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亚运在萧山 > 我在萧山等你 > 正文

将最靓亚运场馆在脑海里“3D打印”需要怎么做?来听他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5 08:38:24    内容来源: 萧山网   

“我是场馆运行/办公室主任,有什么问题直接跟我说就好了,我们尽快给出反馈!”

这是吴海生每天都要说许多遍的话。

简洁、干练、语速快是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面对各种各样的供应商、设计团队和检修人员,小到场馆的一个灯控开关、一块木地板,大到整个场馆的电力供应、运行设计,吴海生都能够如数家珍,这得益于他和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和日复一日的坚持。他笑称自己就像是电脑的“cpu”,大事小事不仅得管,还得懂,并要能够马上做出统筹安排。

图片

反复打磨

场馆每一个细节成熟于心

据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央视频联合浙江省内各大媒体同行发起的《亚运场馆谁最靓?你说了算!》大型新闻行动中,位于浙师大萧山校区的杭州亚运会手球馆获得网友投票最高票数,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中“c位出道”。手球馆主馆和副馆外,都垂着一条条丝绸飘带一般的装饰,像是一条条“水缦”,从场馆顶部缓缓垂落并延伸至地面,这不仅抽象出了钱塘江水和江南丝绸的感觉,也蕴含杭州的城市气质,更象征着杭州在互联网时代互联互通快速发展的形象。同时这些挂在场馆主体外的“水幔”还起到了遮阳隔热的效果。

“现在整个场馆已经在我脑子里了,每个出入口、每个房间、每项设施设备,我脑子里面是有一张张‘地图’的,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动调取出来。”吴海生一边指着面前的最靓场馆,一边自信地说。

图片

别看现在的他神采奕奕,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可是遇上了不少难题。平时他的工作主要与学校行政管理相关,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运行设计、统筹协调是一头雾水,再加上自己并不是体育、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这为他负责场馆运行等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手球项目的规则是什么,场馆运行怎么设计,空间规划怎样最合理,各个部门团队如何统筹,每个设施设备都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一桩桩一件件都像是一块块石头压在他的心里。

为了尽快上手各项工作,吴海生在完成自己校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与亚组委专家、运行设计团队及各个业务领域不断沟通交流,确定流程、明细职责。吴海生感慨道:“有时候其实这也是个学习的过程,比如一些运行设计上的细节,我也是在和亚组委的专家以及设计团队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才慢慢加深认识和了解的,回来后自己还需要消化、打磨,再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去。”

从场馆区域划分到客户群流线设计,从赛程安排到人流量预测,从各个点位工作人员排布到场馆功能区设计,几百页的场馆运行计划前前后后修改打磨了几十遍。这都是吴海生和团队成员们坚持不懈的累累硕果。但这还远远不够,桌面推演、人员统筹安排,每一个节点都需要他慎之又慎、细之又细。

吴海生说,未来亚运会期间,运动员、裁判员、媒体、观众以及其他各类人员走哪条线路他一清二楚,包括哪些位置安排了什么点位,各个功能区有什么样的要求等等。“我在脑子里有一张大网,里面存放着我构建的所有与场馆相关的‘地图’,上面所有的细节我都一清二楚。”

尽管十分辛苦,但是当场馆运行设计得到亚组委专家的肯定之后,这位曾经的“门外汉”还是长长松了一口气,欣喜之余,更多的是要将这项工作完成好的坚定。吴海生表示,只要肯用心肯花时间,就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难关,我们一定会以最好的状态和最充足的准备迎接亚运。

图片

既为特殊

就要发挥属于自己的光芒

手球馆除了拥有最靓亚运场馆的殊荣之外,它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杭州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中唯一位于高校的竞赛场馆,因此“校园化”成为了它的一大特点。

“校园化”不仅代表着场馆设计将融入整个校园的风格,更代表着整个场馆的运行保障的大部分都将由学校来完成。相较于专业化的团队,不论是场馆运行设计、人员协调,还是安全保障、后勤服务,手球馆的运行团队都是由浙师大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组成,这就意味着大家要从头开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前期的时候各方面力量还不完全充足,整个学校有点类似于一个大型‘赛事物业公司’,老师担任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后勤保障,安保科负责安全保障,行政工作人员负责场馆各项工作管理等等”吴海生笑道。

从无到有,不仅需要无畏的勇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包括吴海生在内,大家不仅需要兼顾自己的日常教学等工作,还需要学习场馆运行的各方面知识。除了萧山校区的老师们之外,部分岗位还从浙师大本部抽调了不少老师加入到场馆运行队伍中。

于是,利用工作的空余和节假日时间线上学习、外出考察、交流探讨成为了他们的日常,每周例会、方案讨论、工作磨合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吴海生说:“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办公室是中枢,大家是各个控件,我这里统筹安排、发布任务,大家收到指令后各自运转,完成任务。前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是通过不断地观摩学习、专家指导,现在每个人都已经了熟于心了。”从白天到黑夜,从小白到“专家”,他们用自己的拼劲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为迎接亚运会的到来,浙师大的师生们还自编自创了《亚运手球操》,球体在他们手掌间翻飞,笑容在他们脸上荡漾,传递出师生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如今,看着夜间灯光流转的手球馆,吴海生倍感欣喜和自信,作为实实在在的设计者、参与者,他无比期盼着“水缦”发生蝶变的激动时刻,他和他的团队也将为此执着前行,不负朝夕。


作者:记者 於泽川  编辑:值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