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萧山区争当展示“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和共同富裕新标杆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人社业务线为例

更新时间:2022-12-31 09:25:00    内容来源: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理论中心组   

一、共同富裕的关键意义

(一)萧山区在争当展示“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和共同富裕新标杆中的角色分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长久期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变的矢志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大剧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共富呼声逐渐在浙江深入人心,在萧山吹响号角。

21世纪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为浙江精神赋新。从“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精神的历久弥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课题答出“浙江答案”。而萧山区作为入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首批试点的地区,传承好浙江精神,争当展示“重要窗口”示范样板、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的目标任务义不容辞。

(二)人力社保系统在萧山共同富裕创新发展之路中的重要职责

人社系统负责就业、社保等重大领域,大小事务繁多,业务线上的千头万绪均与共同富裕的民生大计息息相关,点滴汇聚共促发展。作为着手于业务线上的基层工作人员,通过梳理人社业务进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所遇到的症结疑难,阐明我区在人才开发以及劳动关系工作领域中未来进步的方向,从而为萧山区共同富裕之路规划人社实践路线,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区始终坚持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立县基石,在建筑、机械、电气、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上取得明显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区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也促使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萧山区多次更新人才政策、不断加码补贴力度、持续深化服务细则,借助着G20峰会、2022亚运会等东风机遇的推动,吸引了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萧安家、发展,我区人才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共富之路的人才基石愈发稳固;同时,萧山区基层劳动者、外来就业人员数量众多,基层百姓权益的切实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牢固防线,我区围绕“以劳动者为中心”的理念,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企业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稳定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努力让企业发展成果由企业职工共享,持续促进我区劳动关系环境和谐稳定,为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但我们必须看到,时代的潮流千变万化,我区正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融合的重要窗口期,相关人才资源开发、劳动关系维稳的工作既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挑战。加快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关键队伍建设、规范劳务派遣、劳务分包等灵活用工行业机制,推进萧山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风貌现代化建设,是萧山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创业创新战略、争当展示“重要窗口”示范样板和共同富裕新标杆的必然要求。

二、人社的两大关键领域在共富之路上的具体角色:人才开发和劳动关系维护

(一)广聚天下人才,为共同富裕增添活力。源远流长的人才储备支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打造战略人才力量,以将浙江省加快打造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作为我省人才工作的奋斗目标。

萧山区一向对人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明确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萧山创新发展,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区”的文件精神和战略方针。作为主抓的重点工作,我区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部署成效显著:出台一系列优待政策和福利措施,吸引人才来萧;深入了解人才群体的实际需求,提供贴心的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以留住人才;根据不同人才类型展开比较分析,科学采取“人才+产业”、“人才+科研”等模式,为其搭建优渥的成长平台,在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升级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快速成长,着力精细化培育人才。让人才能安心干、放心干,从而充分发挥其才干,使其成为创造富裕机会的开路先锋,助力绘就共同富裕美丽答卷。

(二)和谐劳动关系,为共同富裕孕育沃土。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氛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乎区域营商环境是否优渥,是影响经济增长、财富积累和分配平等的重要因素,“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皆需以良好的劳动关系为基础。“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积极整合区域资源并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萧山区民营企业众多,本土力量强盛,他们无疑是助推萧山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为萧山输送了大批的外来企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政策引导机制来平衡多方关系,打造“合作共赢、各得其利”的区域经济共享发展模式,维持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我区持续致力研究的长久课题。

三、人才开发领域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对策——以高层次人才和专技人才为例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服务之家”计划

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方面,我区持续加大投入与支持:出台并不断更新“金梧桐”人才安居计划,制定分类标准,给予涵盖不同层次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和奖励,包括应届毕业生、A-F类人才购租房补贴、生活津贴、贷款贴息等;制定并完善成熟的区内博士后培养计划,面向全球招纳超过100名高水平青年博士后人才,提供涵盖不同领域的全方位博士人才服务和奖励。对出站留萧工作、离站不离企的科研人才给予安家补助,多措并举为其打造优渥成长环境。我区还大力鼓励创新和研发,助推“一核四园多点”的孵化平台架构建设,实行与著名高校建立联和研究院同时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逐年引导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计算机研究院等智能和系统集成创新中心等研究平台进一步创新升级,全力打造杭州湾科技创新高地。

但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我区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面临一些丞待解决的实际性问题:由于人才引进体量大,且人才认定、资格审核的流程体系较为复杂,均需人工严格把关且层层复核方可完成,整个过程偏于繁琐,二是由于人才类型纷纭,其实际需求面较为广泛,因而在服务人才的各个阶段时常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妥善给予有效回应。这些问题往往需经多个部门共同协商配合,完善解决方案。

