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 > 亚残时间 > 正文

亚残运会特别报道 | 萧山非遗 动人心弦

更新时间:2023-10-23 08:05:56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图片由受访者、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提供

五星红旗、亚残奥委会会旗高高飘扬,来自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残疾运动员,怀着光荣和梦想相聚一堂……10月22日晚,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

自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后,在亚洲顶尖体育盛会上,萧山元素再次亮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上龙灯胜会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齐天大圣》亮相亚残运会开幕仪式前表演节目,尽显萧山文化魅力。

这条板凳龙从乡村走向世界

千年龙,舞千年。

伴随着气势磅礴的配乐,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9条来自不同地域的“龙”登场。其中一条“龙”有着60节龙身,“端坐”在板凳上,正环绕体育场巡游。夜色中,在龙身内部灯光的映射下,整条板龙神态更加逼真,犹如真龙再现,熠熠生辉。

这条龙,是萧山河上板凳龙,它同临安水龙、磐安金龙、奉化布龙等省内8条舞龙一起,构成亚残运会开幕仪式前最后一个表演节目《力量》。

“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在民间流传的这一古老谚语,说的就是河上的龙灯胜会。河上龙灯胜会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是以板凳龙表演为主,融合马灯、高跷、高照等民间艺术元素的大型民俗表演活动,包括开光典礼、出灯、闹元宵、化灯四个过程。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板龙的制作也极具特色,整条板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各自成灯,相互连接,都是在灯板上用竹篾扎壳,彩纸裱糊,吉祥物装饰而成。最抓人眼球的是高高耸起的龙头,高达两米左右,50多公斤重,上面缀满五颜六色的亮片,十分生动。它与龙尾分别安置在长2米、宽0.8米的木板上,还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彩灯,到了晚上,都会闪闪发光。

那么,一条游走在乡村的板凳龙,是如何登上亚残运会这一世界级舞台的?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仪式前表演节目编导朱亚莲记得,第一次将龙灯胜会搬上舞台,是2012年杭州市第六届“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当时只有一条板凳龙,每逢元宵佳节,老艺人们就抬着板龙去街上、大操场上逛一圈。没有任何舞台艺术结构,还不能作为一个展演节目。”

千年板凳龙想要传承下去,就得创新。从事民间艺术工作20余年的朱亚莲,在当时老艺人“踩街”的过程中,发现了跑马灯、鸡毛猢狲等民间艺术元素,并加以创作,用全新的广场舞结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河上龙灯胜会出灯和闹元宵的胜景。

比如加入了小朋友的“抬马”画面,通过改良马道具,让马灵动起来;将高跷与鸡毛猢狲创新结合,让小朋友一边踩高跷,一边立起鸡毛猢狲,用民间艺术来展示河上龙灯胜会特色等。

也因此,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萧山非遗节目《河上龙灯胜会》入选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资源库。

此次亮相亚残运会的《河上龙灯胜会》,虽然在编排上作了调整,删去高照、高跷等民俗表演,只保留了板凳龙,但是增加了板龙的长度,“平时演出的龙身长度一般在40段左右,这次因为场地大,龙身增加到60段,应该是全场最长的一条‘龙’了。”朱亚莲说,因为龙身长,本来举高照的队员和村级文化员也纷纷上场来助阵。

“当板凳龙绕场一周的时候,画面非常具有冲击力。特别是在夜晚,龙身里的灯亮起,远看星星点点,非常壮观。”

从2012年至今,河上板凳龙从乡村街头走向了世界舞台,节目《河上龙灯胜会》也经历多次修改。每次在排练现场,朱亚莲都会被深深感动。“非遗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遗产,更是民族文化的的根和魂。我们也想通过亚洲盛会,展示浙江的非遗,杭州的非遗,萧山河上的非遗,让这一‘国遗’可以保护传承下去。”

绍剧“美猴王”让传统戏曲“潮”起来

伴随着高亢激昂的唱腔,热闹非凡的锣鼓声,“美猴王”们纷纷登场,行云流水的翻滚动作和惟妙惟肖的表演技艺,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这是由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演绎的,以传统绍剧为载体的节目《齐天大圣》。演员们以美猴王和众小猴等形象亮相“大莲花”,向世界展现萧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绍剧,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是萧山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因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深受百姓喜爱。

此次登台的绍剧《齐天大圣》,在最早入选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暖场节目资源库时叫《杭州欢迎您》。今年8月,中心参加亚残运会开幕式指挥中心仪式演出专班会议,把“杭州欢迎您”改为“齐天大圣”,格外突出“齐天大圣”这一主题。

“原先我们《杭州欢迎您》节目里的美猴王只有1人,现在增加了20个小猴,大部分都是以猴戏来表演这样一种形式,以活泼、可爱、勇敢、正直的形象结合亚运会的拼搏精神。”编导邵佳伟说。

为什么要突出齐天大圣?因为绍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猴戏,它是绍剧艺术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一种表演形式,以“活、灵”著称。绍剧演员所表演的孙悟空神形兼备,具有活泼机敏、轻捷灵巧的猴气,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猴戏,《齐天大圣》在编排上还融入了“潮”的元素,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和萧山文化底蕴展现出来。

比如在表演形式上,通过演员的跌打翻滚、上下跳跃等肢体动作,体现钱江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拼搏精神;道具上,演员们拿着由寓意钱江浪潮图案组成的旗子和云片,在舞台上行云流水的流动,展现了我们永不停步的萧山精神等。

“在戏曲创作中,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总是呈波浪式前行,所以戏剧高潮也是层出不穷。”节目编导介绍,比如节目一开场,就是一群穿传统戏曲服装“女靠”、背插“靠旗”,阵容强大的女演员出场,让观众为之震撼。接着,高亢激昂的绍剧唱起来,大锣大鼓敲起来,惟妙惟肖的猴戏演起来……“在短时间内集中展示绍剧最有代表性的精彩场面,渲染出热闹的氛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戏曲演员来说,更是如此。

此次登台,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几乎全员出动。剧团里的44名演员中,最小的19岁,最大的58岁。在排练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有近十位50多岁的女演员,需要穿着大靠和背插靠旗排练,排练到最后脚都僵硬了。节目当中还有大量的武打场面和一些翻筋斗场面,特别是一些受伤的青年演员吃着止痛片也在坚持演出,力求每一个空翻都漂亮利索。

“暖场节目唱的是我们原汁原味的绍剧,包括锣鼓、服装这些都是代表我们萧山地方特色元素,把萧山传统文化中的绍剧呈现给各国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萧山绍剧的魅力。”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者:记者 童宇倩  编辑:值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