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平台 > 政策解读 > 正文

2022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力争达到5W+

更新时间:2019-06-24 16:08:20    内容来源:   

  浙转升〔2019〕3号

  导 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壮大我省规上企业队伍,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印发了《浙江省深化“小升规”工作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5项重点任务和7项主要举措,快跟小信一起来看看。

  工作目标

  至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50000家以上,比2017年净增规上企业10000家以上。

  主要任务

  1.工业强县实施上规企业提质行动

  工业强县(市、区)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力量和规上企业的主要承载地。

  要秉承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继续加大“小升规”工作力度,通过现有大企业派生孵化带动及招引培育一批规上企业,重点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推动规上企业提质发展,力争规上企业数量比2018年增加20%以上。

  2.工业中等发达县实施上规企业扩量行动

  工业中等发达县(市、区)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和规上企业数量增长的重要潜力地。

  要充分发挥现有较好产业基础的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溢出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延伸区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竞争力,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规上企业,规上企业总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力争规上企业数量比2018年增加25%以上。

  3.山区海岛县实施上规企业加速培育行动

  山区海岛县(市、区)是我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城市后花园。

  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装备零部件、精密仪器、绿色制造、休闲运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中药材等产业。

  同时,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海协作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加大“小升规”工作考核力度和奖励扶持力度,引进培育一批规上企业,力争规上企业数量比2018年增加30%以上,部分基数小的县力争翻一番。

  4.中心城区实施上规企业升级行动

  中心城区是城市经济的主要集聚地和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孕育发源地。

  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集聚优势,积极发展适合城市生产生活的都市型产业和总部经济,发展都市工业,大力引导和支持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无污染、高附加值的先进高端制造业,推进城市产业有机更新迭代升级,积极培育一批优质规上企业,着力推进规上企业的换代升级,确保规上企业数量不减少,力争增加5%。

  5.各类园区实施上规企业倍增行动

  依托大湾区高能级平台、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各类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平台,大力招引和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

  尤其是要加快建设提升一批小微企业园并投入使用,加强园区生产、生活、政务、商务等公用设施和服务配套,重点引导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加大对入园企业的培育扶持和上规指导,促进小微企业加快上规升级。

  加快推进产业类特色小镇建设,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细分产业领域、错位竞争,发展“特而强”产业,实现“以产立镇、以产强镇、以产富镇”。

  把小微企业园和特色小镇打造成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培育规上企业的主阵地,新增规上企业主要落在各类园区,各类园区力争规上企业数量比2018年翻一番。

  主要路径和举措

  1.引导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型创业

  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社会大众创业,创办小微企业,重点鼓励和支持创新型创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以创业“新四军”为代表的知识型、科技型、领军型等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创业。

  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代表的新经济领域创业。着力孵化一批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培育一批优质高成长性规上企业奠定基础,从源头上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2.培育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小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小微企业转型提升上规模发展。

  发挥我省产业集群优势,引导支持小微企业围绕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紧密型协作关系,提高小微企业专业化生产能力,通过大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修订完善《浙江省“小升规”培育企业报表制度》,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开展动态监测分析,及时了解掌握培育企业发展情况和上规进度。

  3.加大精准招商引资力度

  深入实施全球精准合作行动计划,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和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一批前沿技术前沿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对我省产业发展带动强、能有效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和补齐产业链的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大力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加快重点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和投产达产。

  发挥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步引进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配套项目,新增一批新投产规模以上企业。

  4.激励倒逼企业上规发展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对用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对企业实施差别化的用地、用能、用水、排污以及金融、财税等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激励倒逼企业上规升级。

  贯彻落实《电子商务法》,规范工业企业网络销售行为。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共享建设,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力、能源、人力等资源占用或消耗与产值、税收、利润等生产效益数值进行匹配,对偏离行业平均水平较大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依法依规要求企业如实报送数据,实现企业正常上规。

  5.提高企业稳健发展能力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创新,以及生产、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对新上规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一般在3年内要加强跟踪指导服务。

  加强企业下规的预测预警和深入调研,对暂时遇到困难有可能下规但仍有发展前景企业,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其平稳发展,尽量减少退规企业。

  6.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

  加快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小微企业园,鼓励在产业聚集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等产业发展平台布点建设小微企业园。

  加快“园区大脑”建设,建设数字化园区,加强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提升小微企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对入园小微企业培育扶持,优先支持“小升规”及其培育企业入园发展,把小微企业园打造成为“小升规”企业培育的主平台。

  到2022年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园1200个以上,推动10万家小微企业进入各类园区集聚发展。

  7.组织实施融资畅通工程

  大力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比重,今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新增3000亿元,确保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评估结果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激励引导作用。

  加快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创新抵押担保和小微企业还款方式,有效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省内大型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要努力控制在5%以下,不良贷款容忍度要放宽到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