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闻堰街道基层全域宣传品牌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2-12-31 07:25:00    内容来源:闻堰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基层工作不断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保持旺盛活力之源。品牌代表着优势,意味着竞争力,体现着特色。只有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才能出典型、出特色、出经验、出精品。近年来,闻堰街道立足实际,探索出了别具特色的“闻民悦享”全域宣传品牌,有效解决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宣传队伍力量薄弱、形式内容单一乏味、新闻敏感不强等困境与难题,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改革创新。

一、闻堰街道概况

闻堰又名闻家堰,地处萧山区西部,濒临钱塘江与富春江、浦阳江的三江汇合处,西至钱塘江,东靠西湖的姊妹湖——湘湖,北与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区接壤,南与义桥镇接壤,并与杭州市区隔江相望,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历史上素有“三江活码头”之称。闻堰街道区域面积23.6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7个社区,实有人口约10.5万人。辖区内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2021年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44.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82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5359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街道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4.4%。

区位优势明显。闻堰街道是萧滨一体化战略核心区块,辖区内时代大道高架贯穿南北,共计6.59公里,又有规划中湘滨路(西伸)隧道贯通西湖区,处于杭州主城区15分钟交通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生态环境优美。闻堰坐拥6.5公里江岸线,位于钱江与湘湖“一江一湖”之间,是萧绍地区乃至钱塘江沿岸远近闻名的码头集镇,中国江鲜美食之乡,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发源地之一。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及商业配套完善,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湘湖未来学校新校区正式启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集公益培训、志愿服务、便民生活、文体活动等多元一体。发展后劲充沛。未来产业社区占地7.13平方公里,紫光恒越、云尖信息、先临三维等一批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头部企业已落地见效,三江汇创谷等存量资源加速腾笼换鸟,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二、闻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现状分析

(一)宣传队伍力量薄弱 形式内容单一乏味

街道宣传报道多半是以文字宣传为主,没有更多的对外宣传方式手段,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多是领导活动、会议新闻或者业务工作,写作手法也较为生硬死板,缺少创新和亮点,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宣传干部虽然身在基层但受水平限制,很难写出鲜活生动、脍炙人口、感染力强的好新闻。

(二)缺乏整体规划 新闻敏感不强

有的单位没有深入研究当前基层宣传工作面对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如何组织实施,达到什么目的,没有整体规划和明确要求。一些宣传干部对新闻宣传及时性缺乏认识,对发生在身边的好新闻不敏感、不上心、不在意、不以为然。在宣传内容上,不能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中心不突出,主题不鲜明。

(三)重视力度不足 与群众联系不密切

面对当前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不少工作人员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还不够,对于如何抢占舆论主阵地,在群众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对新老先进典型深度挖掘和持续宣传不到位,尚未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一些党员对开展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将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摆在了次要位置。

三、“闻民悦享”宣传品牌实践

(一)品牌介绍

在长期的实践中,街道探索出一条闻堰街道全域宣传阵地共建以党中央为引领,围绕“一个品牌、两条路径、七个端口”为主轴,共建共享“闻民悦享”宣传品牌体系,由萧山区委宣传部主管,闻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新华网浙江频道协助建并统筹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以萧山日报承办的《闻民悦享》月刊和萧山融媒体中心授牌并指导的“闻堰分中心”两个长短路径,以新华网、浙江日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等各大七个端口,打造具有品牌引领的全国首个全域宣传阵地共建示范街道。

其中,“闻”即聚焦地域特色,通过深入挖掘提炼湘湖闻堰的地理特征、历史脉络、风土人情等,持续提升当地群众的地域认知和地域自信,助推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民”即紧扣全民特色,既自上而下传递党的声音、自下而上反映群众心声,又自觉肩负起化民成俗、凝聚共识之责;“悦”即抓牢内容特色,记录、创作各种基层动态,推送推广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打造视觉和听觉“盛宴”;“享”即体现成效特色,将根据群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群众民生,不断形成文化共富、精神共富新高地。

