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新时代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2-12-31 10:50:00    内容来源:萧山区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   

新时代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萧山区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12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这就需要各方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寻找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点,积极探索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在全省推进“两个先行”背景下,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个重大政治问题。本理论学习中心组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传化集团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这一主题,在文献研读、实地调研的基础之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传化集团在实践中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组织“目标一致、组织一体、工作协同”的融合式党建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经验,初步概括了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思路。

一、习近平同志对传化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批示的演进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快速转型发展进程中,随着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使得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劳资双方利益冲突日趋紧张,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如何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如何谋求企业与员工同心协力?如何维护员工权益、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这是当今中国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是破题之钥。

(一)相关背景介绍

2008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劳动争议案件便呈现了井喷式爆发。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工作报告指出:“高度重视审理涉及民生的案件。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86221件,同比上升93.93%。”在2010年前后,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劳动关系引发的舆情危机。如某公司“13连跳”事件。虽然这一事件原因多样,但长期以来违法加班造成的劳动者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是主要诱因之一。回顾改革开放3O年,中国经济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人口红利的依赖,而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受益者之一。2015 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指出,有些公司违法加班属于急功近利,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又如山西“黑砖窑”案件、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等。这些舆情事件动摇了人们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严重影响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劳动者法治意识日益增强,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劳动者法治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觉醒,在转型中的中国是一个好现象。但也要深入反思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如何平衡协调企业、劳动者及政府三方的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对企业而言,作为逐利最大化的经济组织,面对越来越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平衡追求经济效率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价值目标,在促进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维护好员工正当合法的权益,值得深入思考。对劳动者而言,在获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如何切实有效地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自身基本的人权和生命健康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说,在我国深化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监督企业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劳资矛盾、化解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也是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业态新领域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为复杂,相关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党组织、工会、劳动者共同参与、携手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新世纪之初,越来越多的非公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党组织发挥实质性作用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帮助企业促进劳资纠纷化解、推进基层沟通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保障了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让每名员工说事有人听、遇事有人管、干事有人帮,在客观上缓解了公共服务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春风化雨中实现基层治理的良性发展。

(二)习近平同志对传化集团的重要批示

正是发生在上述这样的大背景之下,2010年8月11日至8月17日,《浙江日报》连续报道了传化集团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果和经验。2010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就此给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的何毅亭同志作出批示:“近期,浙江日报连续刊登了传化集团(浙江省的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文章,现送你一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当前有些企业劳资纠纷频发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可组织力量对传化集团的做法进行调研。”同年10月,李源潮同志视察传化,充分肯定了萧山非公企业“具体、管用、有效”的党建工作经验,非公企业党建自此成为我区基层党建的“金名片”。

2010年9月7日,由何毅亭同志带队的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研组来到传化集团开展专题调研,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访谈各层面、各领域员工代表,并召开多场员工座谈会,最后形成了调研报告。2010年11月9日,习书记对调研组呈报的《这里用和谐音符弹奏出美丽乐章——传化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查》《关于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几个问题》两篇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调研报告可在内部刊发,传化集团的经验材料可商媒体适当宣传。”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深刻影响了传化的发展,为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传化集团近十年的发展也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的一方缩影,为非公党建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传化集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多年来集团党委创新实践“党员早知道”、“13588”党建工作机制等特色做法,在实践中建立党组织与经营组织“目标一致、组织一体、工作协同”的融合式党建模式,不断深化为员工谋幸福、谋发展的共享机制,探索党建引领构建新时代中国式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劳动关系,以此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在非公企业的生动实践。

(一)推动红色基因与理想信念深度融合,以信仰共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赓续红色根脉,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浙商的光荣传统。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20多年以来,传化集团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政治上坚定党的领导为根本,在发展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集团党委以主题教育、微党课、红歌大赛、读书分享会等为载体或抓手,持续深入开展红色教育1000余场,辐射全体党员职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组织集团全体高管赴嘉兴瞻仰红船,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群培训班等载体开展初心教育、信念教育,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在建党百年之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批示传化最新指示精神,隆重召开集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出版《红色引擎:非公企业党建的传化样本》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注重通过典型教育激励人,大力开展“传化好故事”宣讲,每年宣传百名先进职工典型,传递身边党员、劳模和工匠的奋斗精神,现已推出党员职工好故事20期,覆盖49个下属企业144名优秀职工,阅读超2万人次,激励带动一大批传化职工学榜样、战疫情、作先锋。注重通过借智借力凝聚人,近来年围绕“建强支部核心、服务经营中心”、“党旗高高飘扬”、“奋斗为荣、价值为本”等主题开展大讨论200余次,举办党建论坛成果分享10场,积极营造“组织进车间、作用在一线”浓厚氛围。

