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2-12-31 07:10:00    内容来源:南阳街道理论学习中心组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新型社区的工作目标,2019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概念,2022年5月省委省政府开启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构建居民幸福共同体新征程。2022年7月15日,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两个先行”落地见效,加快“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全面深化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作出了“全域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萧山区作为全省发展的排头兵,在城乡现代社区建设上积极贯彻中央、省市的有关工作部署,强调全域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王书记在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中指出:要坚持立足萧山抓落实、跳出萧山作示范,健全“六大体系”,打造“六大单元”,加快形成具有萧山辨识度的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样板,为萧山城乡现代社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南阳街道作为坐拥“拥江”“临空”两大区位优势的杭州会展新城的主阵地,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在“数字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亚运会”等战略和机遇叠加之下,现代社区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十分明显。南阳街道主动借机借力借势,以潮都未来社区作为城乡现代社区建设样本,逐步构建“党建统领、多跨融合、数智赋能、共建共享”现代社区治理新格局。本文拟希望通过对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发展的调研和研究,探寻解决当前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积极为萧山区东片乡镇以及萧山区整体城乡现代社区建设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二、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比较优势

南阳街道位于杭州东翼,“空、陆、铁、江”枢纽区间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该街道依托杭州大会展中心“以馆带城”效应,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大都市现代化激发了现代社区发展的优势。

2.1区位条件优势凸显

南阳街道居于萧山区东北部,钱塘江南岸,机场北侧,东靠钱塘区,西邻主城区,地处杭州临空经济带,行政面积(包括钱塘江水域)32.84平方公里,具备“拥江”“临空”两大区位优势。目前在南阳境内,红十五线、港城大道、南阳大道、保税大道等道路框架基本构成,地铁1号线延伸段4个站点已建成运行,杭绍甬智慧高速、中环快速路、艮山东路等一批交通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南阳已成为杭州都市区重要的交通节点。2020年年初,投资约145亿元的“杭州大会展中心项目”确认落户南阳,形成了4.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先行启动区,以此为切入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数字经济、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提升南阳经济效益,为现代社区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2.2历史文化熠熠生辉

南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人杰地灵,文化独特。辖区内青龙山、白虎山、狮子山环绕,除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外,南阳历史上还有“赭山十景”等人文景观。南阳早在清代就是南沙重镇,南阳人民勤劳勇敢,有抢潮头鱼的胆识,有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正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真实写照。同时,伞文化是南阳百年传承的特色文化,“手提肩背走乡下,翻山越岭老少边,挤进城门去卖伞,冲出国门赚洋钱”,南阳人的制伞史汇聚成一首如歌的诗,让传统伞业绽放文化之美。无论是人文精神还是秀美风景,南阳现代社区建设的“底子”好,“天赋”佳。

2.3产业基础扎实雄厚

南阳曾是东片工业发展重镇,目前拥有工业园区总面积约631亩,园区内有40多家企业,以服装加工、制伞、五金机械、卫浴四大产业为主。早在80年代,南阳就涌现出了一批萧山最早的个体户;90年代初,首个由镇街管辖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落户南阳,造就了南阳工业的先发优势。南阳人民还擅长精耕细作,通过自营小作坊生产雨伞、淋浴房、童装等,形成了南阳极具特色的三大小微特色产业。新时代机遇下,南阳龙头企业引领数字赋能,传统特色产业探索突破新路,数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企业认定,圣山集团、速博雷尔评定为2021年杭州市“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产业发展推动南阳社区现代化建设更有辨识度、更具活力。

2.4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全街道辖区内拥有3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初中、1所成校和1所民工子弟学校;建有全区一流的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村村设有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办事服务分中心;建有8个两户联建安置小区、3个高层安置小区,其中赭东家苑被评为“杭州市十大美丽家园”,高层安置小区潮上云临南苑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的“网红”安置小区。截至目前,街道拥有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卫生村13个,省级文化示范村1个。完善的功能配套基础为南阳社区现代化建设赋能。

三、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南阳街道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目标,从政府、村社、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入手,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脚步,将社区现代化发展作为南阳街道发展的新动能。

