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9理论学习专题 > 镇街篇 > 正文

新发展理念下如何提升杭州临空经济发展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9-12-27 21:10:00    内容来源:空港经济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以之引领社会发展实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交出版社2017年版,第197页)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历史基础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揭示出发展实践中包含的困惑、误区、冲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在新时代、新矛盾、新形势下要实现何种发展、怎样发展和为谁发展的时代课题,对新时代“如何生活”“如何共同生活”“如何幸福生活”,也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如何把握“能做”和“应做”;在处理人与社会或人与人的关系时,如何把握“公正”和“平等”;在处理人与自身发展关系时,如何把握“物质”和“精神”等基本问题都做出有力的指引和回应,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的发展实践指明了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航空经济将会通过航空运输嵌入高水平的全球价值链中。国际航空之父卡萨达曾说,航空运输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就是说临空经济将成为新经济最重要的舞台,是新时代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杭州临空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一、对临空经济发展的认识

在“后峰会、前亚运”时期,杭州要建设世界名城,打造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核心,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

(一)世界名城要有国际化的机场。机场的通达性,特别是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通达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目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除东南亚旅游城市外,仅覆盖阿姆斯特丹、马德里、莫斯科、洛杉矶、温哥华、悉尼、东京、首尔等少数几个国际知名城市。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杭州需要更加重视拓展国际航线,特别是覆盖国际重要节点城市的航线,提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国际通达性和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经济转型期呼唤临空经济。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考察北京新机场的时候强调:新机场(临空经济)是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目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来主要依赖大进大出的海洋经济正在逐步向快进快出的临空经济演进,临空经济将成为新经济最重要的舞台,特别是杭州作为国内新经济的代表城市,又正在大步向国际化迈进,更需要重视临空经济。

(三)临空经济是一种高度复合的生态化系统化经济形态。临空经济不是简单的枢纽经济,更不是单一的物流经济,而是高新产业集聚的产业枢纽。临空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构建“港产城”三者的有机融合。因此,发展临空经济,建设航空城,不仅仅是建设一个大型枢纽,更将带动临空型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驱动性、示范性极强的区域经济引擎。

二、对杭州临空经济发展的认识

(一)对杭州临空经济发展地位的梳理认识

杭州空港区域位置重要,区位特殊,处在我省开放的最前沿,位于我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在省市区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是全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所在地。机场三期的建设完成将满足9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将会在空港区域正式形成,空铁联运变成现实,对标虹桥、超越虹桥将成为可能。这里是浙江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没有之一。这对追求速度和联通的现代产业体系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条件支撑,这是我们萧山必须牢牢抓住并积极放大的独特优势。

二是浙江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我省是开放大省,但在口岸建设上,长期更加重视海港,我省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港,但空港建设却相对滞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分工的更加紧密,通达性、时效性成为开放型经济和新经济布局的重要考量。示范区是浙江对接世界的第一门户,提升空港开放水平和临空区域开发水平,对我省实现对外开放“双轮驱动”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杭州建设城市国际化的主阵地。没有机场的国际化,就没有城市的国际化。国际航空之父卡萨达曾说过:“20世纪的城市打造机场,21世纪的机场打造城市。”机场的通达性,特别是与国际大都市的通达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作为杭州接入世界的最佳端口,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杭州开展国际交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能级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萧山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临空经济依托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对“资源全球配置、人才全球流动、产品全球销售”等临空偏好型的产业集群,具有天然吸引力。国内外经验也表明,高新产业和总部经济集群大多在国际大型机场周边布局,国内的郑州正是依托航空港区实现了其在中部的崛起。目前,萧山区布局了“两带两廊”产业规划和4286产业载体,空港是其中重要的承载空间。

(二)对杭州临空经济发展历史方位的判断认识

要做好工作,必须对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才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有所作为。结合当前空港的发展实际,我们判断,杭州临空经济的发展处在“产业变革的机遇期、交通改善的加速期、城市开发的建设期和要素保障的困难期”。

