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能代表贺知章文化积淀的蜀山元素考略
更新时间:2022-10-14 14:24:59 内容来源:
贺知章的出生地——越州永兴(今杭州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地处“西湖姊妹湖”湘湖之畔,在萧山素有“卧城蜀山 梦里水乡”之美誉,知章文化深入民心。贺知章出生的村落不仅以“知章村”命名,更留存“贺家园”墙基、“思家桥”、“百步寺”等众多与贺知章有关的古迹,流传着许多与贺知章相关的传说。
日前,在萧山文友的陪同下,我亲临萧山对散落在蜀山的贺知章文化积淀进行了考略,发现散落在蜀山的贺知章文化积淀不胜枚举,经过梳理,我觉得最能代表贺知章文化积淀的蜀山元素有如下几点:
“知章村”
知章村原名史家桥等村,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出生地。贺家园即其故居遗址,“百步禁界”是其故居前的一段道路,古时行人至此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文笔峰也是后人为纪念诗人而命名。如今贺家园成苗木场,“百步禁界”则成了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线的路基。
甲科济美坊座落在蜀山街道史家桥村文笔峰下,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距今已有445年的历史。它是皇帝敕建的科举牌坊,上有明代史家桥村黄九皋、黄师贤等黄姓中举的名单共16科15人。它坐北朝南,为石质四柱三门三重檐,高约8.5米,明间宽3.5米,次间宽1.9米。
檐顶呈品字形,中间凸出部分及两侧分别由8组和4组象鼻昂斗栱组合。南北横额镌“甲科济美”4个大字。上下横梁饰以镂雕双龙戏珠及卷草纹样图,上镌“恩荣”二字。次间横梁浮雕吉祥动植物,雕工精湛高明。镂雕象鼻昂斗栱、双龙戏珠及动植物图案,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思家桥”
江南萧山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水城,自然是水城,那一定是有很多桥。这座“思家桥”就是建造在现在的萧山蜀山街道的史家桥村,贺知章就是萧山人,所以贺知章回乡省亲自然是常事。有一次,贺知章在一次回贺家园祭祖省亲的时候,他看见乡里的乡亲们过河的时候,苦于没有一座桥,而只能坐摆渡船出行。
贺知章看在眼里,也是苦在心里,他觉得乡亲们这样出行非常地不方便,也非常地不安全。于是,贺知章就出钱捐资建造了这座“思家桥”。这桥,是修建好了,但桥的名字也该提上日程了。当时的族长就给这座桥取名为“仪方桥”,这个寓意就是礼部侍郎居住的地方,因为在唐代,唐代礼部就称为大礼。
但是后来,知章村的村民们觉得可以给这座桥换一个更加有寓意的名字。所以,相亲们就改名为“思家桥”,寓意着贺知章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因为“思家桥”这个名字可以很直接地表达出贺知章的思家情、思乡情。到了明朝的时候,这座石桥已经有所风化了,所以人们也不得不去修缮这座桥。
在那次修缮活动中,族人还加上了:贺学士创始,族长相继懿修这几个字。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清楚地标明了族归:以后的族长们要负起责任,相继修缮。这些简单的族规,都体现出了对乡贤贺知章的尊重。
“思家桥”全长12.6米,宽1.68米,高3.3米,东西两端分别设11级和12级踏跺,桥面由3块石梁组成,中间1块石梁。石壁墩内侧刻有“贺学士创始族长相继口修”,“孙口廿三重修”等字。道书《花枷序》二十四桥联中有载:“皇都得意归故里,奉旨还乡思家桥后人感念贺知章的恩德,又给他重修了千秋观。
“百步寺”
在阵阵梵音里,穿过百步禁界,我走进了百步寺。百步寺是传说中贺知章“庙烛烷读”“担母读经”的寺庙之一。贺知章年少丧父,信奉佛教的母亲因劳成疾无法行走,他便自制了一副竹箩,一头装着经书,另一头坐着母亲,挑到寺庙里,借着佛堂前的烛光读书,以斋饭充饥。
如今的百步寺住持来自江苏,慕贺知章名而来,一待就是17年。门廊下一块看起来年份已久的云板在午后的风里微微晃动。每天清晨和午间,香火师傅会敲击云板,叫大家来吃饭。云板声很轻,像怕惊扰了文笔峰下的静谧和神圣。
“贺知章小学”