3.1政府方面

3.1.1强化主体责任

聚焦变革重塑,迭代目标清晰的架构体系。结合南阳实际,街道已建立覆盖经济、城建、农业、政法、民政、党建等多条线的现代社区领导小组,当好现代社区建设的组织者、执法者和政策制定者。

3.1.2完善政策保障

为推动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编制了《南阳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实施方案》,创新探索网格式治理、参与式治理、溯源式治理、协商式治理、服务式治理、数字式治理、监督式治理“七式治理”模式。通过制度规划绘就了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蓝图,确保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科学发展。

3.1.3搭建数智平台

以“线上线下融合贯通、全民参与共治共享”为目标,搭建了“南阳•YOUNG”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动数字化改革“162”体系特别是基层治理“141”体系向村社一级贯彻落实,将“党建统领、整体智治”落到最后一公里,为南阳社区现代化建设赋能添力。

3.2村社方面

3.2.1强化服务意识

聚焦“一老一小”,在社区公共服务上做深做细惠民文章。创新打造1个3248㎡共享型社区健康农园和1个782㎡社区健康生活馆,构建集农园耕作+农艺传承+日间照料+社区医疗+数字医养于一体的健康场景;省级示范——潮都儿童之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300平米空间,秉承“一室多用,空间集成”的原则,为0-3岁托幼提供普适性育儿服务空间,凸显具有城乡融合辨识度的南阳特色。

3.2.2打造人才队伍

明确“1+3+N”网格力量(一个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N种力量)。通过“学、干、比”三部曲,开展村社两委集中军训、组织村社书记轮训、落实干部队伍管理考核等,持续提升村社队伍综合素养,全面锻造了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南阳铁军,在疫情防控、拆迁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扬精神和风采,彰显了南阳铁军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3.2.3细化管理精度

在原有74个网格基础上,继续细分为920个微网格,逐步搭建形成了“街道-村社-网格-微网格-户-人”的六级基层治理层级体系,每个微网格统一编号并各自建立微信群,形成到边到角、精确到户、严密有序的基层治理结构体系。通过建立条块统筹、平战结合的运作机制,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及时响应格局。

3.3社会组织方面

3.3.1发展特色产业

南阳制伞产业是典型的共富产业,南阳制伞企业60余家,年产雨伞约1亿把,产值约20亿元,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中国伞乡”之称。潮都未来社区以“家门口再就业+富民”为基础思路,在伞业协会的搭桥牵线下,结合数家本地伞业企业,积极打造共富工坊,满足社区80多位制伞老匠人在家门口实现创收。

3.3.2发挥乡贤作用

充分发挥新乡贤在资源、智力、技术、人才的优势,组建“乡贤联谊会”“乡贤议事厅”“新乡贤工作室”“乡贤公益联盟”等平台,实施新乡贤“产业致富”“智力谋富”“技能带富”“公益帮富”行动,为社区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四、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4.1发展方向不清晰

4.1.1缺乏长期系统规划

城乡现代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到底”,纵观杭州市内现代社会建设成果较为突出的地区,例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余杭区仓前街道葛巷社区等,都有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清晰的发展方向。而南阳虽然制订了《南阳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的建设计划,但缺乏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改造细则。此外,辖区内其余村社现代社区建设要怎么走、往哪里走、主打什么、目标是什么都较为模糊,建设范围较小。

4.1.2制度规划执行不足

据调查,南阳街道虽然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南阳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实施方案》,但是真正得以落实的还远远不足。在场景设计与技术要求、数字化系统应用、运营主体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离规划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距离。

4.1.3职能整合力度不足

根据调查了解,南阳街道虽然成立了现代社区领导小组,但各项的具体工作主要按照科室职能划分进行,工作过程中难免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职能交叉造成推进效率不高,形成“发展壁垒”,缺乏统筹引领,难以形成“1+1大于2”的合力。

4.2综合经济实力欠缺

4.2.1产业竞争力不够

从产业结构来看,南阳以工业为主,但多为传统制造业,发展后劲不足、核心不强;从生产技术来看,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虽已走进各大企业,但融合度不高,应用范围不够大;从产业需求来看,产业业态低端而分散,无法匹配目前片区定位及居民需求,急需进行整体提升。

