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正文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战略规划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3:44    内容来源:   

一、发展本底

(一)生态资源。湘湖地区山水形胜特色鲜明,整体呈现“两山夹湖、三江汇湾、江湖相望”的山水格局特征。湘湖水面呈葫芦形,上湘湖开而荡、下湘湖狭而长,水面面积约6.1km²,老虎洞山-美女山-城山山脉、石岩山-柴岭山-西山山脉分列湘湖两岸,山绕湖转、湖傍山走。同时,湘湖地区生态本底优越,整体呈现“六分山水四分城”的蓝绿空间比例关系,生态农业空间占比约59%,建设空间占比约41%。其中林地面积13.9km²、水域面积10.11km²、耕地面积6.38km²、园地面积1.21km²,是杭州重要的“蓝心绿肺”“有氧组团”。但是以外围河道为代表的局部水体水质欠佳,城区景区生态空间联系度较弱。

(二)文化资源。湘湖是萧山的“母亲湖”,跨湖桥文化、古越文化、水利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代文化设施类型多样、载体丰富,文化艺术氛围浓郁。区域内现有世界旅游博览馆、浙江省油画院、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横山湘湖书院、来新夏书院、湘湖驿·晓风等多处文化设施空间,涵盖了大而全的化展馆、小而精的文化书院乃至更小尺度的文化驿站,类型丰富,分布广泛。但是,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创新演绎不足。

(三)产业基础。经过多年转型发展,湘湖“文旅+”“创新+”双轮驱动趋势显现。现状已初步形成两大产业圈,即围绕湘湖景区的文旅产业圈,围绕未来产业社区的创新产业圈,其他传统产业园区散布。其中,文旅产品以点对点式“微度假”为主,资源整合不足。优势在于文旅产业门类、产品类型丰富、受众广泛;不足在于亲民化、日常型的餐饮等设施有缺位,园区类内向型资源较多,相互的整合与联动不足。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创新产业生态链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优势在于以云尖科技、紫光恒越等为代表的智能物联领域链主企业初步落子;不足在于创新产业规模有待强化集聚,尚未形成完整生态、产业链条有待完善,闻堰板块传统产业待转型升级。

(四)交通条件。湘湖新城范围内骨干道路框架基本成型,支路网密度有待补强。其中湘湖景区范围道路设施基本已按规划实施,景区外围片区道路实施进度相对滞后。现状已经形成“两纵一横”的区域交通骨架,“两纵”为风情大道、时代大道,分列湘湖东西两侧,南北向横穿而过联通滨江区;“一横”为绕城高速,位于湘湖南侧,东西向横穿联通西湖区之江地区。同时,湘湖区域现状轨道交通支撑薄弱,对南侧片区服务不足。现状1号线湘湖站位于湘湖新城东北部边缘,依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 2035)》,区域主要涉及1号线、4号线、10号线、15号线、17号线、18号线6条轨道线,其中17、18号线为快线,1、4、10、15号线为普线,4号线南延段、15号线和18号线纳入近期建设计划,轨道交通及相应的转换体系尚在谋划。

(五)建设情况。湘湖景区整体建成度较高、建设质量较好;城区建设质量相对较差,特别是原城乡结合地区、传统工业园区的风貌有待提升。景区开发建设以存量空间为主,城区建设的增量空间主要集中在闻堰北、蜀山南等板块,中景、南北产、东西居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显现。根据本轮在编控规,规划建成度57%,新增建设用地约7.6平方公里,可更新用地约3.7平方公里。主要增量空间为湘湖未来产业社区时代大道两侧区域、湘湖南蜀山片。主要更新空间为紫红岭沿山片区、黄山五金工业园、三江口工业园、东方文化园、亚太集团、部队农场。

二、问题分析

(一)聚焦“生态”