离百步寺3公里远的贺知章小学,一股清新蓬勃如嫩柳叶般的气流在我身边萦绕。正逢放学时间,几十上百个孩子排着队,溪流般向校门口流动,伴随着欢闹声。我也从未见过如此诗意盎然的校园。从校门口布满青苔的明代上马石前起身往里走,大厅里外,回廊间,楼梯旁,教室内,墙壁、门框,放眼全是古诗,一间特别僻静的教室里,陈列着春风剪纸社的孩子们用剪纸剪出来的贺知章画像和诗书。
一位身着汉服的五年级小姑娘站在贺知章文化陈列室里,认真为我们讲解。她说,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走进唐诗”大型活动。车子缓缓驶离贺知章小学,听到校歌,我听懂并记住了一句词:“诗意润泽我们欢乐成长。知书达理,是我翅膀。冲天一起,万里翱翔。”在天籁般的童声里,我看见万千游子正在奔赴或在梦里奔赴故乡,他们的脉搏和着“知章村”的心跳,齐声吟唱着永远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组诗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二首”组诗: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回乡偶书二首》,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咏柳”诗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贺知章奉诏告老回乡,百官送行。他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官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此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即景写下这首“咏柳”诗。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咏柳》一诗脍炙人口,历来广为流传。其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二句别出心裁,命意措辞新颖,历代多有化用。如宋人梅尧臣《东城送运判马察院》“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清人金农《柳》“千丝万缕生便好,剪刀谁说胜春风”,皆从此化出。
“贺知章传说”
贺知章七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家里有七八亩田,年年靠母亲下田种植、收割,幸好距娘家近,知章的舅舅们都来帮忙,才度过了农忙时节,完成了抢收任务。 知章十岁左右,除自学外,已经能帮助母亲干点农活了。一天,母亲和叔父去种田,先到秧田里去拔秧,老远望去就觉得秧田里堆了一叠秧苗,走进一看,果然是捆好的一个个秧苗放在一处。
“好怪呀!我又不曾来过,是谁做的好事情?”经打听几位长者,才知道是儿子拔的秧,去田头一看,还歪歪斜斜地种着三埭田。这种苗一看便知是新手中的,苗稍不直,足印也是小孩的。贺知章母亲觉得又喜又气。喜的是孩子已懂事了, 能替母亲分劳了; 气的是这三埭田种得太差了,甚至有的苗禾折断不能成活,有的苗根不入土,易晒死。
到了晚间,她还是把孩子训了一顿! 知章十七岁那年,在旷野的山边田坂里,一阵鬼流风把贺知章母亲赵氏给吹倒了。经医生诊断,赵氏得了痨病,是多年过度劳累引起的。可这阵“鬼流风”太厉害了,竟把赵氏的脸吹歪了,甚至连双脚走路也有点儿拐。幸好这时贺知章农田里的活都会干了,而且还干得挺出色呢!所以家中农事未受到很大影响。
当贺知章十九岁光景的时候,已是乡里一个有名的秀才了,后来又有了一个“举人”的职称。当年礼部举试,他决定去长安应举,考进士或求吴中的名士推荐官职,以维持家济,并治好母亲的病。长安的考试是令人惊喜的,据说他不但考取进士,而且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头” ,也就是后来的状元。 “捷报”飞马传到萧山,族人们一阵高兴,随后贺知章也到了老家。
但乡亲们一见就告诉他,他母亲的病情 近二月来天天加重,坐在床上已不能动,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贺知章听后阵阵心痛,决意不去上任,在家悉心照料母亲。他对驿夫说:“母忽病重,坐不能行,子行孝廉之义,欲在家伺母,今无意赴任,请皇上恩准。 ”随后写了一封便笺交与驿夫,就这样,贺知章此次赴考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好安心在家务农供母,伺机再考,当然也不迟!
