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正文

加快中国视谷建设,深化萧滨一体化的思路举措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29 14:51:33    内容来源:   

加快中国视谷建设,深化萧滨一体化的思路举措研究

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

2023年12月

萧滨一体化是杭州推动区域协作实现产业共富的重要战略,2021年11月萧山区和杭州高新区(滨江)(以下简称“滨江区”)签订了萧滨一体化框架协议;2022年3月3日杭州高新区(滨江)特别合作园(以下简称“特别合作园”)在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见证下正式开园。“中国视谷”是杭州通过塑造产业地标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的重要部署,2022年10月8日“中国视谷”建设启动仪式在萧山湘湖院士岛正式举行;2022年11月支持杭州建设“中国视谷”纳入工信部和浙江省政府新一轮合作协议,杭州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了“中国视谷”建设蓝图;2023年4月杭实集团联合萧山区、滨江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2023年9月3日“中国视谷”首个专项政策《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视谷”高质量发展视觉智能产业的实施意见》正式开始实施;2023年9月5日,《杭州市萧山区建设“中国视谷”加快推进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同时也在加快制定《中国视谷“一园窗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萧滨一体化和“中国视谷”建设两大战略的有机结合,为萧山区和滨江区合作明确了产业方向,指出了关键着力点,导入了高能级资源。为进一步明晰相关思路举措,特开展本课题研究。

一、萧滨一体化发展及“中国视谷”建设现状

(一)萧滨一体化发展基础

萧山区、滨江区两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同,在产业结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互补性很强,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空间巨大。自2022年两区正式提出萧滨一体化合作发展战略以来,以特别合作园为重点,以“中国视谷”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和示范效应,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和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体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

1.园区共营,精心建设特别合作园。特别合作园规划面积13.48平方公里(先行区4.5平方公里),包括湘湖未来产业社区、三江创智新城和湖头陈—紫橙—蓝橙产业园三个区块。园区“产城人文”加速融合,产业空间加速盘整,梳理存量空间36万方,在建空间99万方,规划产业用地3389亩,核减永农1527亩;园区交通一体化成效显著,滨江核心区到合作园的平均通勤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两区共同投资16亿元的6个互联互通项目顺利推进;园区公共配套健全完善,闻堰高端商业综合体、浙二滨江院区、湘湖公学、杭州国际学校HIS、邻里中心等设施相继落地。

图1 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空间示意图

2.产业共兴,精准推动产业项目落地。两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资源要素上具有互补优势,滨江和萧山“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产业生态加速构建。滨江企业加速在萧山裂变布局,萧山区与新华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图灵小镇,吉利汽车在萧山设立极氪汽车研发总部,大华股份在萧山注册华感科技、智慧物联运营服务等企业。特别合作园成立至今已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161亿元。

3.机制共建,精细落实统筹推进模式。全面建立“1+4”工作推进机制,市级层面建立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两区建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日常协调、集中办公等制度。建立利益分配机制,按照“合作导入”和“整体迁入”两种项目落地方式约定两区税收分成比例;经济指标双统,在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上按属地原则由萧山区统计核算,在国家高新区序列考核时将特别合作园内经济指标纳入杭州高新区统计;扶持政策互通,对于导入的高层次人才项目,萧山区可参照滨江区的人才政策,实现人才创新创业“同城待遇”。

4.要素共享,精益推进资源高效配置。萧山区、滨江区布局建设有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14家,促进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有序流动。萧山区建设有省CMOS集成电路成套工艺与设计技术创新中心、AI+高性能智能计算平台、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滨江集聚了包括国家安防质检中心滨江实验室在内的电子信息类公共服务平台29家。两区和杭实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总规模30亿元的“中国视谷”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备案金额10.1亿元(实际出资2.1亿元)。滨江区166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剂至萧山区使用,首次实现用地指标共享。