针对此类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对策构想:专门成立“人才服务之家”服务社群机构,为人才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对于有实际需求或疑问的人才,只需致电人才服务之家,陈述其疑难所在,由服务之家的专业工作人员来帮忙梳理分析,为人才在政策引导方面“把把脉”。再由服务之家牵头抓总,帮助人才联系负责实际业务的各个镇街或部门平台,直接帮人才打通“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从而大大加快人才服务的效率,提升服务温度。对于人才服务之家的工作人员,建议从各系统选取部分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并较为熟悉人才政策的专职人员担任“人才代办员”,进行统筹培养、部署,努力建设优秀人才服务行动队伍。针对那些一时间难以解决的症结问题,由服务之家统一整理报送人才办,采取“一事一议”的服务模式,力求做到“事事有回应,次次有结果”,全力打造我区高质量人才服务的金字招牌,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

(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卓越工程师”计划

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萧山区产业结构丰富,根基深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工需求日益增长。我区多次出台并不断完善针对专技人员的优待政策,例如增加重大科研领域专技人才的区级人才认定标准,并争取纳入杭州市人才认定体系;多渠道打造重要高新行业职称专项评审“绿色通道”;助推职称评审流程升级,加快职称评审与技能等级、职业资格有效衔接进程,“努力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道路”等。但我区也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凸显出不足。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我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培养机制,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来看,我区的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但不难发现的是:高级技能人才稀缺的大环境形势以及技术类人才普遍待遇低、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是长久困扰的症结所在。对此,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一是统筹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招才引才。要建立和广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关系,发挥其在挖掘人才上的本领优势,再由政府机构出面提供岗位福利保障,通过劳务派遣用工等灵活就业方式,为有才干、有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谋生存、促发展;同时也可和区内诸多高职院校、技师学校密切合作,让技术能手们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创造价值,同时解决人才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二是打造“卓越工程师”计划,铺设我区专业技术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要努力牵头帮助区内广大企业主动与北大研究院、西电研究院、浙大科创中心等近年引进的高等研究型平台建立紧密、深入的合作关系,依托其强大、成熟的平台培养机制和丰富的平台资源,由院方主导帮助企业培养优秀的工程师人才。具体来看,需对我区人才容缺环境形势展开系统分析,根据我区不同技能领域的工程师人才需求以及领域内企业规模情况,分类制定计划,由企业和政府共同选取并向研究院输送目标人才展开系统性培训。培训的主要方向应以硕士研究生的预科班形式开展,首先要让人才重视教育,鼓励人才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职研究生考试,使其通过自身努力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同时要建立起目标奖赏激励机制,例如承诺为成功考取的人才给予学费、生活津贴等资助,并在其毕业后帮助评定中级职称等措施,着力为工程师人才群体铺设完整、规范的教育成长之路。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借助优秀导师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特长,通过培训着力提升人才的专业技术本领,帮助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成为技术能手,发挥好劳动型人才的榜样作用,为萧山区技术领域的突破贡献重要力量。

四、劳动关系领域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对策——以劳务派遣用工为切入点

(一)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劳动关系领域的意义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新型用工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就业环境形势的稳中求进,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就业方式快速发展并备受人们关注,一方面,它适应了劳动力市场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满足了企业日益增长的多类型用工需求,同时扩大了劳动者的就业范围、赋予广大劳动者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宏伟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就业的不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行业风险,在实际环境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这也对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务派遣用工领域的规范化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萧山区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及变化趋势

目前我区正常运营中劳务派遣企业总计167家,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运营中企业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了2021年劳务派遣企业年度核验。2021年共计新增劳务派遣许可46家,注销11家,劳务派遣运营企业数量总体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

我区劳务派遣企业类型主要有各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企业咨询管理公司、保安服务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等,涉及的行业类型主要包括人才中介服务业、猎头咨询服务业、物业/家政/安保服务业,派遣的主要员工类型趋于多样化,主要包括各大党政事业单位的编外合同制员工、各个镇街派出所的辅警人员、家政服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保安人员等;劳务分包企业类型主要为建筑劳务公司、工程管理公司等,行业主要分布在土木工程建筑业、交通物流运输业等,所涉及的主要劳动者为施工工人、抢修人员和运输工等。

我区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保障情况总体良好。在人力社保局的有效监督下,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人员按照劳动法规定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进行用工备案,并按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和医疗等五项社会保险,有部分效益较好的用工单位还为其缴纳了住房公积金或附加的商业保险,员工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劳务派遣人员主要从事企业的非管理岗位,派遣员工在用工单位的工作年限一般在两到三年以上,劳动薪酬相比管理岗位的正式员工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福利待遇发放方面也尚存一些区别。但随着劳务派遣员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用工单位,其工资水平也不断得到提升,有些用工单位的薪资水平已接近其正式员工。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支付一般统一由派遣单位按照协议定期发放,特殊情况下,按照特别约定由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支付。

