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区委十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 聚焦2022 > 正文

瞄准新型工业化 开启智造新时代

更新时间:2022-12-30 13:21:49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编者按:202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萧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何新变化、新面貌?有哪些大事让人印象深刻?从今日起,本报推出“聚焦2022”栏目,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现记者视角中的萧山大事件。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作为跑经济线的记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写过的高频词汇。在对一次次会议、一个个项目、一家家企业的采访中,我充分感受到萧山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手笔、大力度。

2022年,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区主导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载体能级加速提升、企业梯队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日趋形成,加快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庞大的企业群体、充裕的产业资本、扎实的经济基础,是萧山制造业最厚实底盘。将我区固有的制造业最大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五企培育”是主抓手,机制创新是主动力。

今年年初,全区经济高质量大会召开,萧山首创推出“兵团化会战、专班化运作”模式,将产业最集聚、要素最集中的四大主平台划分为八大“兵团”。通过划小单元、尽锐出战,集中精力、集聚资源、集群推进。今年年末,萧山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暨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召开,发布全区“专精特新”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六大方面十四条举措,成立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为进一步培育“专精特新”列出了时间表、制定了作战图。

一年中的一头一尾,这两场会议是我一年来印象最深的会议。前一场会议释放了强烈信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萧山恰逢其时,既有底气、又有担当。后一场会议则以“专精特新”培育为契机,在强链补链中,推动优势产业向更高层次转化发展。

从存量到增量,是萧山制造业做优的必由之路。今年年中,杭州集成电路产业园开园。我来过这里好几回,惊叹于这样的变化:这个占地53亩的产业园,原亩均税收只有几万元,“腾笼”之后落户了一系列高精尖项目,将助力我区共建芯片产业链。更长远的意义在于,以产业空间再造重构产业生态,“萧滨合作”走上新台阶,不仅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产学研更是开出了新花,大院名所“智囊团”随萧滨合作而舞。围绕“中国视谷”建设,依托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领军企业,北大信研院积极落地智慧视频安防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企业开展视觉智能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视觉智能产业发展。

从制造到智造,是萧山制造业做精的突围路径。我在大胜达车间看到了摇臂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高速印刷机,数字大屏上还显示了订单状态、总产出、总任务等数据的实时更新。通过企业的微观切口,可以挖掘到企业的成长秘诀:踏准产业数字化节拍,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先进、更高效。针对区内企业普遍存在“改什么”“如何改”“找谁改”的问题,我区积极做好引导,为制造企业打开智造突破口,发布了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扩面推进方案,加快细分行业集群改造,以数字平台之基推动产业“强链”,以典型样板之力推动精准“打点”,以铺天盖地之势推动全域“扩面”。

从年初到年末,我清晰地感知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贯穿萧山经济发展脉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变革实践,不断提升硬核实力,促进全区经济稳进提质。

记者手记: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开年之初的萧山,强力吹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一年来,萧山高标准、大力度实干加速,涌现出了不少新模式、新动能、新业态,引领“萧山号”经济航母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宽广的海洋。

身处其间,企业最有发言权。“萧山有无可比拟的制造产业链的强大基础和经济土壤,有萧滨一体势不可挡,萧山必将再次向世界展现先进制造业雄姿。”不少企业家如是说。累累硕果已结下,萧山在春天里播下希冀和梦想的种子,让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从容。



作者:首席记者 周珂  编辑:林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