现状瓶颈:水环境有待提升,全域生态网络尚未建立。现状湘湖入湖水源为钱塘江原水,水质不稳定且含泥量大,含磷含氮量普遍超标,致使湖区泥沙淤积快,湘湖三期水质问题突出;作为沟通钱塘江和萧山城区水系的中间环节,湘湖发挥着重要的水体调蓄功能,当前湘湖水体调蓄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排水防涝问题突出;景区生态下垫面较好,但城区硬化率较高,“城景联网”的海绵城市体系尚未形成。

提升方向:提升生态底盘“硬实力”、构建绿色发展“软海绵”。通过生物治水、物理治水、源头治理、构建水循环系统等方式提升湘湖水质、同时加强自然林地、湿地保护,提升生态“硬实力”; 以湖区为中心,依托河道、绿廊建立向城区发散、网络化的生态系统,同时谋划普及海绵城市、绿色建筑、能源循环等绿色系统,进一步放大绿心效益。

(二)聚焦“风貌”

现状瓶颈:湖区美城区差湖城两面,外围地区风貌质量欠佳。湘湖自然山水优越,但景区、城区风貌基础差距大,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整体空间格局,城市成为整体山水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而湘湖的“城景对话”不足,特别是由于建设时序的原因,存在一些老旧工业园区、高层“剃平头”安置房等与山水景观不协调、风貌质量欠佳的空间,未能展现“最美”形象,亟待修复。

提升方向:统筹景区城区风貌“大格局”,做优近山滨水景观“小场景”。对大景观格局、小生活场景的搭建提出系统要求,塑造具有特色性、在地性和系统性的整体景观格局,引导城景和谐的立体空间秩序;关注山边、水边、路边以及重要节点的景观风貌提升,同时强化标志性空间的塑造和现状风貌欠佳地区的修复。

(三)聚焦“旅游”

每一处世界级旅游度假胜地、世界名湖都有自己的“标签”, 塑造顶级IP是湘湖走向世界名湖的“敲门砖”与“必要名片”。名湖标签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包括自然地标、人文景观地标、现代建筑地标等,如金鸡湖的东方之门、西湖的断桥、雷峰塔、雁栖湖的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等,这些标签是名湖重要的“记忆点”。

现状瓶颈:文旅资源“星星多月亮少”,缺乏“核心记忆点”。现状文旅资源存在“星星多月亮少”的问题。湘湖地区现有文旅资源丰富,杭州乐园、极地海洋公园等都是杭州成名已久的游乐设施,且随着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浙江省油画院、中国美术学院湘湖校区等重大文化地标相继启动,为湘湖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整体带动力、影响力对标西湖等世界名湖周边地区仍有欠缺,缺少“顶流”和“爆点”。

提升方向:结合“本土化”的特色,培育“世界级”的IP。结合湘湖的资源特点与发展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引进顶流项目,谋划更多符合湘湖气质同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顶级IP,并为项目落地做 好空间保障。同时,接力亚运红利,做好“品牌包装”与“事件营销”,策划好亚运会开闭幕式项目、湘湖论坛、湘湖马拉松、龙舟赛、湘湖年鱼节、湘湖音乐节等一系列的活动事件,进一步扩大湘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聚焦“文化”

地域文化新活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文化是地区的灵魂,保护彰显地域文化是守护湘湖“根脉”,彰显湘湖“个性”的必要举措。

现状瓶颈:古今文化资源缺乏整合联动与活化利用。湘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代旅游、现代艺术等新型文化资源同样具备较好的基础,但文化资源分布较散且缺少联系与整合,未能形成具有鲜明的可感知性的整体文化氛围。同时文化展现方式较为单一,活化利用与创新演绎不足。

提升方向:保护恢复文化“老空间”,创新演绎文化“新载体”。打好跨湖桥文化和吴越文化牌,强化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体验,运用数字技术等创新手段谋划集观赏、互动、体验、巡游等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功能,发挥美院等优势,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艺术,古今交融讲好“湘湖故事”,为市民游客带来360度浸润式的文化场景体验。

