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9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推行“四+”模式 构建“三小”体系 持续深入推进“清廉村社”建设工作

更新时间:2019-12-27 13:20:00    内容来源:区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一、选题背景

建设清廉村社是萧山落实清廉浙江、清廉杭州部署要求的具体实践,是建设清廉萧山的基础阵地。我区有535个村社,各项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村社,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村社。2015年至2018年,反映基层村社的纪检信访件年平均量达到400件以上,年平均占比达50%左右;涉及基层村社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年平均查处量超120件。今年上半年,省巡反馈意见也对“村社‘两委’班子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三类:一类是村级小微权力方面,主要是违规建房审批、违规困难补助、违规分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一类是村级小型工程方面,主要是村社干部违规插手工程、违规转包或分包工程、随意变更工程量等乱象行为;一类是小额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村社干部虚报冒领、违规套取私分集体资金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选择这个课题就是要探索加强小微权力、小型工程、小额资金的监督管理,把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二、主要内容

课题确定以后,由区纪委书记牵头,组织开展了区内外调研,先后对全区21镇街的30多个村社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选取了河上众联村、浦阳灵山村、闻堰老虎洞村、宁围丰北社区等6个村社进行了试点探索,还对宁海、金华、绍兴等区外村社进行了考察。目前,该研究课题已形成初步成果,于8月27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三小”监督力度加快推进清廉村社建设的指导意见》,9月6日以现场推进会形式在全区作出部署。

1.建立“清单+”的规范模式。结合萧山当前村社发展实际,对涉及村社干部的权力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制定出台了《萧山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48条》,重点针对民主决策管理、资产资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等19项村级公共权力事项,农民建房审批、社会保障申请、印章管理等29项便民服务事项,每一项权力按照上级法规制度,绘制了53张运行流程图,做到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规范、一切规范有依据,为村社干部规范覆职提供了工具书。

2.创新“数字+”的公开模式。重点探索了“二维码”公开手段,一是权力运行公开方面,通过“二维码”扫描进入系统做到村级事项的全公开,并对内容的全面性和公开的及时性作出明确要求。如闻堰老虎洞村将“二维码”设置在老百姓家门口上,对全村的困难帮扶、慰问补贴、务工支出、工程项目、房屋出租等信息进行全面及时公开,群众想了解,一扫码就马上知。浦阳灵山村小型工程公开涵盖决策实施全过程,比如工程启动决策过程的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记录,立项过程的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施工过程的变更联系单,验收过程的验收报告单、工程决算书等等每一个环节内容做到全公开。试点两个月,该村已公开村级财务支出、农民建房等事项91项,9只公园绿化建设、管道燃气、党建广告等小型工程全公开。二是小额资金收支方面,义桥试点打造“无现金收支”村社,通过收支“二维码”实现了务工费、补偿费、农田承包款、房租费以及各类规费的转账支出、扫码收款。自试点以来,该镇21个村社已转账43156笔,金额24594.44万元,扫码收款347笔,金额433.25万元,其中1万元以下风险高发费用全覆盖转账支付,共41208笔,占总笔数95.4%,金额4751.6万元,有效防控村社报账员的廉政风险,从源头上防止了虚报冒领、套取私分的现象。

3.深化“巡察+”的监督模式。推动巡察体检向基层延伸,按照五年内实现全覆盖的部署,全年共开展村社巡察149家(包括交叉巡察84家、全面巡察24家、专项巡察41家),开展个别谈话2813人、民主测评6604人、发现问题1136个,追缴挽回经济损失5172万元,移交重要问题线索19条。今年更是进一步由区委巡察办统筹,创新开展了“提级巡察”,平均发现问题同比增加了10.23个/村,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的成效愈加彰显。

4.形成“共建+”的建设模式。坚持“共建”的理念贯穿建设始终,一是区级层面,形成了纪委监督主推、区农业农村局牵头主抓、职能部门配合的合力共建机制。二是镇街层面,各镇街党(工)委认真落实主抓直管主体责任,把清廉村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区在建示范型村社41个,扫码公开的“码上知”工程正在向全覆盖目标推进。

三、课题主要成效

通过“四+”模式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也得到了市纪委的高度肯定,8月2日,杭州市清廉村社建设暨“三小”监管体系现场会在我区召开,我们为全市提供了萧山经验和萧山样板。

1.切实提升了村社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通过“清单+”和“数字+”的模式,既为村社干部画好了村级权力运行的导航图;又设置了数字公开的轨道,“不能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强,村社干部对村级小微权力的责任主体、运行边界、具体流程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巡察+”和“共建+”的模式从教育警示和执纪问责两个角度,对村社干部形成了引导和倒逼之势,村社干部“不想腐”的内在自觉进一步形成。义桥试点“码上收支”以来,2019年涉及村级财务管理的纪检信访量为零;闻堰老虎洞2019年纪检信访量为零。

2.切实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参与度。通过“家门口的二维码”大幅度提升了群众参与、监督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从源头解决村务信息不公开、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闻堰老虎洞村自试行以来,村民阅读量已达到8万余人(次),通过“二维码”,村民点赞留言700余条,建议留言80余条,真正实现群众能看到、能看懂、想参与、能参与的建设效果。从近期我们开展清廉指数测评情况来看,试点村社在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干部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3.切实提升了监督执纪的精准度。通过对提级巡察发现问题跟踪督办,镇街纪委、派出监察办公室不断加大精准监督和风险防控力度,目前已跟踪督办两轮56村社整改完成问题847个,出台完善应收账款收缴和清理等制度51项,提出追加防控举措300余项,提醒谈话、批评教育96人。同时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力度,今年,已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147起,党纪政务处分29人,“不敢腐”的震摄持续形成。

四、下步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将紧密结合基层治理这个主题,通过深化四篇文章,进一步深化理论中心组调研成果运用,并进一步推进工作,夯实基层基础。

1.深化结合文章,让清廉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底色。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做到美丽乡村推进到那里、清廉村社就建设到哪里、保障到哪里,实现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一体推进。

2.深化试点文章,让清廉村社实现体系化推进。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和不足,梳理完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体系,为全面铺开提供范本和路径。

3.深化共建文章,让清廉建设真正实现没有观众席。通过健全部门、镇街联席会议制度等,进一步夯实镇街主体责任,深化部门联动发力、群众合力共建。

4.深化惩治文章,让“小微腐败”无处遁形。充分发挥镇街纪委、派出监察办公室作用,既抓早抓小,又严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牢牢守住惩治这个“后墙”和底线,切实维护基层群众利益。



作者:  编辑: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