(二)“中国视谷”建设推进情况

市级层面提出“中国视谷”“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将萧山和滨江作为双核,将特别合作园作为窗口园区。“中国视谷”与萧滨一体化相辅相成,萧滨一体化为“中国视谷”战略落地提供了实体承载和具象空间,“中国视谷”为萧滨一体化指引了战略定位和产业导向,提供了高能级资源导入。

1.“中国视谷”建设牵引萧滨一体化战略提升。“中国视谷”从战略提升的角度为萧滨一体化提供了支撑,有利于两区向上争取更多政策倾斜。“中国视谷”建设纳入新一轮工信部和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工信部明确支持浙江建设“中国视谷”,依托“中国视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浙江省提出加大对视觉智能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化项目向“中国视谷”集聚(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杭州市提出加快打造“中国视谷”产业地标,在《关于高标准建设“中国视谷”高质量发展视觉智能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国视谷”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中明确将支持窗口园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2.“中国视谷”建设牵引萧滨一体化资源整合。两区对于“中国视谷”建设达成了共识,有利整合资源推进建设,特别是推进“中国视谷”窗口园区建设。萧山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纵深推进“萧滨一体化”中提出,加快“中国视谷”建设,建设“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滨江区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巩固提升世界级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不断扩大产业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视谷”核心区。自“中国视谷”启动建设以来,各类资源集中向特别合作园导入,新一轮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中特别合作园13.48平方公里范围基本划入开发边界内集中建设区,容积率上限由3.5提升至4.5。

3.“中国视谷”建设牵引萧滨一体化产业聚焦。“中国视谷”进一步明确了萧滨一体化“萧山打造空间、共同导入产业”的合作内涵,促进了产业的聚焦发展。2022年,两区智能物联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753.1亿元,约占全市的48%,分别入选省“浙江制造”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特色产业集群。以视觉智能产业为纽带,建设“中国视谷”能够更好的打破两区行政体制、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优势互补、要素互通,产生协同效应。目前在特别合作园已落地云尖信息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矽力杰芯片测试、先临三维3D扫描等视觉智能相关产业项目。

4.“中国视谷”建设牵引萧滨一体化名片打造。“中国视谷”为萧滨一体化提供了打造国家产业地标的契机。“中国视谷”新闻发布会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召开,吸引了全球关注。杭州通过“中国视谷”入选工信部区域(城市)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城市,承办了工信部虚拟现实产业政策华东片区宣贯会、省“十链百场万企”视觉智能产业链专场等部省级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发布有“中国视谷”和萧滨合作的新闻及相关报道70多篇,累计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央视在亚运期间对“中国视谷”进行了多视角专题报道。

二、知名产业地标(园区)建设的经验借鉴

本研究对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园区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对其发展历程、管理体制、创新策源、产业发展、区域联动、“产城人文”融合等开展分析研究(具体情况详见附件3),并总结其经验借鉴。

(一)各园区的基本情况

1.武汉“中国光谷”。“中国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发源地,也是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建有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拥有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我国唯一的光电子领域国家研究中心——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022年,光谷地区生产总值2643.81亿元,同比增长6%。

2.合肥“中国声谷”。“中国声谷”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是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创建有国家智能语音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有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人工智能众创平台“粒子空间”。依托“中国声谷”,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2022年底,园区入驻企业总数已达2005户,实现关联带动产值2050亿元。

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位于东莞中部,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腹地,与大朗、大岭山、寮步等镇接壤。松山湖科学城以高新区部分区域为主体,整合大朗、大岭山和黄江等周边三镇相关战略地段,规划总面积90.5平方公里,坐拥全球材料科学领域最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2022年,东莞松山湖实现GDP771.1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46.04亿元。

4.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城市西部,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至浙江农林大学,东西长约39公里,下辖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总面积约416平方公里。逐步向南北两翼拓展,联动发展区包含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部分区域和滨江区、富阳区等地;探索将德清相关区块纳入规划建设管理。

(二)主要做法总结

总体来看,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等均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在前期得益于高新区政策倾斜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在近年来的深化发展中,园区积极强化创新策源和区域协作,不断完善发展生态。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向上借力,积极争取高层级资源倾斜支持。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立之初就通过高新区获取了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声谷”“光谷”等地建设得到了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如“声谷”在部省合作协议的牵引下,获得了工信部的政策倾斜,先后创建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松山湖则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导向下,布局建设“科研重器”。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