(四)聚焦“产业”

美丽经济新平台只有与城市功能、创新产业相结合,湖区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湘湖应该走一条在新风景中发展新经济的新路径。城市功能与创新产业是持续发展的“引擎”。在旅游观光的基础上,拓展创新产业是保持湖与城发展持续生命力的重要引擎。如日内瓦在旅游度假产业的基础上,打造国际旅游与会议之都品牌,发展国际总部、会议会展、生命健康等绿色产业,吸引了大量国际组织入驻;松山湖通过集聚国家科学中心、华为终端总部(1900亩)、中集等高端科研企业,打造“产-研-居-游”一体化的松山湖科学城。

现状瓶颈:旅游产业单轮驱动陷入瓶颈,创新产业培育土壤尚需“育肥”。过去20年里,湘湖以休闲旅游产业“单轮驱动”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仍不能给地区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节假日与工作日两级分化严重,日常性、持续性的活力不足,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以视觉智能为代表的创新产业尚处于起步布点阶段,尚未形成集群规模,创新要素集聚度和创新能级不足,同时产业空间类型单一,支撑创新中试和转化落地的空间缺乏,培育创新产业的“土壤肥力”不足。

提升方向:构筑创新产业“全生态”,完善产城融合“精配套”。强化萧滨合作,围绕全产业环节构筑完善的产业生态圈——招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中坚企业、孵化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形成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产业生态;结合不同区段的用地条件和空间特色,因地制宜的提供智造楼宇、花园办公、众创空间等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空间载体,同时谋划创新转化空间,打造一定量的科技孵化器、较多量的成果转化器和更大量的产业催化器,植入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产业服务设施。

三、发展策略

围绕打造“中国最美生态湖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跨湖桥文化和吴越文化集中展示地、中国视谷和萧滨一体化核心承载地”,实现生态保护、文化彰显、空间优化、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唱好新时代“西湘记”,打造“产城人文湖”深度融合样板。

(一)中国最美生态湖景区。一是要保护山水生境。强化山水本底资源保护,提升湘湖水质(达到全域Ⅱ二类、局部Ⅰ类的水平)、森林郁闭度、生物多样性、空气清洁度等,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明珠”。 二是要放大绿心效益。建立山水联城的网络化生态系统,构建全域海绵底盘;导入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普及绿色建筑与清洁能源利用,打造零碳湖区、城市绿肺。三是要建设美丽湖区。强化环湖景观风貌管控,建设彰显生态友好、体现东方风韵、城景交融的美丽湖区。

(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一是要做强顶流IP产品:整合文旅资源,先期集中点式突破,打造顶流“IP”产品,后期全面开花,打响湘湖品牌形象。二是要打造综合度假模式: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整合散点式、园区式的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共同体,实现一站式综合度假模式。三是要做活夜间经济:系统谋划夜景、夜游、夜消费,打造集观赏、互动、体验、巡游等于一体的夜间经济新模式,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跨湖桥文化和吴越文化集中展示地。从文化遗存挖掘走向文化场景营造。一方面,场景再现,在保护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适度恢复历史文化空间、创造古今交融的新型文化场景,实现跨湖桥文化和吴越文化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数字赋能,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验、文化展演、文化考古等,助力地域文化的现代演绎。

(四)中国视谷和萧滨一体化核心承载地。从传统产业园区走向未来产业社区。以视觉智能及相关创新产业为核心,打造集研发、生产、智造、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无界智慧社群、未来产业社区,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功能。

四、工作举措

(一)生态保护:提升生态底盘“硬实力”、构建绿色发展“软海绵”

