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正文

推进公共场馆科普化的现状和路径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3:44    内容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而“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对加强科学普及提出一重要实践路径,即推动公共场馆以增强科普功能。萧山区科协党组结合科协工作实际,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构建主体多元、特色鲜明、运转高效的公共场馆科普化服务体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新途径,为萧山实现“ 产城人文” 深度融合、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营造更优创新环境,为全省、全国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浙江经验”“萧山样板”。

一、推进公共场馆科普化的意义

萧山区发展公共场馆科普化事业,不仅可以拓宽公众的视野,增强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大众对创新、科技发展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吸引科技创新企业活跃在这个区域,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助于满足公众对科学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有效提高该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二、萧山区公共场馆现状

2022年10月,中国科协办公厅下发《关于同意在浙江省开展公共场馆科普化试点工作的复函》,复函同意在浙江省湖州市、萧山区开展公共场馆科普化工程试点工作。萧山作为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唯一试点区(县、市),公共场馆资源丰富,已建成多家一定规模的公共场馆,如萧山智慧·城市馆、萧山图书馆、萧山博物馆、机器人博展中心、中国数字音乐基地、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还有遍布全区镇街、村社的“一堂两中心”(农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614家。

三、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科普人才。区公共场馆科普化建设过程中缺乏一支含有展馆运营、讲解服务、设备演示、会议服务等功能的年轻且专业的运营团队。现有专业科普人才队伍不够稳定,高水平人才(英语人才、短视频制作人才等)比较稀缺,科普人员的专业会水平有待提升。

二是设备成本高并且维保难度大。公共场馆因预算不足、设备陈旧等原因,发展受到限制。例如机器人小镇的展馆里目前有40余台覆盖全领域的机器设备,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普及工作,也考虑引进一些先进性、体验性、互动性优良的新设备,因引进流程、经费、时间等各种因素暂未实现,故而展馆现有展品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设备维修的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三是科学管理和运营管理上存在短板。公共场馆当前还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机制。例如,公共场馆设备维护方面,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保障稳定的科技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及相关制度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不够理想。

四、公共场馆科普化的做法

萧山区公共场馆科普化工作获得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22年11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敏作出批示,“要把试点各项工作抓实抓好,力争有更多的萧山实践和萧山经验”。2023年11月,全省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在萧山召开,我区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一)推动科普联动化,以“科普+”撬动集群优势

一是推动科普联动化,以融促创,撬动文化场馆科普优势。根据SPO理论模型中结构层面,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创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让科普场馆、科学研究机构、科普作者等各方都能够将科普内容上传、分享和发布。科普场馆可以获取更多丰富多样的科普内容,同时也激励了科普作者创作内容的积极性。

二是推动科普联动化,做好“科普+”文章,打造智慧科技(科普)馆集群。科普场馆可以尝试创新科普形式,如将科普内容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呈现出来,为观众带来更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同时,科普内容提供者也应积极参与创新,制作符合现代化科普需求的多媒体、互动式科普资料。积极引入科学研究成果,科普场馆可以与科学研究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内容。

(二)加快科普生活化,“一堂两中心”实现零距离

一是加快科普生活化,科普活动近距离。根据SPO理论模型中过程层面,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科普场馆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带到民众中间。可以在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组织科普实践活动等,吸引更多人参与科普并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是加快科普生活化,打造专业科普团队。培育科普人才,重视培养科普人才,包括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科普作者等。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其科学素质和科普传播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传递科学知识,促进科普场馆与科普内容的联动。

(三)完善科普数字化,护航智慧数字科普化进程

一是引进数字化设备,推动科普化工作“提档”。通过数字化技术创新科普内容的呈现形式,例如开发科学应用程序、设计互动性强的虚拟实境或增强现实体验,制作数码动画等。这些创新形式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并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易懂的科学传播方式。

二是加强数字化制度保障,推动科普化工作“升级”。区科协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实施“三个一批”做法,制定落实“四有机制”,推动公共场馆科普化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公共场馆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科普资源,提供制度保证。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在线科普课程、科普问答社区等,提供全天候、灵活性强的科普学习和交流方式。

(四)加强科普品牌化,打造“萧山科普”特色品牌

一是要加强科普资源开发。鼓励有科技资源的企事业单位、先进科技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科学普及工作。对已建成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馆,因地制宜,通过科普教育基地认定、联合开展科普活动等方式,充分挖掘其科普资源。联动萧山“阿优”科普品牌,发挥其科普教育作用,丰富其公共服务内容。

二是要加强科普资源供给。以科普化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强科普资源供给,如加强科普资金投入力度、进行科普人才培养、对接引入精品国内外科普资源、加强对试点单位多渠道宣传曝光,不断扩大辐射范围。

三是要加强科普资源融合。萧山科协以开展公共场馆科普化改革全国试点工作为契机,不断放大聚合发展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品牌共塑,打造科普线路互补、宣传互动、点位互联,构建科普联动发展大格局,打造“萧山科普”品牌。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

2023年12月18日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