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亚运在萧山 > 我在萧山等你 > 正文

与亚运结缘后,他换了三个身份,每次“变身”……

更新时间:2022-03-24 15:47:22    内容来源:萧山网   

银白色的全覆盖金属屋面,独特的流线造型,宛若蝴蝶双翼般徐徐展开。这里是杭州“拥江发展时代”的新地标,亚运三馆。

范德信是场馆的建设者之一。他是85后,目前是亚运三馆设施设备运营的保障人员。

在这里,他看着亚运三馆从一张图纸,步步破茧成蝶。

从“欢呼者”变成“建设者”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日20时,中国杭州在第18届亚运会闭幕式上向亚洲与世界发出了“2022,杭州欢迎你”的诚挚邀请,至此,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

无数中国人为之而澎湃,范德信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场盛会。”他在温州,距离杭州也不过300多公里。

惊喜总是降临得那么突然。没过多久,范德信就在内部网站上看到了亚运会的招聘信息。机电经理岗位,职责、要求都与他完美契合。

这可是亚运会!没有片刻的犹豫,范德信当即投递了简历。竞争很激烈,3轮面试,近3周的时间。他终于在一众人选中脱颖而出,来到了杭州萧山,亚运三馆的建筑工地。

此时的工地上还是一片荒芜,当脚踩在这块黄土上,范德信仍感到些许不真实。往后四年,自己的工作清单里,“亚运”将成为高频词汇。

当了甲方才知道,“爸爸”有多难当

范德信的办公地点就在工地上。虽不是一线的建筑工人,却也常需监督管理,脚印遍及整个亚运三馆。

除此之外,他还要全面负责主持机电管理工作、设计图审等。和之前的工作不同,在这里,范德信的身份从“乙方”变成了“甲方”,工作内容也从“细致活”变成了“大方向”。听起来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只有亲历者才知道,这场转变有多不容易。

计划要准,到点必成,建设方向、进度、质量、成本……都要一一把控。

2021年,杭州开展了“决战2021”亚运攻坚行动,时间紧、任务重,且任何细节容不得半点差错。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人数顶峰期,这里甚至聚集了上万人。

2020年春节,那是范德信印象里最特殊的一个春节。夜幕降临,瑟瑟寒风呼啸而来,即使裹着厚重的羽绒服,仍觉刺骨。施工工地上的灯光宛若白昼,留守的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赶工。

那年的年夜饭是一个小小的盒饭,两荤两素,再配上一碗蛋花汤,范德信匆匆扒了两口,就继续跑回工地监工。“一天只睡几小时是常态,但工地上没有人喊过一声累。”所有人都在为这场世界盛会拼搏。

“能参与亚运场馆建设,大家心里都是有一份荣誉感在的,”范德信笑笑,“这点苦,算不得什么。”

2021年4月,亚运三馆正式通过验收。站在中央广场前的空地上,看着这只“大蝴蝶”慢慢张开翅膀,范德信心里满是说不出的自豪,当即拿起手机,拍下场馆的照片,给远在温州的妻儿发去。

没过多久,儿子的一段语音消息就到了,兴奋的声音顺着耳机传了出来:

“爸爸,这是你造的吗?好大!好壮观!”

听着儿子有些“贫匮”却又满带骄傲的夸奖,那一刻,范德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能成为亚运建设者之一是件多么荣幸和骄傲的事情。

新年礼炮拉响,今年他想……

亚运三馆通过验收后,范德信又有了新的身份:设施设备运营的保障人员。馆内只要与水电设备相关,细到一个水龙头,一盏灯,一根电线……都需要他所在的团队来统筹。

团队大概有四五十人,却也总是忙不过来,遇上有赛事的时候,周末也会忙得脚不沾地。但每当站在台后,看着观众在亚运三馆内欢呼,作为赛事的“守护者”,范德信的成就感也是满满当当。

他还带着我们参观了亚运三馆的游泳池赛场,“你看游泳池上面的灯,就是由我们负责的。”灯光有好几种模式,根据场景的不同,亮度也会随之调整,不仅如此,团队还负责着赛场空调、大屏幕、泳池水质等相关调试。

这份工作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有些枯燥的,但要范德信来说,若要成功保障亚运会,就要比常人付出数倍的耐心和责任心。

“咱们大多数设备都在地下一楼。”走下长长的楼梯,穿过几道门,终于抵达终点。看着范德信娴熟地穿梭在如迷宫般的道路间,记者问他,花了多久时间才能记住路线。

他笑起来,“我可是每天都要带着小本本到处检查的,这路线早就刻在我的身体里了。”

范德信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前不久,家里传来好消息:一位小公主诞生了。

提到自家女儿,范德信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微笑。今年,他也终于可以卸下点担子,和家里人一起过个好年了。

随着2022年的钟声响起,亚运会的脚步也悄然临近,在这个亚运年,范德信有个朴实的小愿望:希望能在亚运结束之前带着家里人在杭州定居。

往后,带着孩子出来散步,到亚运三馆这,就可以告诉他们:这只大蝴蝶这么漂亮,里头可有爸爸的一份功劳。



作者:记者 旷野 高艺炯  编辑:王淑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