷入驻。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层次的提升,河上镇产业工人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通过盘活存量,加大工业用地供给,吸引了优质项目和大量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流入,让这个南部小镇既拥有城市的时尚生活功能,又充满乡村淳朴气息,焕发出新的活力。

  土地指标有限,内在潜力无限。打造新制造中心,萧山需要整合资源,提供更充足的空间储备,增强发展后劲和潜力。而推进工业土地的有机更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工业用地供给,是我区加快新制造发展,实现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选择和题中之义。

  对此,我区明确,将实行工业用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每年盘活存量工业用地2000亩;每年出让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总出让土地的40%,到2025年,累计新供应工业用地19680亩;严格实施新增土地出让“标准地”制度;推进“零土地”技改和厂房改造。

  推进产融合作

  新制造业要行稳致远,离不开金融支持。深化产融合作,是提升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萧山通过实施“基金+产业”“资本+实业”的聚合模式,构建起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共赢的平台。政策激励之下,项目和资金的不断涌入,为萧山发力新制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新制造中心,不仅要有效聚合各种资源,促进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协同,还要进行投资政策创新,推动投资便利化,提高区内外各类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现高水平的产融合作。

  接下来,我区将鼓励银行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新增工业用地有机更新贷款、智能制造专项贷款各100亿元;加快“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在信贷中的运用;鼓励制造业企业以债券融资、产业链融资、动产抵质押融资等方式融资。

  加强产业人才保障

  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需要人才来支撑,这不仅需要高层次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更迫切需要大量高端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新制造中心,更是如此。

  在去年10月份举行的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我区发布了《萧山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的若干意见》,简称“人才新政25条”,着眼三大人才引进工程,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重点产业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育。

  通过新政的实施,为萧山发力新制造加快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储备一批在科研技术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创业激情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让萧山高端人才不断集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打造新制造中心,如何加强人才保障?有专家建议,萧山需要着力营造尊企爱才浓厚氛围,加大对先进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人才和萧山工匠的激励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理解新制造、支持新制造、参与新制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对此,我区将重点引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新增国家、省、市各级领军型人才70名以上;探索给予亩均效益A类企业一定名额的F类人才待遇享受;构建职业教育改革匹配新制造业需求的产业人才促进机制。

  深化用能和环保改革

  发力新制造,加快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谋而合。

  记者了解到,我区自启动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健全评价体系,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以管理差别化、电价差别化促进产业政策调整为原则,引导高耗能、低效企业加大节能降耗改造,提高亩产效益。

  在此基础上,我区自加压力,实现“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全覆盖,并通过管理手段和价格倒逼机制,加快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推进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先进企业和重大项目倾斜。

  新制造中心要有持续的驱动力,能源、环保等资源要素短板需要通过改革来补足。这也就意味着,基于萧山制造企业自身情况基础上的差别化用能、用地,将成为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对此,萧山提出,将实施全域“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建立企业新增排污量差别化机制,全部放开规上工业企业电力市场化交易,通过不断突破体制机制壁垒,深化导向机制、创新体制、审批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激发新制造的市场活力。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