俗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第二年一场大旱,蝗虫又大群侵入,田里收成锐减,多数农民已经断粮缺柴,永兴道上逃荒要饭的人排成了长龙。这个年头,金银珠宝犹如粪土,连饭都没有吃,谁还要买呢?贺知章写书帖的技艺已搞不到半升米钱,倒还是故亲老友或许能可怜一下,借点粗粮以供糊口,于是他决定迁到附近临水的贺姓族人那里去,以寻求立足之地。这个地方,就是萧山的潘水河,俗称南门江。
贺知章老家后门有条环翠溪,他就和母亲一道坐小船沿溪航行,经埭上河入潘水,在河边“云门寺”住下来了。这里有几户贺姓人住着,是知章的远房族人,大家凑了些田地给贺知章种植,这才使贺知章在潘水边能住下去。 (注:此地即原来苏乡贺家塘村和凑堰金村)因为贺知章所种的几亩田地势低洼,常被水浸,他就在潘水边修了一条小堤堰,后取名“凑堰” 。
后来金氏在此发族,就得名为“凑堰金”村。 唐代的潘水,是浦阳江的出口,从诸暨县来的洪水,大多经临浦到达萧山出海。而出海口不太畅,所以贺知章在凑堰的几亩田时常受灾。这样,他只好坐着小船到几里外的周官湖去种田载芝,以保证家庭粮食的充足。 (注:唐代每亩田的产量约二三百斤) 周官湖也在来苏乡,早已废为田地,今其地点不清。因为唐代的来苏乡可能比宋元的来苏乡要大,而史料中又不细载。
而贺知章回乡时,曾乞周官湖一曲为放生池,这个周官湖,估计在今桥头陈、老屋村一带,(注:也有周宫湖、周家湖的说法。关于周官湖的位置图,请参看陈桥驿教授的相关文章)所以他向唐皇乞周官湖一曲。是他原来种过的湖田之一。贺知章与母亲等家人在凑堰附近住下后,还常到潘水、里士湖去捕鱼。里士湖在原来苏乡的东边,汉代有名的孝子倪求三兄弟曾在这里摸鱼孝母,不幸受寒而病亡,来苏 18 村人受感而立庙祭祀, 称“水仙庙” ,有上下两个,今犹在。
贺知章常到水仙庙里借烛读书,深受倪相公孝道的影响,加倍照料母亲,给她换衣洗脚,烧水煮饭等,可谓无微不至。一天,母亲对他说,想去看看外面的风光,走走亲友或到县城里买点东西。贺知章就马上备小船欲行。母亲说: “现在我双脚不能动了,怎能上船下船?还是搞副箩筐抬我走一遭方便。”
贺知章想了一下说:“对了!不用人抬的,如若一箩担人,一箩担书,不就可以挑着走吗?停下来休息时,我还可以读些经书呢! ”于是,贺知章去打了一副专用箩筐, 找了一块墩子石, 和经书一道平衡另一头,沿着永兴道,过“横担河”去萧山县城梦笔桥街市。 梦笔桥头有江寺和仑桥的“丽句街”,当年萧山的街市数此处最为繁华,南宋时才让位于市心桥一带。
贺知章挑着母亲在街市上转了一趟,买了些母亲喜欢的东西,又去萧山的小庙里给母亲烧了香,回到今文里头村的“箩婆桥”头,在一个路边小凉亭里休息,贺知章随即拿出经书来看。有时还问问母亲,向母亲讨教经书上的故事。 当时这横担河上架了一座木桥,桥宽不到四尺,贺知章担着母亲过桥,母亲看到桥下的水,心里害怕起来,她就对贺知章说道: “儿啊, 这桥是永兴干道上的大桥, 来往行人很多, 如果日后你当官有钱,就一定要修座石桥。”
贺知章说,如果我有钱,就尊母命,造一座漂亮的大石桥给母亲看看,母亲会心地笑了。 从此以后, 贺知章经常担着母亲出门,不过最多去的地方是寺庙,因为赵氏信奉佛教,贺知章在寺庙里也可以借着烛光看书,还能吃到斋饭。久而久之,乡民们便给贺知章取了个绰号叫“贺担僧” ,其母叫“箩婆”。(注:毛奇龄《九怀词·荷担仙》中称“荷担仙” ,乃音近之误。箩婆,府志称“罗溥”,《字典》:“溥通婆”,义同。)
贺知章回乡时,皇帝送了他一箱金银珠宝,又有丰厚的俸禄,贺知章就亲自督工建桥,初名“横担桥” ,后乡人改名“箩婆桥” ,因为这座桥是在“箩婆”提议下建造的。为了纪念箩婆和贺知章到此督工造桥的业绩,在桥北头建了个“箩婆寺” 。这座箩婆桥在绍兴府志和明代的《萧山县志》中均有记载,明代的乡绅,知章母亲赵氏的后代——赵汭曾经重修过箩婆桥。
近代也被萧山文管会列过文物保护点,可几年前被一货船撞倒二孔,今残存。箩婆寺在 1956 年被大台风吹倒,今正在重修。 (注:横担河,在今姚江岸村北,有个大河湾连接箩婆寺。 “横担”之名,取于越人“挑箩歪担”的一种姿态,它易于挑担人放脚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