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正文

河上镇未来乡村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30 15:29:15    内容来源:   

摘要:未来乡村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建设。河上镇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最高评判标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基层大胆创新,建立完善社会、农民和市场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优化创业创新营商环境,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力量投身未来乡村创建,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全新格局。

关键词:未来乡村,乡村治理,建设方案。

一、调研背景

1、研究背景:河上镇共有15个行政村,目前已全部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2022年我镇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东山村、众联村通过区级综合验收,同年被列入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凤凰坞村、璇山下村目前已完成区级设计方案评审。今年我镇将在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推进未来乡村建设,众联村和东山村被列入区级未来乡村建设名录,其中东山村今年要求创建省级未来乡村,按照建设美丽萧山五年行动计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和全域景区化工作。

2、研究意义:未来乡村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主要内容一是“一统”,即党建统领,加强党建统领,强化队伍管育,规范基层运行,完善数字党建;二是“五化”,即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三是“十大场景”,分别为未来生态、建筑、创业、经营、健康、邻里、文化、数字、服务、治理场景,配套建立健全未来乡村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运营体系、评价体系,把未来乡村打造成乡里人的美好家园、城里人的向往乐园。

二、调研对象

各创建未来乡村村书记,参与未来乡村创建的干部。

三、调研方式

实地调研。

四、调研方法

访谈法为主,文献查阅法为辅。

五、调研内容

1、健全组织,党建引领。众联村“五和众联2.0版”,通过众联村和伟民村试点村建立了劳务志愿者和公益志愿者微信工作群,通过线上不定期发布项目招募志愿者。因农村老龄化明显,为让老年志愿者机会均等,建立了志愿者结对方式,由一名熟悉线上操作的志愿者绑定1-2名老年志愿者,在志愿者招募中组团报名。同时,每季度通过微信群、村级微信公众号发布积分排名,表彰激励志愿者更多参与。目前正在开发线上小程序,下一步将项目发布、志愿报名、积分公示、积分兑换等全部实行数字化操作。

2、数字赋能,聚焦场景。东山村“古韵东山”小程序,针对十场景进行分类功能建设,例如邻里场景有九美东山”积分机制模块,创业场景有线上农产品交易平台、东山星空小镇、金坞高端民宿接入,治理场景有雪亮工程、数字网格治理模块。小程序总体以5G移动网络核心区覆盖为基础,建设未来文化、未来数字、未来建筑、未来服务、未来治理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将古村落文化遗产数字化宣传展示,用现代手段保护传承“乡村记忆”;整合线下特产资源,满足游客购买特产需求,促进农产品流通和村户增收,其中指挥调度数字化总平台对接区镇,形成常态化应用数字建设成果,既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又可以纳入社会力量,减少村委管理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为数字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产业振兴,乡村共富。未来乡村建设,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是未来乡村的底气和硬杠杠。一是积极招引产业,未来乡村建设以来,我们始终将产业植入放在重要位置。这两年,我们主动出击、盘活资源,招引优质产业、发展村级经济,目前已经引入了东山精品民宿项目、东山生态乐园、众联文创产业园、浩楠农业、九区户外军拓野战基地、丄美术馆、宝贝营地等项目;二是开发创意活动,依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展创意活动,把农事劳作变成体验,如东山村每年开展秋收节,邀请游客割稻谷、挖红薯,开展农事体验。三是推动农民创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现代民宿等新兴产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把农产品变成礼品,推出桔红糕、朱家蒸糕、紫东麻糍、凤凰坞南瓜子等特色纪念产品。配套特色民宿、农家乐,充分激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农民在家门口致富。

4、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全面统筹、全面规划,强化村庄整体规划,统筹乡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相互衔接配套,既留下原真、原味、原生态,也体现新功能、新创意、新模式,邀请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等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参与设计。二是坚持“设计驻村”,每个村在进行规划的阶段,设计师进驻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体验乡村、感悟乡村。同时邀请驻村设计师、未来乡村顾问为村民举办美学培训,实现良性互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嵌入未来乡村建设的总脉络。三是坚持“适度规划”,合理使用资金,设计过程中避免使用名贵树种,拒绝大理石、花岗岩等跟乡村风貌不符的装饰材料,不陷入大拆大建的乡村建设误区。

六、调研分析

1.应用场景不统一。虽然未来乡村建设相关数据要按照省未来乡村在线应用平台要求进入录入,在系统中也能看到相关的数据,但该数据属于手工录入,只能作为驾驶舱体现总体的数据,不能通过使用相关数据来解决村庄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区、镇两级各部门的相关应用设备在村一级不能使用;另一方面,各村在开发相关应用上也很难用力,由于“五化十场景”为统一标准,其内容涉及面也比较广,各村在确定特色场景应用上均有雷同,所以,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也很难把控。

2.工程进度偏慢。一是由于应用场景不统一,区级部门对于数字化场景建设没有明确的要求,数字化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二是由于项目变更较多,各村建设方案不够完善,存在后期修补增减项目内容的情况;三是由于各村对未来乡村建设要求认识不足,未来乡村该如何建设没有前期经验铺垫,各村对建设认识仅停留在工程项目建设上,缺少多场景全方面把控思维。

3.存在不确定因素。一是补助政策的不确定,根据未来乡村文件要求,验收结果优秀才能享受1000万元补助,良好补助720万元,合格则不予补助,因此存在没有资金兜底的可能性,因此各村对于建设工作积极性不足;二是创建完成后村庄后续运营存在难题,在完成创建任务之后,村庄数字化项目以及新建未来场景如何运营存在难题,目前村级管理能力较弱,需要专业运营团队介入实现长效管理,才能有效落实未来乡村“一统五化十场景”的要求。三是目前村庄的主要营收业务集中在农家乐、民宿、亲子娱乐等休闲业态以及承接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团建等业务,但在运营过程还存在一些难题,如农家乐、民宿等传统业态缺乏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导致村庄运营整体质量不高。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各村以发挥好产业基础、地域优势等,发展“一村一品一特色”,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仍然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七、调研对策

一是发挥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未来乡村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大事,更是每位村民自己的小事,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应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二是整合资源补齐短板,突出彰显特色。在未来乡村的创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特别是结合已落地应用场景,例如东山村可以充分利用游客集散中心,结合本地民宿旅游区位优势,着力发展产业、低碳、交通、智慧等特色场景。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短板,根据《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价办法》查漏补缺,完善场景建设。

三是加强村庄运营,探索长效机制。考虑到后续的长效管理,需要探索未来乡村村庄运营方案,以数字化为主要治理抓手,结合五和众联2.0版本和社会共治的资源和经验,同时积极征求外界思路集思广益,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未来乡村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