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现代社区背景下南片乡村产业场景的建设建议

更新时间:2022-12-31 08:20:00    内容来源:浦阳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提出把现代社区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大场景,开启了现代社区建设的新征程。萧山区南片的现代社区建设以未来乡村建设为主。根据省、市未来乡村建设的场景要求,我区未来乡村专班提出了“一统五化十场景”的建设方案。在各大场景中,产业场景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而南片薄弱的乡村产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未来乡村的建设。为此,民建区基层委成立了调研组,就现代社区背景下南片乡村产业场景的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设,供参考。

一、现代社区中产业场景的基础地位

我省在现代社区建设中提出要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五高”中高质量发展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产业则是发展的核心。

1.产业场景为现代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现代社区建设中如此多的场景,如托幼、养老、医疗、应急等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撑,是较为纯粹的公共支出。对于我区南片而言,目前仍有92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在100万元以下。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的压力下,不少村庄只能维持基本的开支,甚至还不够,已经没有财力再去提升公共服务。而产业则是唯一能有收入来源的场景,因此,产业场景打造好了才会为其他场景提供物质保障。

2.产业场景为现代社区建设积聚了人气氛围。现代社区应该是一个居民集聚和向往的社区,而不是一个空心化的、没有生气的地方。我区南片的平均老龄化率达到了27.14%,有些甚至超过30%,年轻人外出较多。村庄如果没有合理的人口结构,现代社区建设就缺乏服务主体。而产业场景能够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更富创造性的年轻人,为现代社区地建设提供必要、合理的人口结构。

3.产业场景为现代社区建设夯实了共富基础。我区要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在现代社区建设中,不仅村集体经济要强,村民也要富。如何增加村民收入,产业场景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渠道,如浦阳镇依托制鞋产业,在强村公司的运行下,支持各村打造幸福工坊,重点解决低收入农户就业问题,实现村民增收。因此,没有产业,没有实现村民共富,现代社区也无从谈起。

二、南片乡村产业场景的现状和问题

在南片的产业布局中,工业一般都纳入镇级园区管理,对村庄而言,二产的发展空间有限,所以现代社区(未来乡村)的产业场景打造重点在一产和三产。从目前南片的乡村产业来看主要有五个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我区南片大部分村庄的产业还是以农业为主,但耕地碎片化突出,耕地流转难度大。截至2022年9月,南片耕地10.4万亩,流转土地面积已超过一半,但还有很大比例土地未集中流转。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农业企业现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低,龙头带动示范效应不强。

2.产业同质化较明显。产业的同质化不仅仅体现在传统农业的产品和运行模式上,更多的体现在三产旅游业上。如民宿产品的特色不足,南片目前共有民宿50多家,能够有辨识度的屈指可数。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没有更好地凸显村庄IP,千人一面的乡村旅游场景无法吸引人气。如老街、运动漂流等场景在多个镇街都有所涉及。

3.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在农旅融合方面,更多地体现在传统的休闲观光农业,且形式单一,存在着品牌效应不强,精细化程度不高,管理不科学的问题。在旅游产业规划方面,整体比较滞后,与村庄文化和生态资源的融合也不够,缺少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服务体验。就南片村庄而言,大都数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当前没有作为重要的脉络,串联起农、文、生态、旅游各个产业。

4.产业发展要素缺乏。农业经营专业性人才和村庄运营人才缺乏,农业提档晋级和整体产业场景打造困难。村庄土地规模化经营后相关配套建设用地缺乏,农业项目开发受土地性质和规划影响较大,农业局每年用地指标中只有极少数能落地。旅游产业用地规划较少,配套的住宿、餐饮、旅游设施落地困难。

5.数字赋能不够精准。目前乡村的数字化建设在基层治理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实践,但数字赋能产业场景还需要不断探索。尤其是农业产业和旅游业上虽然也有一些特色场景,比如农业数据的数字化监测、旅游地图、人流统计等等,但如何利用数字化提升农业效率和吸引人气上还有很多路要走,没有真正实现数字赋能。

三、南片产业场景建设的对策建议

现代社区建设中对产业场景的要求应当是强村富民之基、乡村品牌之本、汇集人气之源。基于这个目标,我区南片产业场景建设可以分层分类推进,总体定位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农业型、农旅融合型、生态旅游型,如何结合各自村庄的特点,发展建设好南片乡村产业场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树立经营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这几年当中,现实经验告诉我们,村社一把手的作用非常关键,如戴村的佛山、临浦的横一、浦阳的灵山等等。可见,乡村产业要发展,现代社区建设要有成就,头雁的作用必须发挥。一方面在分批推进现代社区建设中,把一把手对村庄产业发展思路的考量放在第一位。先行先试一批能够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产业发展村庄。另一方面要强化培训教育,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村委班子有思路的自己来,村委班子有困难的可以邀请专业团队。经营村庄核心就是要坚持市场化。市场需要什么,村庄就要挖掘什么资源,打造市场导向的产业场景。比如美丽乡村建设的运营前置,可以集中资源,提升市场回报率。