2.与邻协同,通过产业溢出、合作共建带动发展。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逐渐拓展与周边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形成了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空间布局。周边城市主要承接创新资源与成果外溢,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配套、科技企业生产制造、产业转移等功能。在生产协作上,主要通过在周边区域共建产业园,共同引进相关领域产业化项目,并与核心区块重大项目对接配套,形成上下游的精准配套协作。

3.向新进军,坚持把创新作为园区建设的核心动力。武汉、合肥作为创新资源集聚地,光电子信息、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得益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的转化。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资源导入。如声谷创建有合肥量子国家实验室、国家智能语音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作为“制造重镇”,建设初期科创资源布局较少,经过20多年一以贯之的“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发展理念,实现了由“产业园”到“科学城”的飞跃,2020年7月,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落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筹建)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等大科学装置,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建设,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4.以融为要,“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吸引力。各园区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经济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人才所关注的关键要素。武汉光谷和合肥声谷地处市区,拥有城市优质的资源配套,更多遵从城市化与产业化相互推动、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耦合发展原则,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北湖南山”,依山环湖布局科技研发功能,营造一流的科研环境与氛围,推进打造科技引领建设运转高效的智慧城市、生态优先打造山水特色的公园城市、以人为本营造人文宜居的科学家园。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创新策源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中国视谷”的建设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与问题。

1.有战略指引但缺少战术落地。一是部省合作有待细化。虽然“中国视谷”纳入了部省合作协议,但相较于合肥“中国声谷”,部省具体支持事项有待落细落实。在“中国声谷”建设中,工信部给予专项资金并共同成立领导小组。工信部除了在2013年和2014年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外,还通过签订两轮《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备忘录(合作协议)》明确了共同推进创建软件名城、举办世界声博会、成立部省领导小组等具体合作事项。其中,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部省领导共同商议合作重点事项。安徽省省市协同每年安排8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安徽省以省政府名义先后出台《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2015年和2016年,安徽省战新基地及各级财政配套资金5亿元。从2017年起(到2025年),每年安排2亿元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扶持资金,合肥市每年安排6亿元资金,有效推动了优质创新创业企业的集聚。二是市区合力有待深化。“光谷”、“声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等地建设均依托高新区,管理权责较为明晰。“中国视谷”建设则是以协调为主,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窗口园区建设分别由萧山区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专班和滨江区特别合作园管理局协调推进。相较于同样为跨区协作的城西科创大走廊(成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委员会,并安排城西大走廊专项资金),“中国视谷”统筹领导亟需强化。

2.有链主企业但缺少产业生态。一是“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相对有限。杭州以滨江为核心集聚了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为代表的“链主”企业,但“链主”企业本地配套水平相对较低,对区域产业链的集聚带动作用有限,例如大华股份产业链上游本地配套化率仅有15%。从产业链关键环节来看,专用芯片、存储器件、镜头等器件主要由上海、苏州、北京等地供给(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和东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本地配套率分别达到70%和90%)。同时,“链主”企业将扩张发展的重心放到了省外,如海康在重庆、武汉、成都、西安等地布局了研发中心,在重庆、武汉建设了生产基地。二是两区产业合作仍有提升空间。从两区合作来看,数据双统、税收分成模式仍处于探索初期,实际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上,地理相近的外溢效益尚未完全显现,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滨江区外迁至杭州市内其他区县的企业5492家,海康、大华、中控、大立等企业均在市内外建设了大规模生产基地。而萧山区仅承接20%左右的滨江外迁企业。

3.有创新策源但缺少成果转化。“光谷”“声谷”均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策源形成技术优势产业集群。如光谷区域内集聚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烽火通信前身为武汉邮科院、华工科技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虽然萧山、滨江两区为促进创新要素的聚集,布局建设了科研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但一方面视觉智能核心战略科技力量较少,缺少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进行产业转化的资源集聚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作用尚未完全显现,区域内科研机构多为域外高校异地科研机构,成立时间集中在近5年,构建融“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研发创新链条仍有待加速。