1.提升生态底盘“硬实力” 。一是加强湘湖山水本体的保护与修复,提升环境质量。如结合科学治水、生物治水等系统措施逐步提升湘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近期在进行水质取样检测的基础上开展清水试验,适当提高水位,完善滨水生态系统、海绵城市系统建设;中期开展重点区域清淤,培植水下森林;远期实施清水入湖、水闸联动,对输水河河床进行改造等。二是织补毛细水网,延展绿色廊道。以湘湖绿心为核,强化生态空间的外向延展与渗透,依托主要河道、绿带,构筑三级生态廊道体系,形成网络的生态空间系统。三是强化雨洪管理,统筹海绵网络。统筹规划海绵城市系统,进一步放大绿心效益。打造景区与城区循环联动的整体海绵网络,统筹雨水花园、植草沟、透水路面、阶梯式水草驳岸、生态停车场等海绵空间的系统设计。四是普及绿色技术,建设零碳样版。加强“智慧能源、绿色建筑、低碳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活方式、产业升级”等模块的绿色技术应用。通过建设新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城市家具)、推广绿色建筑、鼓励低碳出行、完善中水、雨水的再利用等措施,在未来产业社区、环景区周边地区等板块打造一批零碳社区样板区。先期可选取黄山村、湘湖南、蜀山南等区块作为低碳社区样板区,选取信创产业园(原黄山五金工业园)、未来产业社区东片等作为绿色产业园区样板区试点;远期以点带面,以局部成功案例带动全域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2)文化彰显:保护恢复文化“老空间”,创新演绎文化“新载体”

1.保护恢复文化“老空间”。打造主题区域,强化空间感知。通过规划文化主题区、适度恢复历史风貌场景、统筹形象设计与标识系统设计等,强化人文空间的保护与展示,提高文化空间的“可感知性”。打造围绕越王城山、越堤的吴越文化体验区,围绕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跨湖桥文化体验区,围绕先照寺、莲华寺的山水禅隐文化体验区等。

2.创新演绎文化“新载体”。创新文化体验形式,积极发挥湘湖演艺产业园的策划优势,将跨湖桥文化探源、吴越文化体验等与近几年在年轻群体、“Z世代”中较为火爆的“剧本杀”、“情景剧”等形式融合,打造集观赏、互动、学习、巡游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盛宴,使游客既是鉴赏者,又是体验者,更是共同完成一件文化作品的参与者。同时,探索AR全息互动技术等数字技术的引入,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如让游客仅需用手机扫描景区场景,即可体验到虚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场景布置,为文化体验带来更大的空间和想象力,也带给游客沉浸式的数字化体验。

(3)地标打造:结合“本土化”的特色,培育“世界级”的IP

1.从学术、艺术、旅游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触媒型项目。结合湘湖的资源特点与发展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引进顶流项目,符合湘湖气质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顶流IP。在现状跨湖桥博物馆、世界旅游博览馆等基础上,进一步谋划重点文化项目、标志性项目、“网红”项目等。比如整合院士岛、湘湖研究院、横山湘湖书院等研学平台,谋划湘湖论坛永久会址,与国博中心(承办大规模千人以上的会议)错位,承接一些专精特新的高端会议、商务接待,发展会奖旅游经济等;比如谋划打造之江文化艺术走廊湘湖节点,借势周边的美院湘湖校区、浙江省油画院、白马湖中国动漫博物馆等资源,打造文化艺术新地标;整合联动极地海洋世界、杭州乐园、烂苹果乐园、开元森泊乐园等旅游产品,打造湘湖一站式亲子休闲乐园、长三角周末微度假第一目的地;结合湘湖·雅韵公园项目、跨湖桥、越界水街、定山广场等资源,以湘湖水上船游等形式,谋划《印象湘湖》水上体验情景剧等。

2.策划组织湘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活动事件。在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湘湖要持续深挖自身优势与特色亮点,谋划承办世界旅游节、中国视谷峰会、湘湖音乐节、湘湖马拉松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活动事件”,输出精品内容、打造网红热点、讲好“湘湖故事”,用资源禀赋激发城市活力、以文化IP赋能未来发展。

(四)产业发展:构筑创新产业“全生态”,完善产城融合“精配套”

