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会治理中心推进网格实体化运作重塑基层社会治理新生态
更新时间:2023-12-29 17:09:22 内容来源: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浙委发〔2022〕20号)文件要求,萧山区已按照一个网格覆盖300-500户的标准科学划分了2063个网格,并在此基础上延伸设立14297个微网格。优选配强专职网格员2063名,其中有745名专职网格员面向社会择优招聘,1318名专职网格员从村(社区)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确定。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网格效能,实现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再提升?
一是党建统领,夯实基层网格治理基础。按照党建进网格的要求,在网格上组建网格党支部和党小组,在有条件的微网格延伸设立党小组,让党组织覆盖每个网格。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的动员组织下,网格员及微网格员将网格内“人、房、企、事、物”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网格管理体系,及时采集、跟踪处理,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今年以来,网格员及微网格员累计排查包括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药安全等在内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共98000余个;排查包括河道污染、房屋外立面脏污等城市环境类问题178037件。在基层基础大排查工作中,全区网格员配合公安等部门排查实有人口2491677人,流动人口1263815人,常住人口1221962人,签订消防责任书户数113212户。
二是数智赋能,提升网格管理服务质效。全面整合全区线上居民群和网格治理力量,创新建立全区基层网格智治微平台,以微网格为单元,居民基于“一户一代表”的标准加入平台,目前已经将全区73.4万余户家庭纳入并建立联系,构建群众广泛参与、政民双向互动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自网格智治微平台运行以来,群众累计通过平台上报诉求34965件,群众日均上报事件量占全区事件总量的比例上升了5倍,有效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推动了群众由“线下找部门”向“线上找平台”的转变。同时平台搭建了“微网格—网格—村社—镇街—区级”五级管理架构,对群众问题进行“秒级响应”,再通过平台的转派、跟踪、督办等机制,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破除“中梗阻”现象。
三是机制创新,凝聚网格治理强大合力。探索建立“综警网一体化”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础网格全域覆盖、前哨探头作用,公安网格执法权威、处置快速优势,执法网格执法专业、监管精准特点,推进优势叠加、功能互补,构建联动2.5万余名工作力量的三级网层体系,形成“网格员发现、红领通流转、执法力量协同,立案单位查处”全链条闭环体系。实现一体指挥、一体作战、一体服务,完成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块拼图”。年初以来累计联动排查处置违法占道、无照经营、非法捕鱼等各类事件3405件,实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围绕大平安“做多查一次”工作,梳理25个领域533项风险隐患检查清单,累计排查市场主体3905家,查出隐患471个,复查137家,检查时间缩短60%,检查次数减少75%,有效减少扰民扰企,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是护航亚运,巩固城市平安稳定根基。在杭州亚运期间,为全面推进平安护航亚运工作,规避各类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亚运安全的风险隐患,萧山基层网格员发挥敏锐触角作用,对包括亚运场馆周边、重点路段、重点场所等着重从城市文明排查、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等方面护航亚运,以红领通·网格护应用为排查工具,梳理18项排查事项,开展清单式排查,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平安根基。亚运期间累计排查上报包括垃圾乱堆、焚烧秸秆等城市文明问题4159件,路面塌陷、燃气泄露等风险隐患问题2555件,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等矛盾纠纷问题112件,为亚运会的顺利开办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区社会治理中心将持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切实强化“141”框架下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以解决全区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为重点,着力提升网格实体化运转成效,提高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和满意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实效惠民生守底线。
作者: 编辑:杜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