4.有产城人文但缺少鲜明标识。产城人文融合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着力点。“中国视谷”窗口园区周边已初步集聚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基本要素(分布情况见附件2),但对标科技园区仍缺少鲜明标识。一是缺少标识性项目引领。重大项目特别是总部项目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牵引作用,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突出华为终端业务总部的引领作用,招引华为200亿元以上投资,带动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超千亿产值规模。而目前窗口园区项目多为生产制造基地,视觉智能重大项目招引尚未实现突破。二是缺少标志性重大活动。各地通过举办高层次大会论坛等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武汉于2002年开始已举办19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合肥举办了6届世界声博会,东莞松山湖举办有华为开发者大会。“中国视谷”建设目前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三是缺少高品质配套设施。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坚持以“科技共山水一色”为城市内涵,将高品质城市配套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建成万象汇、滨湖万科里、佳纷天地等商圈以及松山湖未来学校等高品质城市配套。同时积极构建面向大湾区各主要创新平台的“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科研圈”,四大高速环绕、六大轨道汇聚。相较而言,窗口园区及周边生产生活氛围、高品质配套、交通路网布局仍存在局限性,融合发展瓶颈有待破解。

三、总体定位和对策建议

(一)总体定位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有机结合,把“中国视谷”建设作为深化萧滨一体化的关键着力点,深化部省市区四级联动和萧滨合作的机制创新,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五链融合”,建设城东智造大走廊数字经济新赛道的增长极,加快打造国内知名的视觉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创新资源集聚高地、产业名片展示高地、产业共富示范样板。

(二)对策建议

1.坚持高举高打,争取高层级资源导入。一是落实落细《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中国视谷”相关内容详见附件1),争取工信部通过新一轮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对“中国视谷”及园区窗口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二是推动召开部省联席会议,制定部省共同支持“中国视谷”建设实施细则,明确由省经信厅作为“中国视谷”建设的省级管理部门,提出部省在发展规划、重大活动、试点示范、国际合作、项目协调、载体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支持。三是重点推动部省共同支持举办“一会一赛”,即世界视觉智能产业大会和“中国视谷”杯创新创业大赛。四是争取萧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纳入杭州市本级统筹的部分予以返还,专项用于“中国视谷”主阵地建设。

2.坚持合作共赢,加快导入优质企业和项目。一是持续深化萧滨产业合作模式,探索完善两区利益分成和共同支持企业的机制,充分调动两区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聚焦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恒生电子等企业创新业务板块和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关键环节企业(关联业务板块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清单详见附件4)开展专项盯引,引进一批产业生态项目。加强对市域内视觉智能优质企业外迁预警分析,及早发现企业外迁迹象,促进区域合作留企。三是面向世界500强、全国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和央企、国企(详见附件5),重点盯引一批总部型、平台型项目,招引区域总部、视觉智能事业部、企业研究院等落地。四是强化对视觉智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跟踪,编制视觉智能产业链图谱,围绕自动驾驶、工业视觉、智能生活及办公、医学影像等赛道,综合考虑市场前景、关键技术替代、产业匹配度等因素,重点招引工业机器视觉平台及应用、车载传感器及多传感器融合应用等细分领域项目。五是梳理视觉智能创新创业人才图谱(人才清单见附件6),绘制形成人才关系网,用好市“西湖明珠”人才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5213”“5050”等政策,加强人才项目的招引。