二、推进农业规模发展,扎稳一产根基。土地是南片乡村最大的资源,离开土地,乡村产业无从谈起。一是推动规模化土地流转。建议加大政策力度,对规模化流转实行财政奖补,尤其是对整村流转的行政村在农田基础设施项目上予以倾斜,为产业发展留足资源。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根据土地性质和产业需求,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动标准地建设。如建德集中建设草莓标准地,提升了草莓产业效益。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是招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鼓励行政村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在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四是推动农业双强。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大力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和智慧农机应用。合理布局并重点扶持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事服务中心,实现基础农业的规模化和科技化。

三、挖掘乡村特色资源,促进三产发展。除了推动基础农业的规模化和科技化以外,南片乡村还需要挖掘文化和生态两方面资源,为三产发展提供基础。文化方面,要点面结合。南片镇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联性,比如浦阳江沿线的镇街,可以依托浦阳江历史,将沿线村庄文化串点成线。同时再结合村庄自有的特色文化,围绕名人、典故、非遗、古建、寺庙等等进行深度挖掘。建议由宣传部门对南片面上的文化进行梳理,由镇街对点上的村庄文化进行挖掘,最终形成南片区域文化的推介文本。生态方面,要消除笼统而不具体的概念,挖掘出优质的落地资源。比如临安湍口村就利用温泉的生态资源,招引了大型度假酒店。建议以镇统筹,村自主的模式进行一次系统梳理,比如挖掘能够进行茶树种植的山林资源,生态环境优美又有闲置用房的山坳资源,能够适合开展民宿开发的房屋资源等等。建议区投促局根据文化和生态资源清单组织高层次的推介活动,招引村庄的优质三产项目落地。

四、突出产业嫁接融合,丰富发展场景。南片的村庄产业融合,重点在于一产和三产。要创新思路,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梳理产业融合可复制、可借鉴的模式样板。

1.壮大融合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发展壮大。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融合格局。利用资源招引优质农业企业,比如浦阳传化项目、义桥万向项目的落地,能够借助企业优势,极大丰富相关村庄的产业场景。

2.丰富融合业态。以优秀实例为鉴,推动南片村庄的业态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农业+旅游”。比如临浦横一村在非粮化推进的当下,既提高了种粮面积,又能够利用大片粮食种植区吸引人气,深度融合旅游产业。此外还有所前的杜家村、浦阳的尖湖村等等都有特色农产品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农业+销售”。戴村映山红的农产品网络销售不仅提高了人气,也确确实实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旅游”。戴村的佛山利用自己的生态优势,招引了各类运动休闲产业。河上的东山村打造民宿集聚群;“文化+旅游”。衙前的凤凰村,红色文化非常突出,借势借力的文章也值得借鉴。

3.深化融合力度。建议区文旅局联合南片各镇街统筹谋划乡村旅游产业布局,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服务体验。引进专业的营销运营团队,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加强南片村庄旅游产业的推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田园景观、农事体验、文化节庆等自然、人文资源,开展各类聚集人气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间的深度融合,在吸引人气的同时,多角度、全方位地增加村和村民的收入。

五、深化全面要素支撑,激活产业前景。产业场景要实现收益目标,需要人才、资本、土地、科技以及数字化的全面赋能。

1.推动青年回乡村。我区南片产业发展需要年轻人,更需要专业人才。继续深化“两进两回”工作机制,推进青年、乡贤回农村,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探索“青年回乡村、乡贤回乡村”引培模式,通过乡贤会等平台建立包括科技专家、乡土农技人才、乡村运营人才、意向投资商在内的资源库。完善人才政策,建议在资金扶持、宅基地建房、资源有限权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乡贤人才服务村庄产业发展。

2.推动资金扶乡村。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引导创业投资基金、社会资本支持农业相关项目。针对农业产业项目投资周期、发展周期较长的特点,建议设立农业项目跟进投资基金、专项无抵押贷款,对优质的农业产业项目进行长期的、多方位的资金保障。区级层面要系统整合投向乡村的各条线财政奖补资金,明确乡村产业奖补的比例,探索村一级统筹使用各项资金的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

3.推动土地留乡村。对农村集体闲置建设土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点状布局乡村产业规划用地。建立一户多宅等建设用地有偿退出机制,为村庄产业发展提供空间。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增强农业主体投资经营信心。区级层面要对有潜力、有资质、有实力的农业项目和企业给予一定的建设用地政策倾斜,同时切实提升农业项目和企业用地审批的便利化。

4.推动数字助乡村。利用现有区级层面的数字化平台,高效植入村庄产业的数字化场景。摒弃村庄各自为营,高投入开展数字化开发。建议区数字资源管理局要统筹乡村产业数字化场景,统一分类开发,如农业生产类、农产品销售类、旅游引流类等等,如销售类的可以村庄之间共享,有些个性化的,可以让村庄根据自己的特点,细化模版运用进行开发,既节省开支,又能实现投入效益最大化。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