1.构筑创新产业“全生态”。强化萧滨合作,重点发展智能物联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完善的产业生态——招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中坚企业、孵化扶持一批小微企业,发挥先临三维、紫光恒越、云尖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链建设,形成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2.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产业空间。凭借景观优势吸引创新产业、创新人群集聚,为创新人群提供信息交流、互动交往、思维碰撞的空间,化自然山水为“孕育创新的摇篮”。结合不同区段的用地条件和空间特色,因地制宜的提供智造楼宇、花园办公、众创空间等差异化、特色化的创新空间载体。

3.完善产城融合“精配套”。以人为本,提供品质化、精准化的基础性和特色性配套设施。以全域未来社区为目标,构建多层级、居住类-创产类生活圈,实现5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的全覆盖。瞄准创新人群+旅游人群的未来人群画像,提供定制化、特色化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瞄准旅游人群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消费引擎核心;瞄准创新人群,提供“科学咖啡厅”、“知识共享空间”等服务于创新交流、信息交互、灵感碰撞的配套设施与空间。

(五)形象提升:统筹景区城区风貌“大格局”,做优近山滨水景观“小场景”

1.关注“三边三节点”,景区提高“艺视率”,城区提高“绿视率”。加强山边、水边、路边以及门户节点、文化节点、服务节点“三边三节点”的景观管控,重点保护老虎洞山、石岩山以及湘湖周边的城市景观界面,塑造与山水景观相协调的高品质城市环境。景区生态条件较好,未来重点应加强景区建筑、景观小品、城市家具的艺术化设计,提升环境的人文气息。城区重点强化输水河等城市河道两侧滨水空间以及街头公共空间的绿地景观提升。

2.强化新建建筑风貌管控,形成湘湖特色风格,打造标志性节点。保护老虎洞山、石岩山以及湘湖周边的城市景观界面,严控新建欧式建筑风格,倡导新中式建筑风格,形成具有湘湖特色、体现东方风韵的建筑形象,以进一步强化湘湖地区给人的视觉印象。结合环湖主要公共中心节点,打造一批地标建筑,建筑宜融合湘湖文化元素或山水意境,进一步提升地区的空间标识性和环境吸引力。

3.强化重要眺望视线管控,实现“城景互望”。识别重要观景视点,预留好景观廊道与视线眺望廊道,保障自然山水景观的可感知性。对主要景观视点处眺望的城市界面应开展重点设计,遵循与自然山体背景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塑造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

4.开展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空间的整治提升,补齐风貌短板。开展老旧小区、老旧工业园区的有机更新与风貌提升,以公建化、绿色化等为导向加强建筑立面的翻新,强化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

(六)其他支撑系统保障

1.加强对外联系,织密内部路网。谋划亚太路、湘滨路过江通道以及湘西路-湘戴路、长江路-向旭路的跨湖隧道,降低景区对周边区域阻隔度的同时,也削弱过境交通对景区的干扰;提升闻堰北、杨岐山等城市地区的路网密度,以小街密路的形式容纳、消解更多前往景区的交通流量。

2.做好轨交接驳,完善多种出行方式的转换接驳。近期做好与轨道4号线、15号线、18 号线规划站点的接驳设计,匹配城市公交、景区小巴、公共自行车等多样化的交通转 换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远期谋划1号线南延、10号线、17号线等线路。环湖谋划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绿色环保的中运量交通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出行比例,鼓励绿色出行,保护湘湖生态环境的同时缓解节假日交通压力。

3.完善慢行系统设计,实现环湖贯通、景城联动。实现环湖绿道的全线贯通,并与 环浙步道(国家步道)、城市步道体 系无缝衔接;同时加强登山步道设计,丰富步行体验,增加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步行体验。

4.做好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支撑。区域内现状市政设施共34处,规划市政设施共49处,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应做好供应设施、环境设施、安全设施保障,特别是为重大项目的引入做好基础性支撑,在此基础上,鼓励探索引入绿色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