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亚运在萧山 > 亚运动态 > 正文

中国男排萧山小伙,他们“吃了很多苦,才把脚底水泡变成手上奖牌”

更新时间:2023-09-26 21:35:00    内容来源:萧山发布   

今晚,中国男子排球队夺下银牌。这是时隔17年后,中国男排再登亚运决赛舞台。

这块银牌来之不易,包含着很多人的心血。

在中国男排参加本届亚运会的12名运动员中,李咏臻和王滨为萧山区少体校培养输送。在今晚的决赛上,两人自带光芒、拼尽所有,以最大努力应战这场“家门口的亚运赛”。

面对亚运大舞台,

回想梦开始的地方,

他们是如何出发的?

王滨父母——

吃了很多苦,才把脚底水泡变成手上奖牌

图片

旷野摄

今天下午,王利特地请假提前下班,因为要与爱人邱伍生一起到现场看儿子比赛。他们的儿子就是中国男排运动员王滨。

王滨是党湾镇镇中村人,是区少体校培养输送的一名运动员。谈起儿子,父母脸上捧着满满骄傲,他们拿出一大堆王滨获得的奖牌,从最早的市区级到最新的大运会,这些奖牌时间横跨十多年,都被一一好好“珍藏”着。

“这孩子太不容易,我们其实很心疼。”邱伍生说,几乎王滨所有的重要比赛,他们都会去现场加油鼓劲,“他是小学六年级去少体校的,每次周末回到家,看到他脚底的水泡,练到发黑的脚趾甲,我们都想劝他放弃。”邱伍生说,但看到王滨那股对排球的劲儿,家人嘴上的话却都变成了“既然走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图片王滨和他的妈妈 图由王利提供

王滨的奶奶已经72岁,她曾去现场看王滨打过一次比赛,“球队谁赢了我看不清,但孙子‘摔’了几次跤,我心里一直都数着。”老人含着泪说,尽管后来邱伍生告诉她,王滨的“摔跤”是为场上救球,但她至今仍念叨着这个细节。

在王利眼中,王滨永远是个孩子,她几乎每天都要跟王滨发微信或者打电话,“在家里的时间,一年加起来还不到一个礼拜,其余时间不在训练就在比赛。我记得,前年快过年时,他就在家待了两个小时,年夜饭没吃完就走了。”王利说。

但王滨很孝顺、很懂事,始终记着家里人。每到一个地方比赛,他都会用自己的工资给家人买东西,从妈妈喜欢的化妆品到爸爸喜欢的小物件,再到奶奶喜欢吃的零食,家里已经堆了很多,王利笑说“收快递都收到手软”。“他又是‘报喜不报忧’,为了避免我们担心,烦恼都是独自默默承担着,有些时候问了也不说。”一丝感动浮上王利脸庞。

图片

王滨的奖牌 方轶特摄

王滨在区少体校的两年多时间里,张劲龙是他的启蒙教练。“他很努力,很刻苦,能有今天的成绩,也是多年吃苦换回来的。”张劲龙说,王滨或许并不是天赋最出色的那一个,但绝对是最认真、最投入的那个,“那种对体育的热爱是发自肺腑、刻在骨子里的,连身边人都可以充分感受到。”

张劲龙最近一次见到王滨是在去年,当时王滨即将到国家队报到,他去区少体校当面跟学校“汇报”。日常中,两人微信交流也从没间断过。“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张劲龙说。

或许受到王滨影响,弟弟王瑞钦也走上了排球路。今年16岁的王瑞钦,目前是萧山五中一名体育特长生,他说,哥哥就是他的偶像和榜样,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李咏臻妈妈——

把爱好变成职业,再多苦也开心

图片

旷野 摄

今天晚上,距离男排决赛开打还有一个多小时,但李咏臻的妈妈董琪早早出现在了观众席。“我们作为家人,很高兴也很激动。”董琪笑着说。

为了这次观赛,董琪特地从外地赶过来,从半决赛到决赛,她都在现场给儿子加油。她说,儿子进国家队,她感到“挺荣幸”,能打亚运决赛“更荣幸”。“其实,李咏臻能走到这一步,我是真的没想到。”董琪陷入了沉思。

图片

左一为董琪 章泽斌摄

在辽宁大连出生的李咏臻,从小好动。上四年级时,李咏臻开始接触排球,当初纯粹是为了“玩”,家人的出发点是让他锻炼身体,根本没有想过走专业道路。他的舅舅是辽宁省曲棍球队运动员,也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李咏臻,搞体育枯燥、累,但李咏臻却不怕苦不怕累,凭借一腔热爱打了十多年排球,并进入了国家队。

“我们曾经担心过,尤其是刚上初中就背井离乡到杭州来训练。”董琪说,想想看,一个十多岁的小孩,一个人从北方到南方,而且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任何一个家庭都不会“放心”,“到杭州后,看了这里的训练环境,以及学校、教练,他都觉得挺好的,我们自己也来实地看过,这才放了心。”

图片

右二为李咏臻 董琪提供

董琪所说的学校,指的正是区少体校。在13年前的大连市中小学排球赛上,由浙江排球教练团组成的专业“球探”一眼就相中了李咏臻,并计划把他引进杭州加以进一步培养,区少体校排球队教练王佳平就是其中的“球探”之一。

在王佳平认知中,之所以能走上专业排球之路,既有自身天赋使然,也有后天培养因素,“当时就觉得这小孩身体素质比较突出,身高也还可以,技术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尽管李咏臻在区少体校待了一年左右,但王佳平至今对李咏臻仍有很深印象,他说,小小年纪就独自一人异地求学,其实很不容易。

是的,这个当时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几乎是一门心思扑在排球上,技术也日益增进,他还曾随萧山排球队出征四年一次的杭州市运动会,并帮助球队夺得了第一。另外,李咏臻也是区少体校排球运动员中入选国家集训队的第一人。“现在,我们偶尔会通过微信联系,像朋友一样聊聊近况。”王佳平说。

三年前,李咏臻在萧山买了房安了家,成为了一名新萧山人。董琪说,李咏臻对这里有深厚感情,早就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我们都很开心,他把爱好和热情变成了职业。”董琪告诉记者。


作者:记者 姚潮龙 方轶特  编辑: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