(二)推动党组织架构和企业治理构架深度融合,以组织对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思想理论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科学决策、引领企业发展方向,就是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20多年以来,传化集团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共同目标,建立党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企业科学治理模式,形成党经组织工作内容、任用安排、考核述职等全面融合,使和谐劳动关系通过组织的双向融入和运行持续深化。实践中,大力推行党建入章,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确定了党委在公司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对拟任人选进行考察、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等制度,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保障。积极推动党组织班子与企业经营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集团党委书记进董事会,工会主席进监事会,董事会中党员占比超过50%,做到集团重大决策征求党组织意见,让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当好参谋,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机制保障。打通集团党委下属组织与集团干部部、组织与人才发展部,推进党群办与集团办合署办公,由党群办负责人兼任集团办相关负责人、企业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下属部门或子公司负责人,管理层党员占比超33%,实现党的组织牢牢契入现代企业治理架构,为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强组织保障。

(三)推动党建实质作用发挥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共同奋斗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是要建立团结劳动者和企业的机制,以求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20多年以来,集团始终坚持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奋斗、发展共赢。集团党委以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党员亮身份明承诺、党员民主听证、政治生日勉励等8项特色制度为抓手,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实质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平时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在战疫过程中,面对“84除菌液”等防疫物资生产力不足难题,传化党员先锋队迅速集结,大年初二就站上流水线,连夜生产33吨大包装除菌液支援武汉。在技术攻关时,党员骨干担任项目牵头人、责任人,带领团队开展项目攻关,党员和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90%以上被企业采纳。十余年来,传化通过“我为企业献一计”、合理化建议、“同事吧”员工平台等活动与载体,党员职工建言献策15万多条,年均由党员领衔的攻坚克难项目超过80个,创效近亿元。如,党员钳工方胜远利用业余时间,历经6个月研发、制造,动手改造50千克桶装流水线成功投运,为公司节约成本15万元。

(四)推动党员人才工程与引才育才留才深度融合,以共享成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把党的人才队伍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支持力,通过建设一流员工队伍,企业可以从劳动者长期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中获取竞争力,职工在企业壮大过程中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结合企业员工职业成长规划,针对“80后、90后”从业者更加注重职业生涯发展等特点,集团党委深入实施“指导人计划”“栋梁计划”“青春合伙人”等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岗位练兵、多岗历练、项目担当、党群锻炼”等四个赛道,累计为企业培养青年人才1665名,让“后浪”奔涌在发展一线。打通党群与经营岗位双向流通渠道,成功培育600多名有党群工作历练的青年职工走上经管重要岗位,近七成中层干部为80后,让青年力量集结在关键岗位。有党团工作经历的“85后”党员施建锋,现已成长为集团最年轻的党委委员,他推出的“青年说”活动为广大青年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才干的大舞台。在集团党委推动下,2010年以来,集团已累计投入20亿元改善职工环境,同时建立企业大学,推出股权分享计划等长期激励机制,现有9%职工持股,为助推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五)推动党内关心关爱与员工权益保障深度融合,以凝心聚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共建美好企业家园。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加强关心关爱、激发生产活力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主要任务抓实抓细。着眼解决一线员工困难问题,深入实施“一访三问”分片联系制度,积极推动基层车间党小组、工会小组、团小组与经营班组“四组五联动”建设,近3年集团党群组织共走访员工3200 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100余件,协助解决外地职工子女入学90余人,走访关心职工家庭80余户。全面设立“职工困难帮扶基金”,十年来“职工困难帮扶基金”累计帮助500余人,帮扶金额达200余万元。着眼加强基层员工心理健康,广泛建立“幸福职工心理工作室”,年均为职工提供咨询服务800多人次,同时在公司内网专设平台,疫情期间,平台日均点击量达9000多次,问题反馈和解决率达100%。着眼稳员工稳人心保生产,集团党委与管理层统一认识,坚持疫情期间基层职工不减薪、不裁员,并指导下属机构按照国家政策保障薪酬待遇;组建60多支党群突击队深入车间、宿舍,一线干一线帮,快递物资1.4万单,帮助隔离职工代购、送餐175批次。近年来,传化集团建立产业工人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机制,员工收入年均复合增长10%以上,为营造企业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增砖加瓦。董事长徐冠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六)推动党建引领服务群众与履行社会责任深度融合,以使命担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把党的宗旨意识转化为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切实承担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社会责任。集团党委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使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聚焦脱贫攻坚,发起投身“健康扶贫行动”。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多次带队深入贫困村调研基层医疗需求,援建1037所传化“安心卫生室”,服务村民116.6万多人,于2021年10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18年至今,集团围绕“建室、助医、扶医”等主题,分批组织党员职工奔赴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等国家重点贫困县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场,累计服务村民180万多人。聚焦服务“两战”,积极发挥平台枢纽作用。推动集团在帮助司机、助学、助农、助社区等方面践行责任,捐赠3000万元现金与物资用于疫情防控,全力保障物流畅通。在关注卡车司机方面,传化慈善基金会向参与抗疫的卡车司机捐赠总价值11万余元的口罩、额温枪、体温检测仪等物资,推出免费的 “全民战疫传染病保障守护金特别保险”,为参与抗疫的卡车司机提供安全保障。在助学方面,向萧山第五高级中学捐资设立“传化·行知班”,每年资助50万元,3年共计150万元,旨在帮助萧山区内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初三毕业生升入五中学习并顺利完成学业。