4.2.2公共服务设施需进一步优化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较多居民认为文化设施、生活设施需要提升,健康咨询、家庭医生、艺术爱好培训等服务需进行完善,而在商业配套设施方面,潮都未来社区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存在商铺较少,缺少菜场、早餐、休闲娱乐商业等问题。为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南阳现代社区还需在居住环境、邻里场景、公园设施、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4.2.3资金支持面临缺口

南阳每年的村经营性收入平均在200万元以上,源于有围垦土地、土地流转发包、集体资产如商铺房子土地出租等,但是收入增长率普遍低于GDP、CPI的增长率,相当于收入短缺,缺少资金的支持。这导致更核心的问题就是土地小私产者天然产生的分散群体性个体私人生产空间、生存空间、生活空间的需求和权利寻租与区域现代化社区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使社区现代化的进程受到天然的阻力。此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资金来源困难,其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社区的募捐等手段,缺乏长期的、稳定的自身发展的能力。

4.3社区自治难以推进

4.3.1社区行政化现象严重

自上而下的政令执行治理模式,忽视了居民的政策反馈,也不利于社区治理理念的创新和转变。根据调查发现,各个村社目前的治理工作依然停留在以政府行政事务办理为主,居民事务为次的阶段,主动服务的积极性不够。工作中需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区委和街道上级交代的任务,与居民的诉求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感,导致人浮于事,应急处置等思想较重,应付心态较多。

4.3.2协同治理意识不强

现代社区治理所涉及的内容、面向和维度较为多元、复杂,且基本都关系到社区百姓的切实需求,需要多部门、多条线共同参与,但在实际场景中,多部门、多主体沟通互动、协同合作较为薄弱,或是“条”“块”力量统筹不够,导致职能错位、权责失衡,使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大打折扣。

4.3.3社会力量缺乏引导

近年来,政府购买服务在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购买周期较短、项目设计持续性考虑不足等原因,使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扎根性不足。同时,社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也不够高,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力量参与现代社区建设的途径不明晰、服务项目存在局限性、党建共建联建在行动层面还亟待开发和拓展等。

4.3.4居民参与程度不够

目前南阳户籍人口5.05万人,流动人口3.41万人,人口密度大、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给社区治理和服务带来挑战。一方面,随着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再加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其利益诉求表达意愿日益强烈,但居民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也使得现代社区议事协商的难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在现实处境中,较多居民对参与现代社区建设处在沉默或观望状态,公共精神乏力且参与渠道较少。

五、南阳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南阳的现代社区建设要能出新出彩,需要创新思维、拉高标杆,围绕现代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高效能治理的特征,把握重点,挖掘亮点,打造具有南阳特色的城乡现代社区样板。

5.1统筹布局,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顶层设计

5.1.1制定发展规划

继续围绕“邻里同汇 未来如潮”的建设目标做好潮都未来社区建设整体发展规划,并辐射到整个辖区开启社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一是画好“施工图”。完善《南阳街道潮都未来社区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变化思维,既要针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想方设法突破解决,也要善于换位思考,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战略研究。二是打好“服务牌”。明确现代社区建设的方向、途径、目标和重点,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条例,完善支持社区服务业发展政策,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三是筑好“文化底”。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宣传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发扬优良家风家训,利用文化家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推广好文明礼仪,打造邻里和睦、文明健康的社区环境。

5.1.2理顺体制机制

一是构建多元联动、主体清晰的协调机制。整合现代社区建设的主要职能,明确分管领导,对涉及街道现代社区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决策、统一部署、统一管理,防止条块分割、政出多门、降低政府效率。二是创新现代社区治理模式。街道各部门既要上接天线,与上级部门紧密对接,精准把握发展方向;又要学习先进,善于交流借鉴其他镇街优秀的做法和经验,结合南阳实际化为己用;更要培育新的特色亮点,在现代社区这个大的风景中,挖掘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南阳“盆景”。三是进一步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基层治理全过程,把“大党建”融入“小网格”,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采取一网格一支部或党小组的形式,构建社区、小区、楼道纵向一体,市场主体、社会组织、辖区单位横向联动的党建全覆盖机制,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覆盖到每个治理网络。

