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快递柜收滞留费 消费者买账吗
更新时间:2020-05-15 21:17:07 内容来源:
近日,丰巢收取滞留费一事持续发酵:杭州有小区拔除了所有丰巢快递柜电源,以抵制收费行为;上海有70多个小区业委会表示要“对丰巢说不”。我区有多名居民反映,因超过12小时取件,付了0.5元滞留费。
这笔钱该不该向消费者收取?居民态度如何?浙江湘湖律师事务所律师进行了专业解析。昨日,记者还走访城区多个小区,居民和快递员各有说法。
居民:建议延长取件时间至24小时
昨日,记者走访了南市花园、澜悦帝景湾、江南国际城等多个小区,发现丰巢快递柜仍在正常使用,柜门上还贴了超时收费的提示单。
南市花园的戴阿姨说,前天晚上8点多有个包裹到达的短信通知,她第二天才看到,去取时界面跳出了超时提醒。“0.5元钱是小事,我也愿意付,但操作起来太麻烦,手机支付我不会用。”戴阿姨说,好在碰到社工小赵,帮她扫码付了钱,才取出了包裹。
俞大伯住在江南国际城,平时经常网购苹果、海鲜等食物,他每天要取五六件快递。“像我们退休的时间方便,放在快递柜没问题。但对很多上班族来说,隔夜起来很容易超过12个小时取货时间。照我说,应该延长到24个小时再收费。”
“快递员没经过我同意擅自把包裹放在快递柜里,超时了还要向我收费,真没道理。”住在澜悦帝景湾小区的上班族小俞认为,快递员起码得提前和收件人商量一下,“再说,我已经向快递公司付费了,收货地址也不是丰巢,不送货上门也就算了,快递柜凭啥收我滞留费。”
快递员:包裹入柜提升工作效率 双向收费不应该
面对小俞的吐槽,正在小区送件的快递员小汪告诉记者,小区设置快递柜带来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他每天要派件300单左右,赶上节假日活动,每天派件更是高达七八百单。
“如果每个派件都事先电话询问收费人,根本忙不过来。有次我送一个包裹上门,客户总是不在家,跑了7次才把货送掉。包裹寄放在小区快递柜里,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小汪说,至于收取滞留费,应该是丰巢想提高柜子的使用率。
快递员小刘表达了不同看法:“丰巢这是双向收费,包裹放进柜子,我们要付给丰巢每件0.3元(小件)到0.4元(大件)的费用,现在超时了还向收件人收费,不应该。”小刘说,现在小区里如果有别的快递柜,像菜鸟、速递易等,他们一般会首选别的快递柜。
律师:滞留费收取对象不应是收件人 特定情形可收费
浙江湘湖律师事务所沈佩杰律师认为,小区内设置快递柜,本是为解决快递公司最后100米的投递问题,快递柜收快递形成了寄件方、快递公司、快递柜公司与收件方复杂的合同关系。快递柜公司应向与其形成合同关系的那一方收费。
首先,快递柜公司要收滞留费,对象应当是快递公司。
以淘宝购物(包邮)通过快递柜来收货为例,淘宝卖家和淘宝买家之间形成的是买卖合同关系,淘宝卖家和快递公司之间形成的是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与快递柜公司形成的是保管合同关系。
其次,收件人怠于取件的行为,后果应当由快递公司来承担。
不可否认,确实有些用户将物品滞留在快递柜中,导致快递柜无法正常流转。但从根本上说,邮寄方与快递公司之间形成的是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将货物交付给收件人,才算是履行了快递服务合同义务。当然,经过沟通,收件人同意将物品放置在快递柜内的情况除外。
最后,快递服务应当赋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快递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应当遵循消费者的意愿,对于是否采用快递柜收快递的方式要听取消费者意见。未获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递放入快递柜,快递柜又向消费者收取滞留费用,显然违背了法律相关规定。
律师提醒:
下列情形,快递柜可以向取件人收取费用:一是快递公司在邮寄之前就经收件人同意,将使用快递柜收货,如果逾期收货将收取相关费用;二是消费者直接通过快递柜下单购物,且快递公司与消费者就逾期取货将收取费用事宜达成了共识。
新闻背景
丰巢:多年亏损 开启超时收费
4月30日,丰巢方面发声明表示,快递寄存服务开启收费模式。
具体内容包括:普通用户可免费保管用户包裹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享两次免费超时取件体验。
会员用户月卡为5元/月,季卡为12元/季,在有效期内不限保管次数,7天长时存放,且享丰巢寄件折扣优惠及品牌联合权益。
丰巢快递柜为什么要向消费者收取滞留费?
快递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这或许跟丰巢连续多年亏损有关。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丰巢在全国范围内疯狂布柜。截至2020年3月31日,丰巢拥有快递柜18万个,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4%。而快递柜的养护成本很高,入驻小区的场地费、电费都要交给物业公司,还有人员工资等。据公开资料显示,近五年时间,丰巢总亏损已超20亿元。
就在收费模式运行10天后的5月9日,丰巢智能柜微信公众号发布“致亲爱的用户一封信”,按文内的说法是,上线会员功能后,丰巢12小时内取件比例提升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天早上可多空出近百万个格口,极大地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
作者: 编辑:楼晶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