3.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一是规划布局视觉智能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基地,鼓励两区科创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开展前沿研发和成果转化等产学研合作,推动萧山、滨江两区科研院所整体迁移或组建视觉智能产业研究院至窗口园区。针对视觉智能领域优势科研机构(详见附件7)开展定向盯引,优先在窗口园区及沿时代大道周边布局新引进的科研机构,强化窗口园区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能力。充分对接“国际零磁科学谷”建设,围绕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等科学装置,合理布局科创空间、工业用地等产业承载空间(现有可用空间见附件8),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全链条孵化体系,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二是探索建设视频开放创新实训基地,基于数据平台打造视觉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开放社区、成果展示推广中心、数据产品检测交易平台和行业标准体系等平台,构建产业发展生态。三是发挥杭州科创基金引导作用,设立和完善视觉智能创投基金、天使基金,联合投资机构、银行、园区、平台组建科技企业投融资联盟,坚持“投早、投小、投科”,为视觉智能人才创业、中小企业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性、市场化投融资服务。

4.坚持窗口先行,擦亮“中国视谷”产业名片。一是唱好“西湘记”,打通湘湖、白马湖周边山系、水系,使其紧密融合,并强化钱塘江生态带与湘湖、白马湖生态核心的联系,构成连续的、区域性生态景观系统。秉持“科技共山水一色”原则全力塑造科技园区形象,加快推动“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等楼宇建设,打造彰显科技感的楼宇簇群。在窗口园区及周边规划建设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蓝领公寓、共有产权房等,推动两区人才共享可用。二是依托获批国家首批区域(城市)产业名片试点的有利契机,持续举办“中国视谷”系列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的发展氛围(视觉智能影响力活动清单详见附件9)。合理运用亚运会宣传体系和资源,加强对“中国视谷”的宣传,重点在窗口园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机场、车站等地展出“中国视谷”形象标识。三是推进视觉智能首创应用场景建设,以湘湖景区环线等为试点,开展L3/L4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加快打造一批视觉智能技术在工业制造、文旅休闲等方面示范应用场景。

附件1 《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合作协议》中支持“中国视谷”建设的相关内容

(七)共同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加大数字经济类国家重大专项向浙江倾斜,支持浙江数字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浙江加快发展视觉智能产业,支持杭州建设“中国视谷”,支持引进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国视谷”建立研发中心或成立子公司,推荐国家级检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中国视谷”,建设以视觉智能产业为特色、产业集群优势突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基地。

浙江省政府持续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挥视觉智能产业先发优势,围绕“中国视谷”品牌建设,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举办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引导产业化项目向“中国视谷”集聚,把“中国视谷”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视觉智能产业基地。

合作机制:工信部和浙江省政府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合作协议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承担,负责双方日常推进落实工作和联系,确保双方信息交流畅通,形成工作合力。

工信部、浙江省政府每年召开一次由分管副部长、分管副省长,以及工信部相关司局和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协议相关内容实施情况,组织专题调研,制定实施细则,协商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附件2 特别合作园及周边“产城人文”资源分布情况

附件3 典型园区创新策源、产业发展、区域联动、“产城人文”融合情况总结

一、园区创新策源情况

1.武汉“中国光谷”:战略科技力量成果转化。光谷建立了以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石的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周边分布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3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等56所科研机构,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与网络等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合肥“中国声谷”:依托中科体系打造智能语音创新高地。合肥创新资源富集,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体系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面赋能创新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校区)就位于“中国声谷”核心区块,周边集聚有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大类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3.松山湖: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布局建设有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松山湖与北大、清华、复旦、华科以及中科院研究所等共建了30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大院大所、科技型龙头企业等科研载体深度融合。建成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成为全市创新创业新标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永久落户,连续四年举办粤港澳院士峰会、华为开发者大会,成功举办松山湖科学会议、复合材料科技峰会等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活动。

二、产业发展布局

  1. 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主导。光谷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联动发展。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以光通信及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下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聚焦“光芯屏端网”,已构建起完整的包含光纤材料-芯片-器件-设备-应用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中国信科、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光迅科技等光电子信息领域龙头企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成立创新研发平台,形成了以烽火通信技术中心、长飞光纤光缆技术中心等为代表的1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带动光电子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关键突破。

