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公共文化服务接轨国际化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3-01-31 15:42:56 内容来源:萧山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民盟萧山区委会的委员董伟,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加快推进萧山公共文化服务接轨国际化的建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萧山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奋力当好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领头雁、排头兵。围绕塑造公共文化服务“软实力”,借力亚运,传承萧山八千年历史文脉,在文化强区建设走深走实的同时,推动萧山公共文化服务接轨国际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此建议。
一、拉高标杆,以国际化标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
萧山作为杭州城市新中心,正吸引全球的目光,须对标国外先进地区和城市规划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要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布点,织细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将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内容植入到亚运场馆、党群驿站、文化礼堂等空间中,使其重复投入最小化,服务效能最大化。文化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功能性需求,更要拉品位,高规格设计建设美术馆、音乐厅等一批能彰显城市审美、能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场馆。充分利用萧山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合营、冠名、设立基金会等方式参与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活动中。健全监督管理、资金分配、咨询评估机制,更好地贴合国际市场环境下公共文化的发展规律。
二、创新机制,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活力
萧山要把握数字化改革契机,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破除目前区级与镇街文化服务领域信息壁垒明显、整合难度大、入口杂、重复建设多等情况,真正意义上做到多跨协同,实现公共文化数据的共享交换、数据治理。坚守“内容为王”,让优质文化借助数字化手段让群众能看到、能听到、能学到。尝试引进机器人、智能屏、智慧化场馆管理系统等在传统文化场馆的使用,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的公共服务新体验;利用数字化场馆建设,突破时空限制,开辟文化场馆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新渠道。
三、文旅融合,以人为本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场景
在筑牢传统文化根基的基础上,重视本土文化与国际化表达、时尚化审美的融合,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和渗透力。积极开展跨湖桥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诗路文化的主题设计与创造,打造具有萧山韵味的城市文化VI(视觉设计)体系和文创产品系列,让文化具象化、趣味化,助推萧山文化走进青年、走出国门。强化萧山文化形象,放大旅游效应,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主题旅游路线,如开辟浦阳江、大运河(萧山段)、湘湖等萧山人文水脉主题旅游线路,大力挖掘其拥有的名人典故、历史文化元素,推广成为萧山新的文旅“打卡点”。
四、以会兴城,放大亚运效应打开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窗口
完善城市功能,彰显亚运文化,提升城市品质,以更浓厚、热烈的氛围推动文化服务与亚运风采的融合,将现有的散落的迎亚运城市小品、装置进行景观艺术上的提升与主题风格上的整合,使其成系列、成规模,成为城市中“留得下来”的艺术品;精心策划亚运主题项目以及文艺作品创作,注重将老萧山的生活记忆和现代亚运的风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萧山亚运文化、亚运元素的展示窗口和市民游客的打卡地。提前规划亚运场馆赛后利用相关工作,组建专业运维团队,承接更多的国际文体赛事活动,打造国际赛事之城、会展之都;发挥亚运场馆设施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功能,让场馆资源亲民化、便利化、开放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亚运设施红利。谋划亚运主题文艺创作工作,举办“文化亚运会”,利用亚运场馆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组织文艺家们持续参与亚运主题作品创作,深刻记录并展现萧山人民迎办亚运的行动与精神,开创萧山文化事业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