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3:44 内容来源:
基层应急体系建设自2020年7月9日省两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已开展3年有余。期间,市、区两级陆续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今年11月1日,省两办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省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同时,市应急管理局又将“发挥基层应急体系作用”作为明年重点工作4大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局对我区基层应急消防体系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我局大力推进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目前全区22个镇街(12个镇、10个街道)已全部建立应急消防管理站,全区22个镇街均建立了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今年以来,每个月镇街队伍进行无脚本拉练。同时结合今年亚运主题于3月份组织开展“护亚运 提能力 全区镇街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比武竞赛”,组织开展山地救援、应急救护、森林防灭火、防汛排涝、防汛防台、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危化品运输泄漏、燃气爆炸事故等系列科目的比武竞赛。通过系列拉练和演练,镇街队伍的救援意识和救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今年护航亚运期间,属地镇街均开展了辖区的前置备勤;在省厅组织的全省乡镇救援队伍比武竞赛中,浦阳镇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作为代表杭州市的3支队伍之一,获得全省第4名的好成绩(全市3支队伍第一)。据统计,在今年截至目前的5000余起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社会救助警情中,有镇街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微站)参与处置的达4000起以上,达80%以上。但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依然不顺畅,未真正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二、开展情况和问题剖析
今年3月,区安委会、区消安委会联合印发《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规范》,对基层应急消防责任体系、救援体系、管控体系、实战体系、保障体系等再次进行了梳理明确,并组织开展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综合救援队队长培训。每月下达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下发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统筹分解到镇街相应专委(办)落实具体工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办未能做到真正协同。在我区今年印发的《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规范》中要求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承担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统筹、指挥、考核,统一接收区级指令任务,根据工作内容再统筹协调相应专委(办)落实具体工作。目前工作存在部分工作推诿,综合信息指挥室协调困难、人手紧张及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
(二)站队未能做到完全融合。市级要求镇街建立一支不少于50人的镇街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其中专职人员不少于10名。根据该要求,每个镇街必须有10名人员是专职。而各镇街原本根据消防条线要求均建立了镇街专职消防队,镇街认为多头指挥,且牵头指挥不顺畅。
(三)人员配置不足以真正支撑。据统计,我区22个镇街综合信息指挥室在编人员数平均为3.8人。据了解镇街指挥室真正在岗人员就只有2-3人,其承担了基层镇街智治分中心、基层治理四平台、大综合一体化等工作任务。对指挥室来说是新生事物,并无专业人才。
三、对策举措
(一)围绕重点任务,优化机制调整。从市安委办目前下发的重点任务分解表来看,新的工作任务贯穿到了2025年,且承接任务的市级部门除了应急和消防以外,还有政法委、司法、城管、政府督查、编办、组织部、林水、气象、教育、商务、文旅、卫健委、人力社保、财政以及各专委办、属地党委政府、镇街等多个部门和层级,时间跨度、涉及领域比以往基层体系涉及的文件均更长、更全面。要结合萧山区情对照落实分解任务,明确区级部门和属地镇街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按月推进,按月调度,抓好省、市文件落实落地。
(二)围绕基层呼吁,积极作为创新。借省、市文件之力,在全市目前都难以解决的“有条件的单独设置应急消防管理站”、岗位津补贴、增加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人员编制、中层职数、专职副站长等等方面主动向区政府汇报,与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积极沟通,切实为基层解难题,并打造全市亮点。
(三)围绕作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结合萧山实际情况,围绕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防汛防台、城郊结合部消防问题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积极培育、选树典型。结合培育选树的镇街典型,适时召开现场会。结合基层站所因地制宜的“一站一品”等搞好宣传推广。
四、成效成果
今年以来,萧山区把基层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大应急、大安全的重要支撑,全面推进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建设,目前22个镇街已全部建立应急消防管理站,其中18个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已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其他4个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已接受市级考核验收待审核认定中,力争年底前实现100%达标。同时,各镇街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组织架构均已建立,“1+X”的四梁八柱均按照各镇街的实际情况构建完成。由镇街应急消防管理站(综合信息指挥室)来对应承接区安委办下达的指令,再分解落实到镇街各专委(办),做到“一个口子接收,一个口子上报”的运作模式已经基本建立并逐年运行顺畅,已具备了进一步深化优化的组织条件和运行条件。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