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区委十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 聚焦2022 > 正文

守牢健康防线 托起百姓家门口“稳稳的幸福”

更新时间:2023-01-05 16:52:49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12861104_xsrbhx_1672749104695_s.jpg

医疗,民生大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呼声最高的民生实事之一。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的跑线记者,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百姓看病配药越来越方便了。

2022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第一年,萧山作为医疗健康数字化先行试点,“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社)”服务跑出了“加速度”。如果要说2022年萧山医疗发展的点睛之笔,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它。

去年8月,“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社)”五大服务集体亮相,其中包含慢病配药不出村(社)、康复护理不出村(社)、入院办理不出村(社)、监测服务不出村(社)、常规检验不出村(社),让萧山“健康大脑”165万建档人群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资源。

红山农场同心社区93岁诸阿婆,就是其中一位受益百姓。去年8月3日,我跟着区中医院的专科护士刘海云一起来到了诸阿婆家。这是刘海云第八次对阿婆进行上门康复护理、健康巡访。康复护理不出村服务也免去了诸阿婆就医途中的各种折腾。采访中,诸阿婆更是感慨道:“政府对我们老百姓真是越来越关心了。”

其实,像这样的暖心例子,我在采访中碰到了很多很多,比如瓜沥镇梅林村的王大伯通过慢病配药不出村(社)服务,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配到了以往不在基层配药目录里的利伐沙班片;河上镇胡女士通过入院申请不出村(社)办理了云入院,免去了入院排队等候的麻烦……医疗智慧一小步,看病方便一大步。

近日,区卫健局又传来捷报,我区“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社)”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五大不出村(社)服务推出以来,已累计服务市民近86万人次。

在深化医疗数字改革的同时,我区还加大力度提升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网底,被誉为服务居民的“健康前哨”。目前,全区建有27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城区15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区三级医疗卫生网网底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全面护航基层百姓的健康需求。

幼有善育,民生所需。2022年我区还新增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1903个、婴幼儿成长驿站38家。目前,全区总托位数增至7673个,托位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镇街全覆盖,达到每千人口拥有托位3.73个。我欣喜地看到很多宝妈把娃送到了托育园,专业、优质的托育服务,让她们可以无顾虑地重返职场。

翻开我的采访本,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串数字:42、588、174。这是我持续关注了3年的一个内容——AED配置。

近年来,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流量较大的交通站点配备AED设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1年,我区把在公共场所配置588台AED列入当年的民生实事。2022年,我区继续加大配置力度,又新增174台AED。2年时间,萧山的配置数量从原先的42台,一下提升至800多台,实现了每10万常住人口40台的AED配置标准,位居杭州市领先,全国区县前列,达到亚洲地区平均水平。

此外,结直肠癌筛查、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家庭医生签约、新冠疫苗接种等一系列惠民、便民举措,都为全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记者手记:在这样的时刻回顾医卫人做的点点滴滴,格外感慨。健康在老百姓心里有多重要,医卫人的责任和压力就有多大。是他们为我们托起了“健康”这一生活的底气。

在2022年1月,我区公布上一年度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我区居民2021年度健康素养水平为37.1%。5年来,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了16.01%。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断完善的就医体系、不断健全的“15分钟健身圈”、持续有力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推进。

2023年是“健康萧山”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的收官之年,全力以赴,加大力度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智慧医疗”,“健康萧山”将惠及更多的萧山人。



作者: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章瑜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