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22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萧山有线广播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更新时间:2022-12-31 06:15:00    内容来源: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   

农村有线广播作为党的基层與论阵地,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责任,是传播科学知识、服务“三农”的主要信息渠道,是农村稳定的“助推器”、农业生产的“好帮手”、农民生活的“好伙伴”。特别是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它在第一时间把疫情防控的信息、科普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然而,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多层、高层农民公寓的推进,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有线广播的入户率、通响率逐年下降,党在农村的这块思想舆论阵地有松动现象。

一、萧山有线广播的历史

1955年3月29日,萧山有线广播站正式开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线广播步入了鼎盛期,绝大部分家庭都装上了有线广播。尤其在农村,广播的入户率非常高。当时,有线广播特别受农民喜欢,农民称它为信息播报员、气象预报员、农民技术员,是不少农民朋友的“生活闹钟”,听新闻、播气象、放戏曲,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

2006至2007年,萧山区实施了“广播发展年”,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在实现“村村响”的基础上,有线广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广播喇叭总量达到268350只,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户户响”。同时,萧山广播电视台以打造对农节目精品为主抓手,积极实施有线广播节目调改,涌现出一大批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好栏目,对农专栏《农村大世界》连续四年蝉联浙江省十大优秀对农栏目。通过有线广播网络和对农节目内容建设的“双管齐下”,农村基层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新的对农宣传高地初步建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幸福的现代化新萧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农村有线广播,成为萧山区在全国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二、萧山有线广播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同时叠加多方面因素,近年来,萧山有线广播终端总体数量、通响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且各镇街发展极不平衡。据初步统计,目前仅有广播喇叭17.5万只,并还在继续减少。但与此同时,大多数中老年农民群众对有线广播还有着实际的需求。近期,我们进行了调研,发现萧山有线广播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机构:上面没人管,机构空心化。由于机构多次调整再加上传输线路与内容生产分离(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线路划归杭州华数),目前镇街广播站业务上处于没有明确主管部门的状态,区文旅局和融媒体中心似乎都可以管,但是又都似乎没法管。全区仅一半左右镇街仍保留了广播站这一机构,且普遍空心化,基本上都并入党建工作办公室,站长也不再享受中层待遇。一些镇街不再运作,有些仍在运作的靠的是惯性和老广播人的情怀。

2.数量:分布不均衡,数量减少快。比较好的镇街如瓜沥,现在还有2.8万只有线广播终端,2015年已经在全区率先实现镇到村有线广播线路全光缆改造,每个村社都建有标准广播室,有线广播通响率超过93%。新街虽然已经成为街道,但是因为街道对村社有线广播有考核,有30%的入户补助,所以现在通响的有线广播仍超过1万只。义桥镇的一些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由村里出钱,给每户都安装了新的有线广播终端。有的村有线广播大幅减少了,但是村里又在公共区域新建了不少草坪广播,以替代入户广播的功能。但大多镇街有线广播数量下降幅度非常大,像北干、闻堰、宁围三个街道已经几乎没有有线广播终端了。受到新农村建设上改下的影响,一些村拆后没有对有线广播线路进行恢复。

3.技术:线路无人护,设备无人修。虽然区到镇街的有线广播线路已经划归杭州华数管理,但是镇街到村和村到户的有线广播线路仍然归各镇街所有,这些线路基本上都是电缆,年久失修,维护成本高且不安全。各镇街普遍缺少线路维护人员,且在职的线路人员大部分都即将退休。一些镇街通过兼职的方式解决,一些镇街返聘已退休人员做维护,如8个相邻镇街将维护工作外包给一位70岁的退休职工。镇村两级的播出设备与器材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些设备损坏后找不到人修,有的买不到更换的同类设备。据调查,全区六成以上镇街有线广播线务技术管理岗位呈现“无人驾驶”状态。

4.内容:听众在减少,自办节目弱化。随着听众的减少,终端的减少和各镇街对微信、视频号等政务发布新媒体的日益重视,镇街有线广播的内容也越来越弱化,仍有自办节目的镇街基本还是在沿用多年前的方式在采编和播发节目,有些镇街内容多为微信公众号的“播音版本”,并不符合有线广播特点。同时,各镇街之间和镇街与区级有线广播之间很少有业务交流和培训等互动。