三、传化集团党建引领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经验启示

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传化集团二十余年探索“融合式”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历程,不仅源于自身创新,也是为全国民营企业探索新途、开辟新路。在这条路上,有四点启示尤其可贵。

(一)企业持续发展是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

民营企业作为“自己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实业兴国、产业报国作为座右铭。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中,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升级智能制造,探索平台模式,建立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格局。企业发展了,员工的价值才能更好体现,幸福员工的企业使命才能得以实现。要通过不懈奋斗,形成员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从而为社会和谐和经济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劳动关系基础。

(二)营造奋斗成就幸福的成长环境是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旋律

企业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最根本的要素是人,人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力军。在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价值创造为本的幸福员工观,传递“奋斗成就幸福”的理念,让员工懂得企业始终处于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规则中,平庸混日子只会丧失生存能力,让企业经营管理者懂得依法依规协调员工利益矛盾,而不是无底线原则协调员工利益关系。现代企业构建的是价值为本、奋斗为荣的和谐劳动关系,让企业奋斗文化触及到每一位员工,成为自觉行动,从而使企业成为员工学习成才的大学校,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情同手足的大家庭。

(三)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是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所在

企业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企业掌舵人和领航员,企业越强大,社会责任越重大,越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新时代建功立业。企业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和拓展国际视野”要求,始终把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办好企业,主动关爱员工,建立创造价值的经营秩序、高效运行的工作秩序和幸福愉悦的生活秩序。

(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保证

传化集团的发展历程有力证明,党的力量是指引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民营企业搞党建不是一种形式的、功利的想法,要真正拥护党的理念,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民营企业要以习总书记批示为指引,在不间断的砥砺前行中,用真信仰、真感情、真投入,统一企业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和行动,把对党的感激之情和“员工就是未来”的信念,内化为上自出资人、中高管,下到普通党员、职工的日常行动,推动和服务于企业经营,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员工发展互促共赢。

综上所述,课题组认为党建引领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模式”对新时代非公党建最大的启示就是: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组认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应始终坚持以“共创共赢、共享共富”为方向打造“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把企业办成国家希望的、社会认同的、员工有盼头的;持续完善员工收入增长机制,明确员工收入倍增计划;持续加大员工职业发展投入,丰富员工发展通道,推进全员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竞争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员工关爱保障体系”,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和文化推动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员工成为有理想追求、心态阳光、心理健康的精神富有者。

四、新形势下党建引领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短板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构建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越发重大。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将更好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企业更好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注入源头活水、积蓄持久动能,以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从调研的实际来看,新形势下党建引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还面临以下一些短板问题:

