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农特产品看义桥 > 农特产品 > 正文

萧山义桥阿公30年传承 一块让人惦记的公泰朝糕

更新时间:2017-09-19 15:50:00    内容来源:萧山发布   

“公泰朝糕”,光听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韩阿毛,今年71岁,是萧山区第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公泰朝糕”的传承人,至今制作朝糕已有30多年。

做糕是个辛苦活,尤其是做有着百余年制作工艺的“公泰朝糕”。

它的制作过程更为讲究。除去前期复杂的乌豇豆馅制作,每天凌晨2点,窗外漆黑一片,阿毛师傅就要起床做糕了。

拌水、筛粉、打底、放馅、脱模……一块小糕,工序复杂极了。随后,将模具打好的糕装入有五层高的蒸笼中,盖上蒸筒。

舀水、烧柴,蒸上十几分钟后,香喷喷的“公泰朝糕”就出炉了。

阿毛师傅说,一笼可蒸54块,如此算来,若一天出400块糕,一个晚上就得如此重复8回。

多年来,阿毛师傅和老伴已习惯了凌晨起床,在厨房做糕到天明,在一片烟雾缭绕、糯米清香中迎接升起的朝阳。

在阿毛师傅的厨房,几块颇有年头的制糕模具特别显眼,木头镂空的模具里刻着各种各样寓意美好的图案,其中一块看上去就是用上好的木质工艺打磨的,颜色透红,摸起来光滑,在背面还刻着“民国三十”的字样。

这些承载了数十年光阴的模具,历经上百次打磨,如今已成为“公泰朝糕”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做好一块糕,在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如今,已步入古稀的阿毛师傅头发已全白。今年可能是阿毛师傅做糕的最后一年,之后,他将把这门手艺活传给自己的后代,让“公泰朝糕”这个牌子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老一辈的人,给我们的最大敬意。


作者:  编辑:顾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