三、萧山有线广播的未来

今天的有线广播,连接城乡,直面基层,更是要在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上做出更大贡献。而要适应新时期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萧山有线广播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焕发活力,结合我区过去推广有线广播的成功经验、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媒体传播规律,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1.纳入规划、政策保障。要从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范畴来规划和推进有线广播事业,把有线广播建设作为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美丽乡村和示范村建设体系,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深入推进有线广播建设,建设和维护好一张健全、先进的有线广播网络。建议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制定、出台《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有线广播建设的意见》的指导性文件,对今后我区有线广播建设予以保障落实。

2.理顺体制、完善管理。有线广播是一项公益事业,一定要确保有人建、有人修、有人用、有人管。要理顺和创新有线广播管理体制,建议明确萧山区融媒体中心为镇街广播站的业务主管部门,使镇街广播站再次有娘家。可在业务上将区融媒体中心镇街分中心与镇街广播站功能进行融合归并,镇街分中心可以加括号(镇街广播站),广播站与融媒体中心镇街分中心融合后可以让两个机构都能够实现实体化运营。建议将有线广播与应急广播一起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后者的平战结合,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以及财政保障、培训、考评体系,确保有线广播和应急广播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可持续发展。区级层面,建议成立由区领导挂帅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做好有线广播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办公室可设在区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设立区级有线广播建设专项资金,资金用途分两类,一类是区级网络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资金;一类是对村社区有线广播建设工程给予补贴,建设资金主体由村社区承担,补贴资金由区、镇街按比例各承担一部分。如义桥街道新坝村2020年实施了有线广播工程改造,投入资金50万,参照这一标准,补贴政策出台后其他村社区如果实施改造,可由村社区投入资金30万,区、镇街各补贴10万元。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年度考评制度,按时听取广播事业建设情况汇报,及时协调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考核权重,每年末对镇街、村(社区)进行专项考评。

3.夯实基础、拓展阵地。加强公共资源的集约使用,利用应急广播升级的契机,把所有镇街到村社的有线广播电缆统一升级更新为光缆,建设覆盖全区各镇街和各村社的智慧化数字有线广播平台,并明确镇街到村社有线广播光缆的维护由萧山华数统一负责。在应急广播网络上为有线广播信号提供接入接口,通过IP适配器,把萧山有线广播的音频信号通过应急广播平台传送到村社区广播室。通过上述举措,重新打通区镇村的三级有线广播网络,修复区域内的破网现象,解决不能同步收听有线广播的问题,也为下一步在农村文化礼堂、小广场、小公园等场地添加有线广播提供硬件基础。未来考虑进一步扩大范围,推动有线广播进城市社区、进机场、进地铁、进公交站、进广场、进公园、进校园、进工厂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有线广播的宣传阵地作用。

4.立足本土,提升服务。有线广播的真正生命力和影响力来自于本土化的节目和全方位的服务。要围绕实现共同富裕这条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萧山有线广播的节目质量。要积极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作用,按照“三贴近”要求,精心办好、办精各类节目,既要办好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闻节目,又要办好群众喜欢的科技类、服务类和文艺类节目,唱响主旋律,服务多层面。要发挥好有线广播在基层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大到基本国策、政令发布、参政议政、避灾抢险,小到气象服务、农资信息、招工、寻人启事,使有线广播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叫得应”“用得着”“用得顺”“用得好”的工具。通过精准、贴心、分类服务,满足群众对信息、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真正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好、生活服务好,起到小喇叭、大宣传的良好效应。

5.着眼长远,建好队伍。有线广播网络的健康运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要高度重视,彻底扭转基层有线广播队伍不稳、专业人才易于流失的现象,加强编制规划和落实,确保人员到岗到位。要联合多部门齐抓共管,切实抓好全区有线广播人才的梯队建设工作。要广泛开展所属镇街有线广播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点发掘好、培养好基层的通讯员、线务员,进一步夯实基层广电人才的质量。大力支持区融媒体中心培育一批新媒体亟需的采编、网络、运营等广电人才。主动对接对接省、市广电部门,推荐优秀的广电人才到更高平台去锻炼和深造,为我区广电人才谋划出一条清晰的事业发展路线。

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2年12月



作者:  编辑:李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