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中,登高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具有避灾和健身的意义。这一天,人们会一同登高,以求吉祥和避免不祥。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因此选择在九月九日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如杜甫都有写过关于重阳登高的诗篇。人们登高的地点并不固定,可以是高山或高塔。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其香味浓烈,具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时插茱萸可以祛除疾病、庇护身体。因此,很多人会在重阳节这天登高、采来茱萸,将茱萸插在门前,或者做成香囊佩戴在身上,以避邪求吉。
放纸鸢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尤其在广东、福建和惠州地区。纸鸢,也称为风筝,是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南方多叫“鹞子”。在惠州,放纸鹞被视为重阳节的主要特征。民间传说,放纸鸢相当于“放吉祥”和“放福气”,风筝飞得越高,福气越浓。同时,放纸鸢也被认为能“放晦气”,风筝飞得越好,晦气离人越远。
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具有明目、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治头昏、降血压、减肥的功效,是强身益寿的佳品。早在汉魏时期,人们就开始在菊花盛开之时采集菊花的茎叶,与谷物掺在一起酿酒,等到来年九月九日饮用。这种酒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也有采菊酿酒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