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农特产品看义桥 > 媒体聚焦 > 正文

渔浦开渔 三江美味鱼满舱

更新时间:2022-07-11 15:30:00    内容来源:萧山日报   

对渔民来说,开渔,就如同农民开耕一样,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7月1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一结束,地处浦阳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交汇处的义桥镇开渔了。

这一天,三江口重要的渔船停靠点山后村码头上仪式感十足。现场,渔民们在供桌上摆上猪头、酒菜、水果、糕点等,烧香点烛,燃放爆竹,用传统仪式祈求平安与丰收。人们还一同将数十万尾鱼苗放流至江中,这是意味着来年收成的鱼苗。

“开渔啦!”一声吆喝,数十艘渔船从码头起航,开始了新一轮的捕鱼作业。

这是义桥第二次举办开渔节,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日,其中有何渊源和用意?7月5日,记者深入义桥探访开渔节背后的故事。

延续千年的三江口捕鱼技艺

义桥,古时地处渔浦。记者从《义桥镇志》《许贤乡志》中查阅到,历史上,渔浦、外江(钱塘江俗称)水域宽广,淡水鱼资源十分丰富。相传渔浦为虞舜渔猎处,足见这方居民捕鱼历史的悠久。

坐拥三江的义桥百姓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渔业优势。罗幕村、山后村一带更是靠水吃水。这里的百姓世代以捕鱼为生,是钱塘江流域重要的捕捞力量。

罗幕村,从前称罗墓畈,主要是后黄片从事外江捕捞业居多,他们代代相传,是个有千年渔业传统的渔村。义桥镇文化站站长黄坚毅介绍,罗墓畈渔民世代以打网捕鱼为生,最多时全村有渔船200多艘,上至富春江,近在浦阳江、永兴河,下至钱塘江,凡有江河的地方,都有他们罗墓畈人的身影,男孩在10多岁时就随父兄出江助工,成年时,自然练就了捕鱼的本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加上大批渔民后代考上各类大专院校,早早离开渔村,且近年渔业资源骤降,出江打鱼又有风险,目前村里仍在捕鱼的仅剩10多人,且年龄都在60岁上下。

罗幕村渔民李利桥夫妻二人出江捕鱼。通讯员 徐国庆 摄

而在山后村,如今尚有20余艘渔船延续着捕鱼行当。据《山后村志》记载,山后渔民主要是孔家埠孔氏。自明洪武(1368-1398)初年,孔氏迁入砾山之南后,因地处三江口,渔业遂成为孔氏后裔生活来源的一部分。随着孔氏人口的繁衍,社会的分化,部分孔氏后裔开始以船为家,长年漂泊在钱塘江上以

捕鱼为生。从而出现渔民世家,捕鱼技艺代代相传。

另,《义桥镇志》中也有写道:解放前,孔家埠大部分村民为专业渔民,以外江捕捞为生。解放后,组建集体捕捞队。1984年,萧山县渔政管理站发放义桥镇渔民外江捕捞证。

而今,百舸争流的场景早已不在,但在罗幕村、山后村内,依然还有坚守的渔民,而延续千年的三江口捕鱼技艺,已被列入区级非遗项目。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背景,义桥的开渔节应运而生。

罗幕村渔民VS山后村渔民:捕鱼技术各有千秋,尝尽艰辛毅然坚守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山后村还有渔船20艘,罗幕村仅存4艘,渔民总数在50名左右。记者分别探访了罗幕村渔民李利桥和山后村渔民孔妙兴,于两人的记忆中,既发现了两地捕鱼文化上的差异,又感受到了同为渔民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罗幕村与山后村相隔不到4公里,但捕鱼的方式,两村的渔民却各有一套。

山后村渔民孔妙兴,今年62岁,他的爷爷、父亲都靠捕鱼为生。他七八岁时就和父亲一同出江捕鱼。16岁时顶替爷爷的职,进了村里的渔业队。

“我们老底子抲鱼用的都是木头船,六七米长、一米二十宽,是靠脚踏来划动船桨的。”孔妙兴回忆说,在山后村,渔民们捕鱼主要采用放网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一人坐在舱尾,用脚踏划桨,为主要动力者;船首一人,用手划木桨,除掌握航行方向外,还要凭着经验择机将滚钓、长钓等渔具散布于江中,之后便等着鱼虾“自投罗网”。

罗幕村则不同,这里的渔民老底子虽也用的是木船,但不会脚踏,只用手来划桨。捕鱼也普遍采用的是打网的方式。

61岁的罗幕村渔民李利桥,11岁时便跟着父亲一同到江上捕鱼。他家有一间20来平方米的房间,里面堆满了他日常使用的各种渔具。

李利桥取来一张渔网,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撒网本领。他从渔网中心位置将其拎成一条直线,然后从中心位置的一端开始,在左手臂上整齐绕上四五圈,接着右手提起渔网的一个边。只见他一个转身借力,顺势将渔网撒向天空,渔网瞬间张开成一个大圈,落了下来。

