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8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构建“三网覆盖”体系 激发妇联组织“神经末梢”

更新时间:2018-12-31 07:25:00    内容来源:区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8年,萧山区妇联以群团改革为指导,坚持“党建带妇建”,不断延伸组织触角、强化阵地建设、创新服务载体,构建“三网覆盖”体系,积极探索、延伸手臂、汇聚力量,进一步激发妇联组织“神经末梢”,努力把妇女组织打造得更温暖、把妇女阵地建设得更坚强、把妇女作用发挥得更有力。

一、敞开大门建妇联,实现妇联组织网络全覆盖

夯实妇联组织基础,不断延伸组织触角,树立“敞开大门建妇联”的观念,扩大妇联组织覆盖,优化妇联组织体系。

1.横向拓展多元化。以区域化妇建理念为指导,以“两新”组织为突破口,鼓励引导大中型企业、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组建灵活多样的妇联组织,创新开展妇女工作。同时,在特色小镇、产业园区中推行“小镇(园区)妇联+楼宇妇联+企业(社会组织)妇联”的区域化联动模式,形成多元立体的妇联组织网络。

2.纵向延伸阶梯化。进一步推进妇联组织改革,完成机关、事业、国企单位妇委会全面改建妇联。建立公安、教育、卫计、商务等系统妇联,并逐步向下延伸建立下属单位妇联,完善机关妇联阶梯化管理体系,畅通信息上传下达,实现资源共享。常态化开展区级机关妇联与镇街、平台妇联结对,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和考核机制,使机关单位服务资源下沉到基层,真正形成上下“一盘棋”、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基层辐射网格化。破解基层妇联组织覆盖不全的难题,全面构建“网格型+功能型”妇联组织新形态,以兴趣专长、生产经营、公益服务等为纽带建立各类功能性妇女小组,以妇联干部、妇女小组长、优秀妇女代表为主体,建立网格化联系妇女群众的组织体系,全区共建立基层妇联网格4450个,实现妇女工作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二、整体联动强阵地,实现妇联工作网络全覆盖

强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联”字作用,加强线上线下互通互动,实现妇女工作由“区域发力”走向“整体联动”。

1.党建引领,创新红色阵地建设。坚持“党建带妇建”,主动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开展巾帼红色阵地建设。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巾帼向阳花”谈心角,开展“巾帼样样红”党建服务活动;在女性社会组织、流动妇女集聚地中建立“巾帼向阳花”党建微家,探索运行微家学习、活动、管理、议事制度;在巾帼文明岗中建立“巾帼向阳花”红色驿站,以“党建+岗建”模式发挥巾帼岗员先进示范作用,全力打造“巾帼向阳花”党建品牌。

2.“六位一体”,创新妇女之家建设。在全区412个实体“妇女之家”中创新推行“六位一体”的妇联之家工作模式,即建立党建+妇建网格小组、维权服务中心、亲子阅读基地、妇女活动驿站、姐妹花素质提升课堂、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园等6大基地,从联络联系、权益保障、家庭教育、健康身心、素质提升、公益活动等6大方面,全方位服务基层妇女群众,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多元化需求。今年以来,全区基层“妇女之家”共开展各类讲座培训和活动6000余场,参与妇女达17.8万余人次;开展亲子活动2400余次,参与家庭达3.6万余户;成功孵化女性社会组织200余个。

3.互通互动,创新网上妇联建设。强化互联网思维,在区级层面以“萧山妇联”微信公众号为平台,集创业创新指导、民生实事、家庭教育、政策宣传等为一体,打造百万萧山妇女的网上家园。开展“萧然女性大讨论”活动,阅读量达3.6万余人次,收到留言3125条。以全程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牵妈妈的手?情暖萧然”母亲节主题活动、“美丽爱情?美好人生”婚恋主题活动、“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总动员”启动仪式等,在线观看人数达10余万次。镇村两级以“3+X”的形式(3即执委、网格员、妇女代表工作群,X为特色妇女小组群),全面建立“网上妇女之家”,各镇街培育各有特色的“姐妹花?巾帼志愿者”队伍70余支,并无缝对接到“网上妇女之家”中,“键对键”联系服务妇女群众达10万余人,开启了“妇联组织24小时在你身边”的工作模式。

4.试点先行,创新规范标准建设。试点先行,逐步推进,探索基层妇联组织标准化工作格局。以镇街、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两新”组织为不同主体,编印出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工作规范指导手册》,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任务等5个方面进行标准化制定,让基层妇联工作“不跑偏”。同时鼓励基层妇联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使服务妇女的工作更“接地气”。建立督查小组,对基层妇联标准化建设实行每月一抽查、每季一互评、年底一展示的考核机制,力促基层妇女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运行。

三、扎根基层聚力量,实现妇联服务网络全覆盖

大力培育发展女性社会组织并吸纳其成为妇联团体会员,集结女性社会组织优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不断扩大妇联服务覆盖。

1.服务乡村振兴巾帼有担当。指导动员全区70余支“姐妹花?巾帼志愿者”队伍参与美丽家园、垃圾分类、国卫创建等宣传教育和清洁整治行动,今年以来,参与志愿服务人次达3.6万余人次,初步实现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村庄“三美融合”的服务成果。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依托“律英婚调站”在全区22个镇街(场)挂牌建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组建2700余人的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创新“家事半月谈”议事制度,建立“三治融合”的新时期婚调工作模式,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家事半月谈”议事会1518次,排查婚姻家庭纠纷隐患809例,共调处(口头调解与书面调解)婚姻、家庭纠纷941起,调解成功788起。

2.服务妇女儿童巾帼有作为。启动“心心相伴?守护成长”心理健康辅导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依托“霞飞婚姻家事服务中心”为师生、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今年以来开展讲座100余场,服务师生、家长4万余人次。指导成立“姐妹花艺术团”,组建各镇街基层艺术团小分队29支,队员1000余人,参加各类主题文艺宣传演出100多场,组织开展“文艺健身进基层”推广活动900多场,提升广大妇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今年萧山区庆祝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活动中,“姐妹花艺术团”承担了整台晚会的策划、编导和演出,精彩的节目让现场数千名观众沉醉其中,网上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04.6万余人。

3.服务困难群体巾帼有温情。以女性困难群体为主体,发挥“女企业家联谊会”作用,加大企业腾岗力度,帮助困难女性实现就业。依托“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开展技能比武、技术培训、业务合作,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妇女的帮扶力度,共吸纳300余名低收入农户家庭妇女从事来料加工,年发放加工费178余万元。指导成立“姐妹花?温情妈妈志愿服务团”,300余名温情妈妈帮助贵州从江、湖北恩施和萧山区内的150名贫困儿童实现“微心愿”;与从江68名困难儿童开展为期两年的结对助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作者:  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