根据我局总体调研分析,目前萧山区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企业基数较大且增幅较快,行业间竞争较为激烈,尤其是人力资源公司和保安公司行业。杭州市内包括拱墅、西湖等在内的多个区县均有劳务派遣企业东游过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萧山落下阵脚,甚至也不乏宁波、上海的企业来萧以分公司的形式另立山头,力求在亚运之前抢占人力资源的市场先机。这样的态势变化一方面有利于满足我区各行各业用工企业的迅猛增长的用人需求,也有利于促进我区乃至杭州全市就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就业面的不断广泛,提前为亚运省会的顺利召开做好充分的人员储备保障,为共富之路开疆辟土;但另一方面,这也无疑带来了更多的监管问题以及行业风险,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萧山区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方面与共同富裕相违背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引发的风险隐患及发展态势

1.企业违法修订劳动合同以逃避社保要求

劳务派遣人员需按照规定和原派遣单位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由其缴纳社保。尽管在严格的审批流程监管下萧山区总体状况良好,但通过后期的摸排依然能发现一些企业企图铤而走险的蛛丝马迹。部分企业或用更高的薪金补贴等为诱饵,哄骗派遣劳动者以半月一签、一月一签的临时工形式签订所谓的阴阳合同,以此来逃避社保缴纳的要求。究其原因,一些企业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缩减成本不惜钻法律的空子,而部分被派遣劳动者依旧属于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对劳动合同法相关概念模糊不清,更易受到他人的蛊惑而上当受骗。如若不及时发现这些潜在危机并以严厉的处罚方式予以取缔,容易滋生更多的劳动合同纠纷,影响我区和谐的劳动关系及营商环境的培养,危害共同富裕的长远渐进。

2.存在部分企业偷换、混淆劳务派遣/分包概念,以派遣名

义做分包业务

由于劳务派遣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资格门槛,有些企业便打着派遣的幌子做外包业务,在劳动保障和用工规范方面却达不到劳务派遣的要求,特别是在重金属制造、建筑等风险高、流动性强且用工规模大的行业,这类乱象更为普遍且危害性更大;而一些劳务分包项目基层管理人员又往往缺乏管理经验,质量安全把关意识淡薄,造成现场管理混乱、人员配置紊乱。这些用工单位用游走于法律边沿的方式规避和转让风险,使承揽单位因受自身经济能力制约而无法对劳动者履行应尽义务。此般乱象如不加以矫正,将极大地损害广大基层劳动者权益,挫伤共同富裕的普遍积极性。经分析,此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也是因为《劳动合同法》对派遣岗位所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原则和签订“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要求两者间存在客观矛盾,在实际招工中难以实现,超“三性”用工现象难以避免。

3.派遣人员法律维权途径存在缺陷,民主权利难以实现

《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劳动合同法》中涉及劳务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款,在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详细范围,对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企业没有具体约束措施,“同工不同酬”现象依旧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被认为不是用工单位的正式职工,几乎所有的被派遣劳动者本应享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加工会组织及会员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权利都难以实现。即使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会,其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因为所有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的问题都是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通过劳务协商决定的,用人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不便于与用人单位研究制定或协商决定劳务派遣工的劳动经济权益,这无疑违背了共同富裕立足于平等协商、共谋发展原则之上的初衷。

(四)萧山区规范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的主要做法、经验及下一步从源头上防控相关风险隐患的意见建议

1.紧跟省市的总体部署,共同推进政策改革创新

建议积极落实省市有关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优化营商环境以支持劳务中介机构开展劳务派遣。进一步加强政策实施的可操作性,更加具体地明确和禁止使用劳务派遣工的范围和种类。推荐适合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文本格式,对劳务工的工作岗位、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做出更加详实的规定,以解决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使共同富裕从政策上落到实处。

2.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强化监察力度

建议定期开展劳务派遣用工专项监察行动,对全市各区县范围

内劳务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展开规模性集中监察,重点对合同签订情况、工时及休假情况、工资待遇或社保福利情况、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加强监督,对违法现象加大惩处力度,保障劳务用工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查处新生违规用工行为,限制畸形劳务派遣形式的发展,全力保障孕育共同富裕的良好劳动环境。

3.积极推动建立劳务派遣行业工会组织

建议联合区总工会结合劳务派遣行业发展实际,积极筹建区劳务派遣行业联合工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劳务派遣职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推动全区劳务派遣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同时,努力帮助明晰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者之间相对复杂的劳动关系,理顺派遣人员入会问题的职责所在和会籍关系归属,强化劳务派遣工的集体谈判和协商权,通力解决劳务派遣工入会难、维权难的问题,从民生细节上彰显共富温度。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