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南站新城开发建设的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3-12-30 14:43:44    内容来源:   

杭州南站圆满完成了亚运服务保障任务,全面彰显了窗口风采、样板风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杭州南站更需借势借力,以枢纽为引擎,打造与历史使命重要窗口相契合、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融合的枢纽新城典范。

一、新城概况

杭州南站新城位于我区中部区域,衔接老城区和城东片区,毗邻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东至G60高速、西至通惠路、南至南秀路、北至北塘河),单元控规面积8.55平方公里(东至新街大道,西至通惠路,南至萧绍路、官河,北至北塘河),涉及新塘、新街、北干、城厢四个街道;规划人口8.5万。核心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东至新城路、西至通惠路、南至萧绍路、北至彩虹快速路)。

从发展优势上来看,铁路杭州南站作为目前钱塘江南岸区域唯一一座24小时运营的火车站,全制式融合高铁、动车、普铁、城铁、地铁等,机场联络线(在建)完成后到萧山国际机场12分钟,60分钟通达上海、苏州、宁波、义乌等江浙沪城市,90分钟通达江苏、安徽等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8.55平方公里范围内待开发用地基本平整完毕,处于熟地待开发的状态,这在萧山区乃至杭州市均属稀缺资源。辖区拥有以萧山邮政公司和EMS公司总部为代表的物流业,以商业城为代表的商贸业等成熟市场;拥有萧绍运河、北干山、长山绿脉以及大洋桥、小城隍庙、文昌楼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现有的管理模式仍是传统的“枢纽管理委员会”形式,职能聚焦在枢纽治理上。管委会虽已加挂“新城管委会”牌子,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一个“统筹协调”机构。在片区开发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整体运营能力上仍有一定限制及短板,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况,无法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

(二)新城发展有待加快。从区内发展看,受杭州大运河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细则编制影响,南站新城城市设计和单元控规一直未落地,欠缺发展蓝图,制约新城快速发展。区域内开发主体包括区环投集团、交投集团、街道、村社等单位,致使开发缺乏统筹性、联动性。教育、医疗、交通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尚未完善,特别是优质学校、医院待补强,次干道断头路亟需打通。从区外看,杭州主城区高铁新城版图内,以东站为中心枢纽的城东新城、以西站为重要引擎的云城(西站新城)已拔地而起,以钱塘高铁站为核心的钱塘高铁新城规划(草案)和以临平北站为核心的东湖新城规划(草案)陆续公示,两座新城蓄势待发,加快南站新城发展迫在眉睫。

(三)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受区域内新建住宅居住人口不多,居民及企业未形成集聚规模及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商办用地项目招引难、开发缓慢。虽已制定新城产业规划,但受制于南站新城内部体制机制问题,目前实际操作上仅局限于核心区范围,难以对单元控规范围内产业进行整体把控。

(四)枢纽能级有待提升。杭州南站是杭州主城区六客站之一,定位为始发终到普速为主的枢纽站,目前日均客流4万人,普铁39.5对(79趟)、高铁23对(46辆)、城际5对(10辆)。铁路客车整备所尚未建设,未能实现始发终到功能。受制于上海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杭州南站的定位,南站高铁动车车次少;且受周边开发滞后、消费模式发生变化等影响,南站还未能达到规划车次、流量。随着萧山国际机场高铁站、钱塘高铁站先后开工,杭州南站迫切需要提升枢纽能级、补足短板。

三、对策建议

当前,萧山区处于“后亚运”历史机遇期,正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在全区“东西并进、南北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中,萧山老城区及城东片区亟需奋起直追。未来,南站新城通过片区规划,将带动萧山老城区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人口、产业等要素再集聚,实现萧山老城区的复兴,引领城东片区加快发展,打造枢纽新城样板。围绕萧山区未来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南站新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以更高站位明确职能定位,打造枢纽新城典范

聚焦“杭州南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和“大运河”两个重磅级亮点,立足南站新城片区经济基础、土地要素、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现实基础条件,对标杭州西站未来科技城、上海虹桥商务区、苏州高铁新城等优秀“模范生”,充分形成枢纽对新城发展的带动作用,优体制、谋定位、明区域,着力打造金南翼枢纽新城、大运河特色之窗。

1.优化南站新城体制机制。当前,南站新城的开发建设由杭州南站管委会牵头负责统筹协调。若要加快新城发展,管委会必须进一步承担起新城开发的使命职责。目前杭州南站管委会为区级部门,若要以平台化模式开发,实力尚不足。建议分近期、中期、远期优化体制。先期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由区领导牵头、新城管委会和相关部门镇街为成员的开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和指导新城开发建设,研究制定新城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中期挂靠周边适合平台,选择区内实力雄厚的开发平台(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在大平台带动下资源整合、要素盘活、产业发展。后期待南站新城片区开发相对成熟后实施平台化运作,升格南站新城为区第五大平台,负责辖区内规划建设、项目推进、经济发展等工作。

2.明确南站新城总体定位。南站新城的总体定位为“金南翼枢纽新城、大运河特色之窗”。主要立足萧山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以“站城融合”的理念谋划明确南站新城的总体定位。建议从“协同南站枢纽的特色要素、放大TOD片区开发的优势与特色、发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稀缺性优势”这三个角度出发,从“城东片区重要引擎、24小时活力中枢、大都市未来之窗”这三个方向综合考虑。

