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建议——以萧山区属国有企业为例

更新时间:2022-12-31 06:40:00    内容来源:区国资经营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市场化转型,提升盈利水平,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摆在萧山各区属国有企业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国企平台运营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深化改革相关建议,以期为推动区属国企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参考。

一、区属国有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边界职责不够清晰。各区属国企在业务上虽有不同侧重,但依然存在职能重叠的情况,不同国企存在同类业务,承担相同职责,开展同质竞争,形成机构及人员配置重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资产资源缺乏统筹。各区属国企出于自身生存发展考虑,不断争取我区经营性资产、土地、房产,在城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自资产资源分区块运作,自行融资投资,难以形成资产资源的集聚规模效应。

3.市场转型能力不强。区属国有企业所持有的公益性资产过多,优质经营性资产较少,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市场化运作水平弱。此外,区属国有企业还存在债权债务、资产处置、事业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

4.队伍素质总体不高。区属国企干部职工主要从原各类国有企业整合而来,市场化选聘少,缺乏工程建设、金融投资、财务管理、法律咨询等专业性技术人才。此外,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相对不足,员工能力得不到及时“充电”。

5.绩效考核激励不够。现有薪酬考核体系难以留任优秀人才,人才招引难、留任难。当前各区属国有企业用工机制不灵活,市场化选聘力度不够强,分配激励机制不够市场化,一定程度限制了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改革发展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推进萧山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成为国有资本资源整合者,国有资本布局的战略先导者,成为国有资本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平台。推动国有资本聚集发展,落实并购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市值管理、发展产业基金等工作,推进市场化股权运作,全面参与区属国资整体资本运作,形成代表萧山国资国企整体竞争实力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2.界定平台功能,调整国有资本产业布局

制定国资发展规划,完善国资资源配置“战略地图”,明晰不同产业集团战略定位和主业范围。根据平台功能制定区属国企资源整合重组方案,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通过资产重组、资产置换、无偿划转、共同开发等方式,推动企业间加快上下游垂直整合、同类业务专业化横向整合,提升区属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服务能力。同时,梳理全区资源资产,根据功能分类划转至各区属国有企业。

全面梳理国有企业负债情况,细化未到期债务管理,制定化债计划,落实年度融资计划和“一企一策”化债方案,集合区属国有企业资产、土地资源,建立资金池,统筹确保偿还到期债务。努力提升和保持信用等级,建立畅通银政、银企合作机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统一管理融资担保工作,实现总额控制、单笔审批、从严把控,避免担保金额快速增长。强化风险预警,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以及偿债准备金制度,应对突发债务危机,保障债务链接。

3.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符合党建要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公司章程、议事规则和配套制度,制定区属企业章程管理办法,确保国资监管依法进入混合所有制企业章程。规范股东会、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类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定期分析评价履职情况。

拓宽董事来源渠道,创新董事选拔方式,探索实现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兼职外部董事合理搭配、专业互补的董事会。增强监事会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监事会对董事会、经理层履职行为和公司财务的监督力度,有效发挥监事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监督制衡作用。落实监事会定期报告制度,完善监督工作报告和成果运用机制,提升监事会履职成效。加强监事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复合型、年轻化的监事会主席和专业化、职业化的专职监事。

4.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现代企业产权基础

分类确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通过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重组并购、股权退出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承担政策性职能和平台功能的企业保持国有独资,涉及民生保障等领域的企业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经营类企业大力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综合运用股权、基金、资金等运作方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大力培育及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为萧山国有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和管资本的重要载体。

5.坚持市场化导向,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

充分发挥党委在企业选人用人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经营管理者,坚持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公益类、功能类企业经营班子,实现以组织选拔为主、市场化选聘为辅。经营类、商业类企业经营班子以市场化选聘为主,企业党组织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完善配套制度,健全考核退出机制,畅通企业领导人员身份转换通道,推进企业领导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坚持因事设岗、人岗相适,构建员工正常流动和退出机制。

建立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真正实现薪酬能高能低。实施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分类管理,赋予企业更加充分的工资分配自主权。支持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强企战略,工资分配要向高科技、高技能人才倾斜。

6.健全国资监督体系,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高效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纪检监察、监事会、财务总监、内部审计、内控、风控协同联动的“六位一体”监督体系。探索建立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机衔接、与萧山国资国企监管体制相适应的权力监督新格局,积极探索党内监督与法人治理监督有机融合的机制,优化区纪委监委派驻监督或实施与企业纪委联合监督工作机制。深化政府审计部门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

实施智慧监督,建立审计大数据平台,构建企业要素交易综合监管体系,建设阳光采购、资金融通、资源性资产租赁、国有资产交易、重大资源开发等监管平台,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健全法律、预算、资金、内控等防控体系,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化解金融、资金、法律等风险。

7.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原则上将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以内。加强区属国企子公司管理,强化业务整合优化,避免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实施子公司清理整顿工作,明确清理范围、清理原则和工作要求,分析各级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和管理现状,形成清理整顿方案,加快退出持续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按照资源资产的性质、类型、状况等分类施策,采取多种方式,处置非主业或低收益业务,减少债务、增强流动性,妥善处置三年以上无效益且未来两年生产经营难以好转的低效无效资产,加速终止长期亏损、前景不明、缺乏控制力的投资项目。有效利用长期闲置或使用效率偏低的土地、房屋等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围绕区属国有企业产业特征,对标一流,持续做强主业,打造成主业突出的优势产业集团。加大区属国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制定转型发展时间表、路线图,实施帮扶工作,落实“投、扶、奖”工作机制,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国资品牌战略,持续提高区属国企产品、工程、服务的质量层次和品牌影响力,积极参评国家、省、市质量奖项。全面推进智慧国企建设,运用智慧城市平台,打造国资国企数据信息化板块,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并利用智慧系统销售产品、推介项目。

8.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建立以企业党组织全面领导为核心,涵盖企业战略决策、生产经营、选人用人、纪检监察、企业文化等领域“党建+”模式,解决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完善国有企业党建“1+N”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顺应企业改革发展新趋势、新需要,探索企业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工作机制,使企业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优越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党组织在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严把政治标准首关,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持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大力培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工作,推动国有企业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谋划区属国企人才工作,研究制定促进人才优先发展意见,创新人才发展制度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核心骨干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领域、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队伍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能力。落实人才保障政策,加强各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完善考核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创新廉政宣传教育路径,打造清廉国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抓好“关键少数”,管好“绝大多数”。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化政治监督,提高日常监督实效,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提高纪法贯通能力,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传导到基层。

三、保障机制

1.组织领导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为系统性工作,建议成立区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和指导把关,牵头研究重大改革专项工作,协调解决共性、难点问题;建立起联动工作机制,分解细化改革任务,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明确各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方法和步骤,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2.政策支撑保障

为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议出台支持国企改革的政策措施。在财税政策上,合理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落实国家相关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的税收政策。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保障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投资用地。增加土地出让的分成比例。支持区属国企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配置土地使用权。在金融政策上,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展贷款业务。推动商业银行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改善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服务。鼓励证券公司开展兼并重组融资业务,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参与兼并重组。在社保政策上,鉴于企业兼并重组产生的人员分流情况,制定内部退养、解除劳动关系、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等政策措施。对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缓缴社会保险费。

3.部门协同保障

区级部门要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主动参与配合,从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加快改革步伐出发,妥善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确权、土地房产处置、诉讼案件、信访维稳等问题,以及化解区属国有企业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