所谓产业变革的机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随着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经济正由原来的主要依赖大进大出的海港经济加快向临空经济和海港经济双轮驱动演进,临空经济将成为新经济最重要的舞台,特别是我省大力开展创新强省战略,杭州又是新经济的代表,正在大步向国际化迈进,杭州临空经济已经站在时代的风口,将拥有广阔发展天地。

所谓交通改善的加速期:多年以来,由于机场的封闭运作和交通的孤岛效应,机场对杭州临空区域来说,处在“看得见,进不去”的尴尬境地,加之受到理念和体制的限制,机场区域综合交通和集疏运体系迟迟得不到落实,周边发展不但没有接受到机场的溢出效应,反而为其所累,发展缓慢。但是,随着G20和亚运会等国之大事相继落地杭州,机场区域交通改善加速,且有了较为明晰的时间表,这是空港发展的重大机遇。

所谓城市开发的建设期:空港所在区域,基本都为人口密集的老集镇,与主城区也缺乏便捷的交通方式,各类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都比较弱,总体以乡镇风貌呈现。所以这几年的工作重点还在于搞建设。搞建设的时候总体环境不太会好,城市配套不太会全,各项指标也不太会好看,但越是这样,越不能在产业引进上急功近利,要敢于在空间上适当留白。

所谓要素保障的困难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三条红线。北京上海的下一轮城市总规的总体原则都是收缩城市开发边界和严控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未来城市的增量空间将越来越少。财政部也发文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资金要素还是土地要素,向上争取的空间都非常有限,需要我们稳扎稳打,精准发力。

三、杭州临空经济发展的思路

结合空港的历史方位和目前发展情况,按照10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指出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子”这一思路,下一步,杭州空港将积极寻找比较优势,高层次定位、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开发,通过分阶段建设大交通、构筑大枢纽、发展大产业、促进大融合,坚持“交通优先,合作共赢;产城融合,以产为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眼睛向内,盘活存量”四大工作遵循,按照市委“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区委打好“一二八”组合拳和杭州市新制造业计划的决策部署,拉高标杆、主动有为,为临空经济的新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坚持一个目标:即建设产城融合全国一流航空都市区;

——实施两大战略:即产业提升战略和城市提质战略;

——实现三区联动:即启动国际商务和先进制造业区、沿江城市核心区和临空制造及智慧物流区的联动发展;

——建设四个“100万”:第一个是机机场扩建超100万方,打造浙江省最重要交通枢纽;第二个是十大产业平台建设超100万方,提升临空产业承载空间;第三个是城市开发超100万方,实现城市机场向机场城市转变;第四个是公建配套安置房建设超100万方,建设宜居宜业航空都市区。

——发展五大产业:主要发展以“跨境电商、临空总部、临空现代服务、临空物流和智能制造”为主导的五大临空产业。

下阶段,杭州空港主要以“五个聚焦”为抓手,实现临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进一步聚焦体制优化。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协调萧山区、机场、省市相关部门等多个主体。从目前全国已获批的14家示范区看,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层级最低、权限最弱、扶持最少的示范区之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按照“市级机构,委托萧山区管理”原则,提升示范区层级。同时成立省市区三级临空经济建设领导,统筹协调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及重大问题。

2.进一步聚焦空间优化。一是优化产业用地空间。按照杭州市新制造业计划要求,重新梳理产业用地空间,规划了9.3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空间,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8%,其中保留工业园区4个,制造业用地达8平方公里。二是优化功能布局。以规划为引领,做好落后产能的淘汰及新兴产业的招引。重点聚焦杭州湾生物科技谷和临空总部经济集聚区;做优做强物流仓储园区;并做好红山、阳城、横蓬、靖江四大保留工业园区的提升改造。

