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提升萧山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2-12-31 07:05:00    内容来源: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理论学习中心组   

总部经济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既是价值链分工的体现,更是区域分工的载体,是对空间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化的配置。近年来,我区加快新兴经济培育,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能级,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钱江世纪城等总部经济平台逐步成熟。特别是自总部经济专班成立以来,积极做好项目回归、人才回归等工作,加大综合性、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的引进和培育,从存量和增量双发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1-9月份,萧山区万向、传化、荣盛、恒逸等四大重点企业实现回归营收1144亿元,回归工业产值20亿元,回归税收6.3亿元。

一、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总部企业初具集聚效应。目前萧山区总部企业经认定的主要62家(见表一),包括企业集团类综合型总部企业,专精于制造、销售、物流、金融等单一领域的功能性总部企业,主要分类为新引进、领航型、竞航型、启航型总部企业。另外还有包括税收3000万以上重点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外资头部企业等潜力总部培育企业。

表一 萧山区认定总部62家企业汇总表

1672737582749.png

(二)总部企业贡献不断凸显。62家总部企业2021年实现财政收入43.6亿元(不含房地产),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7.9%,呈现以民营企业总部为主导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有2家萧山企业入选世界500强,分别是荣盛集团(营收447.259亿美元)、恒逸集团(385.62亿美元)。4家企业入围全国500强企业,9家企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2021年,全区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3家(恒逸、荣盛、国供电),拥有浙江省本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50强企业3家。今年1-9月,萧山区四大重点企业实现财政收入16.1亿元(不含房地产),同比增长34.3%;营收2464.2亿元,同比增长37.1%;工业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7.1%;工业增加值46亿元,同比下降2.9%。这些总部企业在制造业领域拥有较强的优势,在纤维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建筑等领域集聚。目前已回归和在谈总部项目,大部分为制造业企业,例如恒逸集团、荣盛集团、传化集团、友成模具等。

(三)潜力总部企业不断壮大。聚集了以科百特、国泰环保等上市后备企业为引领,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外资头部企业等多类型企业为支撑的潜力总部企业,还有之江股份、万鼎精密等10家后备企业、40家有意向上市企业。很多企业聚焦新兴产业,例如舜宇光学中央研究院已于7月下旬从滨江迁至浙大科创中心,科百特功能性总部及研发人员回归。这些集聚在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纤维新材料、金融服务等领域,成为驱动萧山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萧山总部企业孵化培育的核心后备力量。

(四)区域性总部不断突破。恒逸全球创新中心(恒逸研究院)、荣盛贸易板块及研发总部、传化贸易总部、万向在外投资项目、科百特管理总部及部分研发中心通过功能性总部和人才的回归,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比如纤维新材料产业链和石化国际结算产业链、绿色钢结构产业链、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膜分离产业链、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领域产业链的补链、强链、延链。今年,省交投集团等项目也落户萧山。

(五)总部经济集聚区已初具雏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以钱江世纪城为核心,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空港经济区为两翼的总部经济集聚区,极大地提升了萧山的整体实力和城市形象。

二、我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和短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兵团能效优势。“兵团”制是我区破题大平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改革。八大作战兵团自主高效运作,不断提升平台(重点产业功能区)的首位度。如钱江世纪城已投入楼宇项目63个(约800万方)、在建商办25个(约400万方),区域内累计注册企业1.6万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23家,上市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8家,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

2.产业带动优势。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区,萧山已形成了一批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指标回归、项目回归挖潜空间巨大。同时,萧山在数字经济、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集聚了一批高成长、富有创新力的潜力总部企业,萧山在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中面积最大,也有利于萧山集聚硬科技创新企业和总部集聚。

3.区位交通优势。当前,萧山已形成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南站枢纽+高铁+城际轨道无缝对接,叠加省市际高速路网架构,与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构成了“一小时交通圈”,杭州主城区半小时通勤圈,便捷内外交通有利于总部经济的集聚发展。

4.城市能级优势。G20峰会、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盛会,让杭州、萧山在国内乃至世界上有力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发展带来了交通、教育、医疗、商业、体育、休闲等综合配套能力大幅提升,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为萧山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支撑。钱江世纪城、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等平台对企业吸引力强,奠定了总部经济的发展基础。

(二)短板分析

1.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升级。从全区现有总部企业的行业来看,本土传统制造业企业偏多,对空间、能耗等需求较大;高附加值、广影响力的高端都市型经济、高科技总部等新模式新业态总部占比不高。从功能来看,央企国企区域总部偏少,科技成长型、产业链“链主”、隐形冠军企业,高科技独角兽企业等较少,对构建产业链,开展“以企引企”带来一定难度。从发展模式来看,“总部+基地”的模式路径与滨江等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2.空间布局需进一步优化。我区民营总部企业的散列分布,群而不聚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钱江世纪城、科技城、湘湖旅游度假区等平台,打造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高新产业、文创产业等区域总部生态还要加强统筹。总部企业对“邻居”的要求较为看重,这就需要在加强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更加注重行业分类、产业集聚。目前其他如北京、郑州等一些城市都是总部企业连片扎堆,优点是将有相同用地性质需求的总部集聚起来,既能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又能形成区域产业优势。

