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知承千年彰显蜀光 > 媒体关注 > 正文

贺知章 照亮浙东唐诗之路的一盏明灯

更新时间:2023-01-11 17:38:23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贺知章 照亮浙东唐诗之路的一盏明灯

贺知章去世后,唐代有四百五十余位诗人先后踏上萧然大地,寻访知章故里

《孝经》局部

金龟换酒

思家桥

穿越时间隧道,回望公元744年,那是大唐天宝三年的五月某日,风和日丽,一位和蔼可亲、慈祥开朗的老人,在蜀山思家河边散步,观光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乡,仰望文笔峰还是那么挺秀,俯视南门江水还是那么清澈。一批小孩屁颠屁颠地跟着他,有的叫他爷爷,有的叫他老爷,天真无邪地问这问那,问长问短,老人也童心未泯,笑呵呵地有问必答。随手摸着一小孩的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脱口而出。

这首已在民间传颂千年,仍经久不衰,还进入小学教科书的《回乡偶书》,其作者是大文豪、著名诗人、著名书法家贺知章。

贺知章是浙东唐诗之路中的重要人物,他离京回乡后,李白等一大批文豪慕其才学、人品,纷至沓来,寻访贺知章故地。继而东往,形成了一条“壮思与逸兴齐飞,诗情与山水共舞”的浙东唐诗之路。

为大手笔描绘浙东大花园建设的宏伟蓝图,重塑诗情画意和幽美山水环境,再现贺知章、李白等一大批文豪波澜壮阔的璀璨人生,浙江省政府已提出《浙江省诗路文化发展规划》。浙东唐诗之路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萧山作为贺知章的故土,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浙东大花园的大门口,要把握契机,乘势而上,高举贺知章点亮的“火把”,让沉寂千年的遗韵重放异彩。

■文/通讯员 徐友良 记者 徐益欣

他是浙江首个状元,留下两段佳话

据《旧唐书》记载: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唐时萧山县名)大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授国子四门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725),升任礼部侍郎,加官集贤院学士。又担任皇太子侍读、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唐肃宗李亨(756年一762年)即位,还追封贺知章为礼部尚书。贺知章在京都长安为官半个世纪,他为人“旷达不羁,性放旷,善谈笑”,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说“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可见贺知章与同朝之臣,关系非常融洽。

贺知章才雄学广,是唐前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对唐诗词的创作实践有引领示范的作用,起到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巨大效应,为唐诗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脱俗,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但可惜其他作品多散佚失传,在清朝整理的《全唐诗》中,仅存20首。

贺知章考进士,得超拔群萃科第一名,入殿试,被武则天钦点为状元。据原杭州师范学院林正秋教授考证,贺知章是萧山第一个状元,也是浙江第一个状元,是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而贺知章获此殊荣,或与他在萧山“担母读经”的故事有关系。

贺知章二三十岁以前,他的母亲因劳成疾,不能行走,他便定制了一副竹箩,一头装着经书,另一头坐着母亲,就这样担着母亲行遍乡里。休息时就拿出经书来看,有时还向母亲讨教经书上的故事。贺知章的母亲信奉佛教,贺知章就经常担着母亲去寺庙,在寺庙里,一来可以借助神像前的烛光看书自学,二来能吃到斋饭。久而久之,乡民们便给贺知章取了个绰号叫“贺担僧”,其母叫“箩婆”。今箩婆桥即其遗迹。

与贺知章有关的另一个故事是“金龟换酒”。说的是唐天宝元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因为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外出观光,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对他极为欣赏,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

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做为酒钱。

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可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哪能妨碍我俩一同享乐呢”。

两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时才告别。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皇帝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贺知章这个杰出的诗人,不但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而且还主动提携诗人。可以这么说,没有贺知章,李白至少不会那么快就进入唐皇的视野。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贺知章更像一个文化活动家。他为人旷达不羁,自然对自己的诗作不是那么看重,也就不会认认真真去保管,留下的诗作不多就不难理解了。他的书法也一样,主要是写在墙上,更多的是散落在民间,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

他是“草书之圣”,张旭怀素之师

贺知章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善草、隶书。唐宣宗年间任宰相的权德舆,十分敬慕贺知章的书法,盛赞贺知章为“草书之圣”,还即兴作《秘阁五绝图·贺监草书赞》诗一首。

唐大诗人、大词人温庭筠评“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窦氏兄弟是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在《述书赋注》中评唐代名家书法时,多有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见贺知章当时的书法之声誉。《述书赋注》还云:“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丽,实一望而写忧”。“挺会稽之美箭,蕰昆冈之良玉”。评价极高。吕总著有《续书评》,称“贺知章的书法善草、隶,当世称重,晩节尤,使醒而复书”,“纵笔而飞,奔而不息”。    

贺知章的作品被书法爱好者视为珍品,可惜墨迹留传极少。其传世作品《孝经》草书真迹,曾流传到日本,明治年间被献进皇室。2006年3月13日至4月26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展”,该珍品首次回到祖国,引起国内书画界的轰动。全卷共一千余字,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髙古;其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体现了贺知章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既有唐人的严谨有度,又有晋人的流润飞扬,历来为书法爱好者学者所敬慕、称誉。在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如今还有贺知章所书摩崖石刻十二行楷书《龙瑞宫记》,可惜的是原刻已在南宋嘉泰年间湮灭,现在的石刻为后人重刻。