3.明确南站新城发展范围。依托杭州南站和双桥站的超级复合TOD优势,明确8.55平方公里南站单元控规(东至新街大道,西至通惠路,南至萧绍路、官河,北至北塘河)为管辖面积。明确在8.55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以3.5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规划双TOD核心发展组团,建设中高密度的“创新街区”和立体交通网络。根据商务区开发整体进度,为进一步统筹整合资源,建议分阶段扩大“管辖范围”,逐步将规划研究范围20平方公里全部纳入“管辖范围”。

(二)以更快步伐推进规划建设,打造城市品质中心

在南站新城单元控规和城市设计未正式批复前,根据原单元控规,结合现状实际,放眼未来发展需求,由易至难,先行启动开发建设。

1.全速推进规划落地。加快落地杭州南站新城单元控规和城市设计,取得上级批复,实现对各区块用地规划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核心区专项设计落地工作。紧密结合新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求,研究编制新城开发计划和时序,谋划好建设用地指标等政策,从政策层面为南站新城开发所需的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提供支持,明确项目导入的条件等。

2.分步实施开发建设。从开发策略和开发时序角度,结合8.55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内各个板块特征,梳理可利用空间。按照“分区开发”策略,先期围绕涵盖杭州南站和姑娘桥站双TOD区域的3.5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进行开发建设,以“站、产、城、景”一体化开发的模式,将枢纽沿线区域打造成“枢纽南北翼、活力产业带”;对核心区以东区块按城市招商、片区开发的思路统筹开发,导入重大、标杆项目,带动周边发展。中期以大运河为纽带,以萧绍运河文化为突破口,把大运河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文化资源传承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统一起来,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各类空间功能,有机更新萧绍运河、萧绍路沿线片区,南接萧山南部区域,东接绍兴区域,深度实现杭绍一体化融合发展;推进北干山—长山生态公园建设,提升萧山老城区和城东片区整个城市界面,打造最精美生态长廊、最精致文化长廊、最精心旅游长廊和最精彩创新长廊。后期有机更新萧山商业城、机电市场、粮油市场等区域,另择合适区域将之搬迁。西接城厢街道后,最终促成整个南站新城以杭州南站为核心,实现东西南北管辖区域完整、有机、创新融合发展,新城真正成城。

3.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衔接做地主体、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单位,完善南站新城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补足南站新城的智能化建设短板;优化南站新城的整体景观和枢纽新城的城市形象面,补足城市形象短板;优化交通线路,完善新城道路毛细血管网络。加快完善学校、医院、公园、人才公寓配套基础设施。建议可将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至南站新城片区,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均衡医疗卫生设施资源布局,赋能城东片区。

(三)以更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树立产城融合标杆

根据萧山区“十四五”产业规划“重点推进杭州南站新城建设,引领带动‘金南翼’”的要求,围绕南站新城产业规划,导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高端商务、新型消费、数智交通为重点的优质产业资源,以未来城市理念推动产业协同、商贸互联,激发文化活力,将南站新城打造成为一个配套功能齐备的未来城市新中心、数智科创新样板、产城融合新典范。

1.构建开放共享经济圈。聚焦区域联动,深度嫁接长三角创新资源,主动融入长三角智慧交通产业联盟,引导数智交通产业链优势企业落户布局。主动承接总部经济落户需求释放总部经济建设用地,服务杭州数字经济独角兽等优势企业,集聚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生态圈;对接数智交通产业龙头企业,招引其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的数智交通产业生态圈。强化区域产学研一体化联动,招引数智交通产业领域的数字经济企业;发挥南站新城数智交通产业枢纽作用,加强与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白鹿塘铁路货运枢纽的联动发展。

2.构建特色产业生态圈。聚焦枢纽引领,建设车路协同和增强现实导航等应用场景,以此为驱动带动数字产业链项目集聚落地。搭建新型消费场景,利用枢纽24小时运行优势,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增加新型消费热度,丰富新型消费场景;擦亮运河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结合科技美学,打造艺术元素集中呈现的年轻化时尚潮玩综合商区,打造枢纽“不夜城”,构筑历史文化型和现代文化型消费空间。

3.构建创新包容引力圈。聚焦资源保障,实现“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增值化改革要求,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利化的政务服务。研究建立人才市场或者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形成新城会客厅、青年驿站示范点以及新杭州物流总部和中高端服务平台。依托智慧楼宇建设,搭建完善新城智慧招商服务系统。建立南站新城专项发展资金,统筹用于创新创业扶持、人才引进培育等,加大财政资金对招引企业的支持力度。

(四)以更强举措提升枢纽能级,打造重要枢纽门户

完善铁路杭州南站门户型枢纽功能,强化杭州南站集疏运体系。铁路客车整备所作为火车站始发终到功能的必要硬件配套,对未来区域人流、客流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已建成的杭州城站、东站、西站和在建的萧山国际机场站、钱塘站均具有始发终到功能,建议在南站周边建立铁路客车整备所。加快推动望江门越江隧道建设,加强区域联动,提升枢纽能级。加快建设“南站—机场”联络线,提升枢纽联动水平。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