3.综合配套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上,萧山虽然总部经济起步较早,并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和政策,但对可供给的资源相对缺少统筹,且与总部企业的当前需求还不是完全匹配。比如,有些总部企业对落户的一次性奖励并不是看得很重,更多关心人才等战略性资源的保障,尤其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缴纳、子女就学、住房等支持政策。部分高科技企业反映,一般员工住房每月支出要高于未来科技城50%以上,人才公寓提供要求较高又供给不足,导致企业人才流动性大;要素上,土地多样化给总部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制约。比如,因土地出让条件限制,总部企业无法以预期价位拿地,项目迟迟无法落地,如飞鹤奶粉就因此原因尚未落户钱江世纪城;“总部+制造业”模式对土地需要较大,萧山又缺少大宗的工业用地,需要进一步调整;部分企业对楼宇的容积率、高度也有一定要求但无法满足,导致总部落户积极性不高;监管上,部分企业未完全履行协议,有的在落户取得土地后,没有完全作为生产而是改建“大平层”,有的想改变楼宇容积率和高度等。

4.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总部企业根植不深,受其他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四处布局,而不是基于产业配套、营商环境,产业链、供应链等进驻。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总部经济扶持政策,力度越来越大。比如,湖州给与地方贡献超2000万元总部企业前五年全额、后五年50%的奖励;金华市给与前三年全额,后两年70%奖励;苏州工业园区提供前三年全额,后两年50%的奖励。萧山总部经济政策与周边区域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而且面临净空、限高等约束,总部回归和项目回归虽然有较大潜力,但也具有较大难度。

三、提升萧山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地方政府做好战略谋划和抉择,萧山应抢抓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明确总部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模式路径选择、制度矩阵优化,全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具有知名度和重大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区。

(一)明确路径,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萧山模式。一是留住本地企业。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本土企业发展总部形态。发挥萧山企业在化纤新材料、建筑钢结构、化工、物流、旅游酒店等产业优势,推动本地企业建立以萧山为总部基地,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升走出去的实力,提升本土优势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二是做好以荣盛、恒逸、万向、传化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回归。积极支持本土头部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与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延伸,在用地、能耗、环评、金融等政策上予以保障。要充分利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鼓励企业上市,大力扶持企业进行并购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销售中心等分支机构。三是加强总部招商。建立引进总部项目招商目录,推行总部经济招商责任分工和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国内外大企业投资趋势动态分析和产业研究,经常性走访,了解投资意向。找准招商对象,加强省属央企国企、新主板上市公司,科技成长型、产业链“链主”和隐形冠军企业的走访,积极招引以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央企国企区域总部企业、新主板上市公司为重点;依托经济转型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和国内巨大市场优势,积极招引跨国企业的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等区域性总部。充分利用国博中心重大活动、展会等平台,加大推介力度,以企引企,了解投资信息,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二)加强统筹,完善总部企业的落地服务机制。一是突出服务特色。服务好现有的总部企业,突出人才和科技专利、数据、土地要素服务,提升企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建立对话机制,建立区领导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需求和解决企业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优化政府服务。建立重大总部企业快速落户代办服务,由总部经济专班牵头提供全流程审批服务,建立并联审批等联动机制,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持续精简政府审批和办理事项。三是金融创新服务。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在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推动科技成长型企业资金需求的解决;积极探索创新多种金融手段助力措施,发挥投资基金的作用。为爆发式成长拓宽融资渠道。四是破解用地难题。强化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规划和预留超级总部基地、未来总部社区、开发区市北区块、萧山科技城和机场路、风情大道、时代大道等总部经济发展空间,规划完善科教文卫娱等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力。重点打造以钱江世纪城超级总部基地为载体的高端集聚区,聚焦招引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国际组织(机构)总部,央企国企区域总部和全省民营企业总部;开发区市北区块、萧山科技城以独角兽、科技成长型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为主;临空经济区以航空物流、配套服务等为主。

(三)强化人才支撑,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落实人才政策。精准对接,靶向吸引创新人才,为企业人才提供子女入托、医疗保障、人才住房、人才申报等一站式服务,用优质服务留住人才。二是加强人才政策的兑现。完善人才服务,逐步放宽人才性住房提供的条件,降低高层次人才的住房支出,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

(四)完善体制机制,切实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一是加强总部经济发展的领导。在目前专班化运作的基础上,建立长效运作机制,由区领导牵头专门负责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招引工作,完善落实区领导协调和联系机制,防止有人抓却又没人落实的情况出现。二是扶持方式创新。根据总部企业不同性质、行业、贡献度,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精准进行扶持发展。三是政策措施创新。在出台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意见的基础上,对于在主板上市公司,要落实总部用地支持。四是加强后续监管。建立高效灵活的约束监管机制,利用萧山产业大脑12个场景数据支持,确保企业履约承诺,落实投资;建立企业外迁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总部企业整体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测,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将新项目落地。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