李利桥介绍说,他的渔网直径有四五米,渔网上装有“拉锡”重十三斤,网线重三四斤,加起来一张渔网十六七斤重。要把这网撒得大,还要鱼捕得多,这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经验活。“捕鱼有季节性,几时有鱼、哪里鱼多,这些都是不用别人告诉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判断法,时间一到,自然就知道了。”李利桥笑着说。

一代代披星戴月,风里来浪里去。渔民们既感受过乘风破浪之逍遥,亦遭遇过惊涛骇浪之艰险,尝尽酸甜苦辣。

与两位渔民交流时,从他们的言语中能深深体会这个行当的不易与艰辛。

“从前抲鱼都是通夜进行的,一般凌晨一两点出发,到四点多返回,早上五点多就在村里的菜市场上卖鱼了,有时也还会赶去闻堰那边卖。”孔妙兴回忆说,一般卖完早市,又会去江中放网,到了下午再去市场卖剩下的鱼,接着回家吃个晚饭,休息一会,又出发去捕鱼了。如此一年到头,每天连轴转,其中辛苦自不必言说。

而在李利桥看来,没有比捕鱼再辛苦的行当了。“现在我都是夜里去抲鱼。不过从前,一年里有300天我都是白天在江里抲鱼,太阳底下真是吃不消。另外,吃也吃不好,中午饭都是早上带去的冷饭头,有时候太干吃不下,江水里一泡将就着吃了。”李利桥说着摇了摇头。

还有不时的山洪暴发,定时的潮涨潮落,冬天的寒潮,夏天的台风,以及强对流天气的雷暴强风等,都会给捕鱼作业构成威胁,轻则翻船落水,重则船毁人亡。好几次,李利桥险中求生。一次是和父亲一起,在钱塘江上遭遇了他生平见过最大的风暴,木船翻了,他和父亲在江里抓着漂浮的木船挣扎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大冷天的夜里,在富春江上,他的船与一艘大船相撞,紧要关头,他纵身跳进江里才躲过一劫……

虽然出江捕鱼又苦又冒风险,但是,孔妙兴和李利桥都选择了坚守。

开渔后,李利桥每天都是下午四点左右出发去捕鱼,直到次日凌晨四点多返回。“一网撒下去,鱼在网里啪嗒啪嗒地跳,这个时候真是最有味道的。”李利桥说着脸上不由地笑成一朵花,“这么多年,已经养成这样的生活习惯了,抲鱼辛苦是辛苦,自由也是自由的,现在让我放弃也是舍不得的。”李利桥说,除了四个月的禁渔期外,其他大半年里靠着捕鱼卖鱼,能换来十几万元的收入。

从渔业文化的传承到渔浦文化的弘扬

一千多年前,陆游游览渔浦时,留下“渔浦江山天下稀”的著名诗句。李白、杜甫等400多位文人墨客,都曾游览过义桥,为义桥渔浦创作高达近千首诗词歌赋,也让义桥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和大运河诗路文化带的有机组成部分。

渔浦,从字面上看,即有“江边打鱼”的含义。对于义桥来说,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既是义桥的来处,更是义桥的去处。一面激荡着义桥未来的无限想象,一面积淀着义桥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年来,义桥致力于对渔浦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动作频频: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投资1.7亿元打造里河古街、“诗意林”公园,布局印象老街,引入钱塘江诗词展示馆等项目,启动诗路小镇建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渔浦文化加速觉醒。此外,“渔浦古渡”成功入选区级文化基因转化利用项目,“渔浦传说”“三江口捕鱼技艺”成为区级非遗项目,“聚焦文化共富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起点渔浦”被列入区级首批共同富裕试点……渔浦,正逐渐成为义桥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成为义桥推动形成共同富裕最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

义桥镇第二届开渔节,山后村渔民整装待发。记者 何可人 摄

自去年开始打造的开渔节,也是义桥挖掘、弘扬渔浦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三江口的捕鱼技艺传承了千年,如今已濒临绝迹。希望通过开渔节的举办,能留住渔业文化的记忆,使之成为弘扬渔浦文化的一个接地气的载体。”义桥镇党委委员俞国龙说。

听山后村的渔民说,自从有了开渔节,山后村农贸市场的人气也高了许多。“现在每天一大早,就有各地赶来买鱼的人,很多人跨江过来买鱼,生意比从前好了不少。”对渔民来说,这是开渔节带来最实在的好处。


作者: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黄坚毅 王笑笑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