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深入落实中央《意见》加强三个有力作为 推进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更新时间:2022-12-31 07:50:00    内容来源:中共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   

2021年6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意见》”),对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创新发展机遇、指明奋斗方向。新时代检察机关要立足当前法律监督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国家宪法定位,加强三个有力作为,积极探索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现实路径。

一、当前法律监督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人民群众在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浙江省委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全面深化法治浙江的步伐日渐深入,检察机关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相关职能部门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但与此同时,国内外环境反复变化、风险矛盾不断增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也为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参与社会治理带来诸多挑战。

(一)风险社会增加法律监督难度。一是社会环境变化引发犯罪结构变化。1999年至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与此同时,新类型犯罪增多,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增长19.4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犯罪形态的多样化、新型化,促使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二是新时代法治需求考验法律监督水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对法治发展、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仍受一定影响,而检察机关“四大检察”发展还不够平衡,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监督能力和参与社会治理水平仍需不断加强,各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三是公共利益相关风险隐患增多。特别是疫情防控日趋常态化的国内外形势,对社会治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二)数字办案能力考验社会治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不断深化运用,新形态的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涉互联网犯罪具有地域范围广、犯罪方式高度隐蔽、传统打击手段相对落后等明显不同于传统犯罪的特点,极大地考验着检察机关社会治理水平。检察机关运用数字思维办案、挖掘监督线索、开展系统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升,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的实战实效有待提升。

(三)外部协作氛围影响法律监督成效。2020年8月,萧山区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落实省委办公厅〈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若干意见〉的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并将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纳入平安综治考核和法治萧山考核,这既是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供了政策支持,也是区委在“两个先行”区域示范建设目标下对全区法律监督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行政机关对法律监督的支持配合情况总体而言较好,但仍有少数部门对法律监督工作存在认识偏差,重视度不够,法治建设共同体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形成和凝聚。

二、正确认识与把握法律监督实施过程中的三大关系

(一)正确认识法律监督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内容,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作为国家法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二)正确认识法律监督与互相配合之间的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检法机关办案,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当前形势下,应当更加关注公检法机关的配合与形成合力,使我们所办的案件更加经得起事实、法律与历史的检验。法律监督工作不是单纯的你输我赢,更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各司法机关从法治萧山建设的大局出发,达成共同价值追求,逐步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协同的司法权运行体制机制,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共同推动法律贯彻执行到位,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只有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才能更好维护宪法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更好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

(三)正确认识法律监督与全局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法治文明进步的全局而言,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是局部。要放眼全局理解局部,在经历了司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后,检察机关内部存在一定的复杂情绪和迷茫心态。要引导干警从全局视野和发展眼光看待改革,自觉服从全局利益,守牢法律监督初心,做强法律监督主业。要胸怀全局谋划局部,通过依法、精准、有效履职,为检察自身发展赢得支持、拓宽空间。要立足全局改进局部,找准人民群众新需求,找准经济社会发展法治需求与检察法律监督供给的对接点,在完善办案方式、手段、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着力破解线索来源狭窄、监督刚性不足等难题,补齐监督短板,培育监督增长点,推进法律监督工作上新台阶。

三、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路径

检察机关要牢牢把握中央《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出台的重要机遇,自觉将法律监督工作融入社会发展大局中,创新发展法律监督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法律监督力,不断强化监督刚性,为推动我区打造“两个先行”区域示范,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

(一)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意见》上有力作为,凝聚法律监督合力,推进法治萧山建设

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融入检察工作全过程。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必须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以监督办案的实际行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打造法治建设共同体。要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监督理念,凝聚做好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思想共识,从党委政府评价角度着手消除被监督对象的思想顾虑,形成“理念共融、制度共筑、队伍共建、成果共享”的监督合力,共同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共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3.营造共同推进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法律需要被信仰,法治同样需要全社会尊崇与信仰。因此,全民普法和守法应当成为法治萧山建设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对法治建设相关部门而言,要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制,推进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对普法群体而言,要持续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企业合规、就业指导等领域的法治宣传,举办普法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层等活动,营造全民知法守法普法的浓厚氛围。

(二)在加强法律监督力上有力作为,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守好维护公共利益阵地

1.突出打击重点,维护安全领域公共利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动摇,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涉黑恶势力犯罪、危害人身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以及危害安全生产犯罪,坚决守护群众安全感。加强检察环节矛盾排查化解,推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确保检察环节安全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检察环节诉源治理,用好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2.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商业领域公共利益。突出保护重点,加强与区工商联的联动配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区检察院驻亚运村知识产权检察官办公室,为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匹配专业化的检察官团队,依法保护区域内民营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深化检察服务举措,深入企业“精准帮扶”,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领域公共利益。金融领域关系到每个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一些人用养老钱、读书钱、甚至借来的钱追逐高利,最终却血本无归。金融案件也是群体信访的高发区,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要突出惩治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洗钱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维护金融安全。进一步加强对涉及担保、理财、投资等公司的重点检查,相关监管部门在协作配合、信息交换等方面形成合力,及时发现非吸犯罪苗头,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推进“空壳公司”专项整治工作,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共享经营活动异常信息,形成跨部门信用风险联合管控。

4.延伸办案触角,保护未成年人公共利益。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未检工作近年来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业务领域。完善亲职教育工作体系,依托“向阳守护•未检亲职教育工作系统”建设,更好地凝聚起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力量,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数字化亲职教育工作模式。开展普法进学校、村社等活动,提高家长和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消除校外培训托管“黑机构”的生存土壤。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法律监督能力建设。树立办案质量和监督效果意识,坚持讲政治与抓业务的有机统一,坚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持续落实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交流挂职等机制,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能。围绕金融、网络、生态等领域特点,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在办理大案要案中提升业务能力。加大精通民事行政、金融证券、知识产权等专业性领域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三)在推进数字治理上有力作为,依靠数字赋能实现法律监督质效提升

1.加强数字检察建设。深入实施“检察大数据”,强化数字办案、深化数字监督,推进专项监督应用,强化数字应用系统建设,探索应用场景创新,不断提升数字检察实战实效。

2.共建共享改革成果。广泛凝聚数字化改革共识,以贯彻落实《浙江省政法机关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办法(试行)》为契机,依托政法一体化办案体系等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业务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内外融合、上下对接等难题,形成执法司法监督合力,实现执法司法能力共同提升。

3.共同推动社会治理。通过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一件事”多跨场景改革,促进信息资源优化和有效利用,促进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解决,共同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数字法治产品。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