5.1.3强化政策扶持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要系统梳理潮都未来社区发展规划,积极和市、区等相关部门对接,争取在资金、用地、活动、政策等方面获得支持。二是强化财政扶持。要结合南阳产业发展规划,前瞻性出台财政扶持政策、金融倾斜政策、产业投资政策等,打造政策“凹地”,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向现代社区建设聚集。三是强化资源融合。通过政策统筹规划,融合当下已有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资源,进一步激发更大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融合场景、人力,使文化、体育、健康、医疗、教育、邻里等各类功能的场所设置、人员配备更加均衡,真正适应群众需求和新时代未来发展。

5.2创新形式,夯实现代社区建设经济发展基石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高水平推进社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南阳的现代社区发展要产生良性的“化学反应”,需要从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数智治理平台等方面入手。

5.2.1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要整合空间。借助当前全区开展的低效土地整治行动,把村级建设用地、厂房等资源集中起来,把历史原因出租的土地收回来,通过老旧厂房改造、环境优化,提升村级资产的含金量和利用率,彻底改变企业低小散、遍地开花的局面。二是提升产业。利用优质集体空间,围绕萧山区智能汽车、新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支持产业和临空示范区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临空服务等主导产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凤凰涅槃,为现代社区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5.2.2做响做亮特色富民产业

一是要做优做强制伞业,擦亮“中国伞乡”金名片。在“强品质、强整合、强创新”上下重功夫:引导头部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强化雨伞设计的原创性,联动上下游企业提升配件和产品质量,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整合生产经营规模,利用存量厂房、村级集体土地等空间,完善产业配套,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生产效率;依托规模优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建制伞产业链平台,形成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人才培育等功能的产业生态圈,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二是要发挥乡贤联谊会的作用,实现产业致富。建立项目资源对接平台,进行招商、项目推介。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引导新乡贤参与特色产业培育,帮助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制造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带动多样化就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5.2.3做深做实精准数智治理

积极借力杭州打造全国第一数字之城的发展良机,推进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现代社区领域的运用,从夯实智慧社区基础、完善治理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提高智慧服务水平、打造社区智慧场景等多个方面推进数字赋能。多维度探索安防、便民服务、疫情防控、议事协商等智慧化场景,打造属于南阳特色版的街道数字驾驶舱和村社驾驶舱,全面提升现代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同时,以“数字化”为抓手,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公共服务,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未来社区”。

5.3多措并举,推动“公转”变“自转”的现代社区治理格局

5.3.1扩大社会组织“影响力”

一是健全完善“提质增效、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打造一批社会组织品牌,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级,努力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合力。二是加快各类社会组织培育。打造主体更多元、力量更集聚的开放单元。做强“五社”协同服务阵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区自治功能,让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到现代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三是强化社会组织效能。引导社会组织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产品与服务,鼓励新乡贤积极参与奖教助学、村级公共设施提升、民生项目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启动并培育一批惠及群众的暖心公益品牌。

5.3.2激发社区群众“内驱力”

一是要聚焦群众能力拓展。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性,唤醒群众的自信心和自我发展意识,鼓励群众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培育群众的内生发展能力。二是要聚焦群众权利赋予。要让群众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服务和建设,通过居民议事、建议留言、志愿服务等让居民最大程度上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进而让现代社区建设成果“可持续”。三是要聚焦群众正向激励。通过积分体系建设,在参政、公益、文明、环境、文化、健康等方面设置物质积分和精神积分奖励,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5.3.3增强人才队伍“战斗力”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村社工作者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主动密切贴近居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居民的家庭状况推出不同的服务套餐。二是锻造村级班子。实施不间断的培训、考试、团建加督促、考核和结果运用,在强化职业化要求和提升保障水平的同时,要真考试、真考核、真流动。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健全完善争先创优机制、健全完善队伍成长机制,建立星级评定与村社干部待遇、评先评优、纳编晋升相挂钩机制,谋划选树“村社工作领军人才”“最美社工”,为村社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