贺知章的书法,对晩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张旭在京郊做小官时,常来拜访贺知章。贺知章认为张旭是个好苗子,就毫不保留地传授于他,而怀素是张旭的弟子。后人曾评价贺知章的书法“张颠素狂,师出知章”,不在怀素、张旭之下。

日本著名史学家滨岛墩俊教授说:“贺知章是唐朝的大臣,又是著名书法家、诗词家,我们日本人也喜欢收藏他的作品,包括前文部大臣。”值得注意的是,滨岛墩俊教授称贺知章是著名书法家、诗词家,而不是著名诗词家、书法家。可见在一些日本人眼里,贺知章在书法上的成就似乎比诗词更高。

他出类拔萃,故地祠庙不少

贺知章去世后,仰慕其才学、人品的众多文豪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温庭筠、朱放、虚中等纷纷从京城跨江越山,南下寻踪觅迹,感怀贺知章故地。在萧山固陵(西兴)、越王城山、渔浦(义桥)等地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引发了浙东唐诗之路热潮。据查考:唐代的两千余名诗人,有四百五十余位到过固陵(西兴)、渔浦(义桥)、越王台、钱江观潮;全唐诗近五万首,在浙东唐诗之路上有一千五百余首。

由于贺知章才雄学广,出类拔萃,得到唐玄宗的赋诗褒扬,成为朝廷上下弘扬的楷模,贺知章故地或为官之地的历代地方官员对他祠庙的修缮以至重建没有中断过。

绍兴有“贺秘监祠”,始建于唐代,在宋、明都进行多次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贺秘监祠”是2001年重建的。仿唐古建筑,由崇贤堂、千秋楼、怀贺堂组成,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我们到访时,一井大厅开放着,但二、三井关闭着,门卫说:平时游客见门额上的“祠”字,以为是祠堂,就止步了。

因为贺知章称为“四明狂客”,宁波也建有贺秘监祠,位于宁波市秀丽幽静的月湖风景区柳汀岛上。相传宋绍兴十四年,郡守莫将重建“逸年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宋、明、清历代郡守都进行修缮或重建,保存至今。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

在江苏省丰县欢口镇贺堌集村西北隅有贺知章墓。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起事,政局不稳,社会动荡,贺知章部分后裔千里避乱,流徙至苏北,在今丰沛边境上的贺庄、贺堌集一带落户定居。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当时贺氏居住在该村庄,皇上赐名贺堌集,至今未改。先后建起贺堌寺、观音庙、关帝庙。贺知章的墓及碑还尚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贺家重修贺氏祠堂,堂号为“镜湖堂”,将贺知章的墓碑放在祠堂内。沛县县政将贺氏祠堂列为沛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于贺知章的出生地萧山,也已建有贺知章公园、贺知章纪念馆、知章村、贺知章学校,有柴海生著的《贺知章传奇》、黄玉洁著的《诗狂贺知章》传世。

集学霸、诗人、书家于一体的贺知章出生在萧山,是萧山的幸运萧山的骄傲,面对这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有识之士提出两点建议:

一、高规格建立贺知章历史文化研究会。毛泽东说:贺知章“曾推荐李白于明皇……他是诗人,又是书家。他是一个胸襟洒脱的人”。毛泽东对贺知章很崇敬,曾向有关部门表示,一定要看看贺知章的《孝经》草书。而像贺知章这样的“狂人”不仅得以善终官场,而且,唐皇还隆重地为他的还乡饯行,那么他到底为大唐做了什么,怎么做的?面对贺知章留给我们的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用足用好,值得我们研究。

研究贺知章既要邀请历史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也要吸纳绍兴、宁波、江苏丰县对贺知章感兴趣的热心人士参加,汇集各方研究成果,探究真谛,扩大共识。

在贺知章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主导下,邀请全国书家、诗人开展“纪念贺知章——暨浙东唐诗之路首届大型(全国)书法展”“纪念贺知章——重走浙东唐诗之路诗词创作活动”。

二、打造好贺知章给我们带来的“浙东唐诗文化旅游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是大唐京城文豪们寻访贺知章故里而走出的一条文化旅游之路 。它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样,沉寂千年却回响着丰富的文化遗韵,更是一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黄金旅游线路,对挖掘萧山文化积淀,提升萧山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萧山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源头,我们应借贺知章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湘湖,在湘湖塑起贺知章雕像;将唐玄宗(李隆基)盛赞贺知章的御诗,以及其他名人赞贺知章的诗和咏萧山的佳作设立碑林,请当代书法名家书之;可将贺知章的《孝经》草书临刻于湘湖旁,以增加湘湖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及亮点;还可将贺知章在长安美丽的轶事浮刻于雕墙。重新规划贺知章故里,充实贺知章公园,串珠成链,营造优质文化旅游品牌。



作者:  编辑:值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