2.合肥“中国声谷”:智能语音主导。“中国声谷”智能语音产业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产业链,拥有科大讯飞等智能语音领域领军企业,并充分发挥科大讯飞龙头企业优势,借助其开放技术平台、孵化培育初创企业等方式,促进智能语音产业集群发展。“中国声谷”推进智能语音、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信创产品等优势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并建设了安徽省第一个以信创产业为主题的经开信创产业园,集聚了联宝科技、卓怡恒通、中国软件等产业链重点企业,覆盖“主板+整机”研发制造、“芯、屏、存、外”部件配套、“国产芯+系统”软件生态等领域。

2018年,合肥产投集团携手安徽省投资集团和高新区在“中国声谷”成立5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赋能“中国声谷”的建设与发展,对园区中小企业开展股权投资与战略支持。目前,人工智能一期基金10亿元在“中国声谷”完成投资,合计投资20家企业。其中,16家企业在产业基金支持下落户“中国声谷”。2020年9月,人工智能基金二期启动。

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华为终端总部带动。在华为终端总部的带动下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超千亿产值规模。依托三大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前瞻布局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构建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区域协同联动

1.武汉“中国光谷”:高水平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按照“整体统筹、区域聚焦、错位布局、协作联动”思路,构建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创新发展联动轴,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产业三条创新产业带,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规划建设若干创新与产业发展组团,承接东湖科学城创新资源与成果外溢,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配套、科技企业生产制造、产业转移等功能,形成“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布局。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中国光谷·咸宁产业园、鄂州光谷联合科技城等产业园区。探索产业协作发展模式,大冶有色、海威材料等企业在武汉设立研发中心,长江存储、华星光电、逸飞激光等企业的配套企业或生产基地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内布局。

2.合肥“中国声谷”:构建“1+N”联动发展格局。中国声谷”以合肥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以合肥经开区、蜀山区、庐阳区、长丰县为产业发展区,拓展芜湖、蚌埠等产业发展联动区,推进数字经济、大数据、信创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一个核心承载区+若干个联动发展区”的“1+N”发展格局,加速推进经开信创产业园、庐阳大数据产业园、蜀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双凤基地、中国声谷瑶海物联网产业园、中国声谷舒城声光电产业园等的建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树立“中国声谷”品牌,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向内“1+9”,向外联双城。2019年4月,东莞市政府在原来松山湖片区的基础上,增设了“企石+横沥+东坑”3个镇,形成松山湖功能区,即1+9模式(1园9镇)。一方面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尽放”原则,东莞市政府将涉及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等“五大统筹”职责相关的168项市一级事权下放至松山湖功能区。市级事权的下放,为镇街园区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松山湖发展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周边9镇承接松山湖品质、品牌与企业外溢,联动发展。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向周边镇街辐射高端创新资源,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在塘厦镇揭牌成立;松山湖与大朗镇合作支持散裂中子源高质量运行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标准建设;东莞市声学产业创新创业综合体启动建设,以松山湖为孵化中心,凤岗、寮步作为两基地承接溢出资源、赋能产业发展。

强化与光明科学城双城联动发展。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加快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与光明科学城建立常态化的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召开由两市主要领导参与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决定两大科学城在规划衔接、设施共建共享、联合选题、协同攻关、产业合作等领域的重大决策,协同推进需中央、省予以支持的事项。与光明科学城建立国家、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统筹协调和建设阶段两地投入分摊机制,推动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用共享共管,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用户、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设施运行水平和效率。推出深莞政务服务深化合作的首个试点——松山湖“深莞通办试点单位”,共同探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突破,推动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在两大科学城自由流动。

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北湖南山”产城人文融合。松山湖拥有8平方公里的湖面、226公里的生态绿道,绿化覆盖率超过60%,人均绿地面积是全国标准的6.8倍,创建为国家4A级风景区。医疗、教育资源丰富,拥有中小学15所、幼儿园17所、医疗机构39间。以城市中心建设带动配套完善,推动城市三心尽快成型,特别是将加快艺术文化街区、创意生活城更新改造等一批能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和精细化水平,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围绕交通、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打造新型智慧化的园区,让松山湖“聪明”起来。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