(二)主要做法

1.打造镇街级宣传矩阵,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提出以及党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闻堰街道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抓手,立足本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广并覆盖到辖区内各村社微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形成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镇街级宣传矩阵。

2.强化媒体受众连接,建构群众交流渠道

闻堰街道全域宣传阵地走好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如街道公众号“萧山闻堰”在疫情期间日更信息,让居民及时了解最新防疫信息,在关于闻堰老街项目改造中征求居民意见,征求有效反馈。

3.丰富新闻宣传途径,建立专业化宣传队伍

闻堰街道全域宣传阵地着力于建立一支镇街、村社全覆盖,专业化、多元化相结合,专业人员为主、辖区单位和居民村民为补充的“全员”宣传队伍,并更多的依托于移动端,充分利用数字手段,将宣传阵地拓展到网上,把小视频、直播作为丰富新闻宣传的途径,为大众提供更喜闻乐见的基层故事。如

4.拓宽宣传推广平台,打造视听觉“盛宴”

“闻民悦享”紧紧围绕内容精心打造视觉和听觉“盛宴”,在选景、用光、镜别、构图、选材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通过出台微视频、打造融媒体专题等方式,推出既有厚度又有温度,既有特色又有创意的内容产品,拓宽宣传推广平台,充分利用“报纸、网络、荧屏、微信微博、客户端”五媒一体资源,让内涵深邃的特色内容成功“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百姓在赏心悦目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如利用视频号在节日里发布群众祝福,对好人好事进行多平台报道,扩大传播范围。

5.深入报道基层动态,创作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闻堰街道切实发挥群众宣传的主体性。深入报道街道及村社各种基层动态,以“碎片化、及时化、视频化”要求,记录、创作和推送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或精神产品,同时在产品创作方面时引导群众自创优创、自发多发,坚定春风化雨、寓教于乐的立场,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对闻堰“孙大叔”10年公益事迹进行深入报道,引得居民纷纷点赞转发,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6.下沉宣传力量,打通信息沟通“最后一公里”

闻堰街道全域宣传阵地共建旨在全面提升融媒体传播质效,将信息报道与地域文化、人文历史、创新理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将宣传力量下沉至村社,整合内外宣传、舆论引导、网络安全、文明实践等,打通信息沟通“最后一公里”,综合开展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

四、成效与启示

街道在创新培育闻民悦享品牌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挖掘特色优势 进行独家报道

“闻民悦享”将深入挖掘、提炼、汇总和宣传闻堰街道发展进程中的特色优势,如闻堰老街、名胜古迹莲花古寺、特色美食江鲜等,让闻堰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区域;以闻堰富裕的物产激活经济动能、富裕百姓为基点,提升百姓的地域认知和地域自信;立足于对湘湖景区的历史、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进行独家报道,助力湘湖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性闻名遐迩的旅游度假区、产业“聚宝盆”、文化“罗马城”。

(二)凝民心聚共识 巩固思想阵地

“闻民悦享”将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全力为中央、省市、区委、街道效力,为闻堰人民服务,不仅自上而下传递党的声音,更要自下而上传递广大群众的心声,与百姓共担风雨、共享快乐。与此同时,“闻民悦享”还将肩负起化民成俗之责,凝民心聚共识,使广大群众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在思想深处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党的宣传思想阵地,成为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坚持内容创新 推出融媒精品

新发展阶段,内容创新是媒体融合的使命。“闻民悦享”将牢牢抓住内容创新这个根本,在创新文风、语态、样态上发力,突破常规、别具一格,以全新的“打开方式”为百姓烹饪好看、好听、好用的“新闻大餐”。“闻民悦享”将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想方设法让媒体与受众交流互动,不断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互动中拉近党与百姓的距离,让百姓更加信赖党、依赖党、拥护党。

(四)构建横纵体系 共建共享发展

构建“纵向到个体、横向到组织”的全覆盖,开启媒体融合发展新型路径的探索历程。闻堰街道全域宣传阵地纵向对接到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街道层面联动党群服务中心等各部门,个体层面深入广播站站长、播音员、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等;横向对接媒体平台和各相关组织。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不断增强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稳步推进闻堰走上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广阔道路。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