(一)职工基本权益的维护还有待加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但在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矛盾,需要破解。劳动报酬权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经济权益,而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来源,但目前职工工资收入分配还存在短板。社会保障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是社会稳定器,但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存在一些用工单位不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如用人单位常常采用少报缴费人数和工资总额(缴费基数)等手段瞒报、欠缴、漏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或通过劳务公司规避社会保险缴费义务。还有一些单位以实习期、职工不让缴等为由,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亟待完善

劳动合同制度是协调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在规范劳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但当前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甚至呈增加趋势,与集体劳动合同这项制度不够健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直接相关,这项由政府、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三方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机制有待完善。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亟待健全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集体劳动关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同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不健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仍存在诸多不细密、不周延的地方,特别是对新组织、新技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关系缺少界定和规制,对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比较零散等。

(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亟待完善

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推动劳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弘扬“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和谐文化,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意义重大。不过,这项创建活动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有的地方尚未开展创建活动,大量中小企业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等等。

五、高质量党建推动中国式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建议

总体思路是,建议不断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

(一)以维护好职工基本权益为根本着力点

一是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取向调整的依据,推动宏观政策聚力支持就业。把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相应的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劳动报酬权是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经济权益,而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要来源。这就要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和完善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享机制,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切实根治拖欠职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改革完善适应国有企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三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更好发挥其保障失业人员、工伤人员和育龄人员基本权益的功能。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四是保障好劳动者休息休假和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在休息休假方面,要完善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等相关规定,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制度,细化劳动者加班补偿机制,提高企业违法成本,督促企业依法安排职工休息休假;加强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工作,在做好现行标准修订工作的同时,根据新时代要求补充制定一批劳动定额定员行业标准,比如科学确定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在劳动保护方面,督促企业落实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作业环境,严格执行保护标准;加强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开展职业病预防、检查和救治,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加大女职工、未成年工等特殊群体劳动保护力度,强化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的平台企业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

(二)以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为制度支撑

一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要贯彻落实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依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和企业规模裁员行为。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尤其要注重通过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明确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责任。二是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组织体系上,要在完善省、市一级三方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县级三方机制建设,并根据需要推动向乡镇(街道)一级延伸;要创新组织形式,提高建制规格,建立健全由同级政府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的协调劳动关系委员会。在运行机制上,要健全三方会议制度、协商议事制度、调研督查制度、信息交流和报告制度,并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三方机制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要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立健全违法行为预警防控机制,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等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要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大力推动乡镇、村依法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努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要建立健全集体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不断提高集体协商争议、集体停工事件的处理效能。要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完善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这类突出问题。

(三)以健全劳动关系法律法规为源头保障

“十四五”期间的劳动法制建设主要是补短板。一是要制定基础性劳动法律,例如劳动基准法,我国目前尚无工资、工时专项立法,已严重制约了劳动法整体发展。二是要完善现有劳动法律,例如完善《劳动合同法》,引入劳动关系主体分类的调整逻辑,增强规制的灵活性,并将集体合同分离出来单行立法。三是要针对新就业形态进行创新性立法,不生搬硬套现行劳动法,而是根据新业态的工作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工资、工时、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做到面向未来、面向数字时代的前瞻性制度设计。

(四)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为重要载体

坚持促进发展、实现共赢,坚持全员参与、共同推进,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准确把握创建标准,进一步扩大创建活动覆盖范围(特别是扩大在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覆盖面),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完善激励措施,改进创建方法,比如积极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市)建设,把对企业和企业经营者评先评优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等等。

(五)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证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做到齐抓共管。各级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承担起定政策、作部署、抓落实的责任。政府人社部门要承担起调研咨询、协调督查、监察执法、调解仲裁等责任,加强劳动关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各级工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劳动、创造、奉献的热情和力量,并引导他们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各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等组织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要引导企业自觉关心爱护职工,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工作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最终要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上。这就需要加强企业党组织、基层工会、基层企业代表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各类企业党建工作,重点在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要推进县(市、区)到村(社区)一级工会组织建设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依法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工会,切实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要强化基层工商联等企业代表组织建设,支持他们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三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成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它作为经常性宣传报道任务,推出有影响有分量的成果。要充分阐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切实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大力宣传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用好传统主流媒体的同时,广泛运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媒体,不断扩大传播力。要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澄清是非,减少社会疑虑,疏导公众情绪,更好发挥新闻媒体的减压器、稳定器作用。对于那些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该曝光的就曝光,切实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