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调研文章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2:57 内容来源:
今年以来,靖江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主题教育落地落实,对照街道机场东大门、城东智造大走廊的特殊地位,努力以调查研究,推进破难重塑,提升街道发展能级。
一、调研背景
靖江街道永盛路地铁站西接萧山国际机场,为地铁机场站向东延伸首站,北临钱塘区,目前共汇集地铁7号线、19号线(机场轨道快线)两条地铁线路,未来规划增设地铁22号线,同时辖区内杭绍台、杭黄、沪乍杭三条高铁线汇集,杭绍甬智慧高速穿境而过,综合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急需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二、开展情况和问题剖析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召开多次座谈会,邀请辖区内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居民代表、航空公司、物流企业等代表交流探讨,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永盛路地铁站为核心,800米(步行10分钟)范围半径内城市布局受控高、噪音、交通等因素影响,地下、地面、空中空间未能有效利用,总体呈现出“生产圈、生活圈、生态圈”内部功能性低、外部复合性低、圈间耦合度低等问题。主要原因为站点与城市空间矛盾突出、站点与城市融合要素欠缺、站点与城市发展步频差异。
三、对策举措
综上,通过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业态构成,结合上位规划和地块周边城市功能布局情况,以“城市航站东枢纽(东交通中心)”为定位,重点围绕永盛路地铁站800米核心圈的开发,从TOD模式“5D”基本原则入手分析:
(一)“Distance to transit”站点辐射高影响度
明确发展定位,面对机场未来9000万客流,永盛路TOD以缓解机场东侧高速单方向压力,吸引集聚杭州都市圈近域嘉兴、海宁、绍兴东侧方向客群为主要目标。锚定产业定向,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基础上,拓展区域消费、跨境消费等衍生功能,永盛路TOD承担未来“自贸+”衍生功能。细化功能定位,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辐射范围内的人群,包括杭州大会展中心、航空总部区等核心产业就业人群提供配套服务功能。
(二)“Density”用地开发高密集度
以永盛路地铁站为基点,进行圈层式开发。近期,围绕800米核心圈,开发集公寓、商业、办公和酒店为一体的多业态综合体,结合沿线周边现状建设情况、资源条件、发展需求及城市设计导则,向空中、地下和周围地区辐射发展,把城市地下、地上空间进行系统的有机整合,同时注意适度留白,为后期开发预留弹性发展空间。中期,以地面道路为框架,向东通过永盛路东伸联动轨道快线停保基地;向西通过机场东大门外延道路提升联动机场;向北通过新港路北伸联动钱塘区;向南通过保税大道南伸联动瓜沥中心城镇,拉大TOD建设框架,增强开发力度。远期,结合发展定位,依托机场高铁、杭绍甬智慧高速等枢纽要道,全力打造大容量、高效率、畅通有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三)“Diversity”功能集成高复合度
在空间布局上,强化其立体分层的功能布局,通过“一心二路十板块”的规划,向东西沿永盛路进行延伸,增加永盛路TOD核心圈商业、文化、体育、教育等功能比例,弥补缺失,提升功能的丰富性。针对1、3、4、7、9号增量区块,目前基本已完成腾拆工作,重点围绕航空总部经济、跨境电商、商务办公等方向进行项目招引;针对2、5、8号存量区块,重点围绕更新、保留用地做好腾笼换鸟、改造提升工作;针对6、10号变量区块,6号重点结合现状绿地完善公园体系和公共空间建设,10号重点结合机场轨道快线停保基地的上盖物业建设形成区域联动。
(四)“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目的距离高通达度
永盛路TOD 模式有别于传统TOD模式的公共交通主体,重点要围绕萧山国际机场做好东片接驳设施、换乘方式的谋篇布局工作。对外交通方面,根据客流衔接需要,构建公共交通集疏运体系,布局大型停车场建设,有效发挥杭绍甬智慧高速、头蓬快速路等枢纽道路作用,增强地区的虹吸力;对内交通方面,充分利用开敞空间,通过对内部街道与周边建筑尺度、合理布置公交车站位置等设计,创造舒适的、人性化的步行环境,包括结合临街商业及公共建筑、下沉广场结建,实现高效链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结合临街商 业体和公共建筑的底层空间建设出入口。
(五)“Design”规划设计高辨识度
在对用地进行高密度开发的同时注重特色街区肌理的打造,彰显靖江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城市个性,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一方面是联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对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建筑用地、广场、铺面的数量最小化,并也要加大种植面的面积。同时,可以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设置立体绿化,扩大空间绿地面积;另一方面重视历史脉络的延续,对周边自然景观资源的整合,通过深度挖掘沙地农韵特色、现代临空文化,做好结合文章。
四、成效成果
目前,靖江街道根据主题教育有关精神要求,结合亚运会、亚残运会物流保障等重点任务,推动TOD模式不断深化落地。一是“道路包干”定点定人定职责,梳理以永盛路、青六路为主的十条重点道路,统筹推进、一体攻坚,以道路整治为突破口,撬动各方面综合施治,推动全域环境面貌大提升、大跨越、大蜕变。二是“靶向施策”解难解困解民忧,面对过境车流量多、人流量大带来的道路交通强支撑力、高荷载力要求,靖江街道聚焦以2处涉亚点位、永盛路地铁口为核心的三大关键区域,有的放矢、精准破难。三是“一体管养”立标立范立长效,探索交通共富试点先行,靖江街道围绕以道路可持续管养为重点的这一目标任务,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作为省级首创,构建农村公路长寿命周期性管养一体化模式。目前“四好农村路”智联管养新模式项目已先后纳入萧山区共富试点、杭州交通共富试点、浙江省交通共富试点(推广类),被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报道宣传。
作者: 编辑:杜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