三是谋划重点版块建设。以机场核心及周边机场服务区域为重点,建设面向区域服务的国际航空中心。以南阳核心区及机场西侧为重点,建设面向区域服务的总部办公和会议服务中心,打造临空产业创业创新中心、航空商务中心,满足商务、会议、会展等高端需求。以瓜沥、靖江次中心为重点,建设面向本地服务的商业、文教和旅游休闲中心,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

3.进一步聚焦融合发展。以空港交通枢纽为联结,在发展上以产业为先、注重融合,高标准打造符合临空特色的产业枢纽。

一是注重机场融合发展。以体制为支撑,实现与机场的无缝对接,深入融合。真正做到发展共谋、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信息共享、招商共引、工作共推,共同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下阶段要与机场通力合作,加快推进国际货站及机坪项目。二是注重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要通过建设满足产业发展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环境,更好地引进酒店、会展、商务等临空服务性产业。加快推进德信天空之翼、融信靖江、阿尔法城和中南空港城以及东航、圆通航空总部等重点城市开发项目。同时以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集聚。三是注重区域融合发展。以机场为辐射,注重加强示范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与全省重大战略的联动,努力实现区域融合发展、错位发展。以艮山东路、河庄大道为纽带,主动接轨钱塘新区,共同打造东部先进智造大走廊和航空服务产业带;以机场快速路为联结,成为萧山“两带两廊”产业规划和4286产业载体建设中的重要平台,并深度融合滨江区及杭州主城,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进一步聚焦临空产业集聚。始终聚焦临空指向性产业,坚持产业引领,积极布局新商务、新会议、新贸易、新智造、新航服。一是以机场三期建设和机场远期规划落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空侧资源,重点招引航空公司总部、临空型企业总部(机构)、商务会展及航空相关制造业,打造国际化临空总部经济集聚区。二是以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 型)扩能及杭州空港综合保税区申报为依托,充分利用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监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五大中心的功能,以跨境电商为主体,构建复合型的临空偏好性产业,特别是要加速引进融资租赁、保税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以杭州湾生物科技谷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构建“药+医+器”三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兼具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投资孵化中心四大功能,以已经开工的健新原力项目为引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形成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的空港集群。四是以产业转型升级及数字化赋能为依托,进一步发展先进装备智造,鼓励传统产业把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变革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建立机器人自动化示范生产线,通过“互联网+智能制造”,实现工厂的智能化。五是以光电信息项目引进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聚焦智能交通、安全监控、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等行业的市场。以产业园为载体,用以消化吸收滨江区、钱塘新区等周边区域在产业上的溢出资源和辐射效应。

5.进一步聚焦交通改善与辐射。空港的优势在交通,但目前空港的硬制约也主要在交通。打通交通枢纽的任督二脉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速推进空港集疏运枢纽工程。积极配合推动机场三期工程,配合支持各有关方面,参与集疏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加速构建空港辖区内的“13344”交通体系。即建成一个基于空铁联运的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机场—萧山国际机场;建设三条城市轨道;谋划三条高铁进入机场;建设四纵四横的辖区主干路网,打造浙江省最重要交通枢纽。二是大力拓展国际航线。国际主流航线对城市国际化至关重要。开拓更多更优的国际航线,特别是覆盖国际重要节点城市的航线是推动杭州打造世界名城的重要抓手之一。下一步,以更大力度呼吁和支持萧山国际机场国际航线开拓和24小时通关,提高杭州城市的通达性及便利度。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道路项目。第一,加快推进杭州中环空港段建设,实现示范区与绍兴、余杭等杭州周边各个副城之间的无缝对接。第二,大力推进保税大道南伸、艮山东路东伸、南阳大道北伸、机场东路东伸等几条重点道路的建设,形成示范区与滨江区、钱塘新区的互联互通,打造示范区“内成网、外成环”的综合交通路网格局。第三,积极协助谋划高铁进入机场;配合地铁一号线、地铁七号线建设,确保早日通车;支持机场轨道快线、杭甬智慧高速落地建设。真正形成“空铁联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打造浙江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作者:  编辑: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