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8理论学习专题 > 部门篇 > 正文

增强基层活力,盯基层更要盯自身

更新时间:2018-12-31 08:50:00    内容来源:区总工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基层工会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对推进工会改革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对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作出了“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做强基层是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自开展群团改革工作以来,区总工会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基层一线,着力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与此同时,各基层工会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及时跟进、主动对接改革工作,结合实际谋划改革,特别是把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眼睛向下、工作下沉,形成了上下互动的良好局面,瓜沥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信息港入选了省群团改革试点,涌现出不少亮点。

今年,区总工会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队伍构成的新变化,探索实践重点工程项目部、货运企业等新领域新业态新群体的建会工作,把工会工作推进到了分散流动性大的职工群体,在杭州传化公路港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公路港货运联合工会,将流动的物流货运司机群体纳入工会组织有序管理。紧抓亚运场馆建设契机,创新成立杭州萧山亚运场馆建设工程工会联合会,由区总工会选派2名分管组织建设和经济服务的工会干部任兼职副主席,以区域化管理、扁平化架构和精细化服务将工会工作与亚运项目建设深度融合,该工会也成为我区首个建在项目工地且参建单位最多、规模最大的基层工会联合会。11月,启动“亚运幸福路”主题活动,成立中铁七局杭州地铁7号线1工区?萧山项目部工会。今年还成立全区首家民宿(农家乐)行业联合工会,尽工会之责助力乡村振兴;成立首家养老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全区老龄化快速发展之际,以工会之力推进养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稳定养老行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的重要基础,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承担组织引导职工群众的政治责任更艰巨、任务更繁重。因而增强基层活力,是工会经常讲、评的重点工作之一,年初工作动员少不了这一项,年终总结考核更缺不了这一条。但是,究竟如何才能让基层真正“活”起来,却不是一个容易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增强基层活力不能只盯着基层”,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工会组建。今年是区总工会的“组织建设年”,3月起在全省率先启动百人以上企业建会情况调查,通过与统计、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接联系,由组织建设部牵头,各部室配合,分片分组全面梳理全区各镇街平台企业建会情况,编制出《全区镇街企业工会组建清册》,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应建尽建。大排查、大组建、大规范活动后,新建工会74家,其中规上企业41家、百人以上企业17家。增强基层活力先要建设基层,固然免不了要组建率、入会率,要各种统一部署的活动,还有干部配备、业务培训等。这些当然很重要,但我们还应了解基层组建和入会的工作难度,给予具体的分类指导。基层是否欢迎建会?干部配备是否有难度?培训效果如何?建会后续发挥作用情况如何?在大张旗鼓搞组建的同时,这些基层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不该忽视。

再如工作考核。考核就有指标,指标还要量化,但工会的许多工作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如果一定要数据,那就只好搞些形式化的东西,甚至编造一些数据。如此,工作的实绩就会大打折扣。不只是工会,上级部门分工都很细,谁都想把自己的工作纳入考核,都希望“一票否决”,而基层的人力有限,“一根针”对应“千条线”,疲于应对考核,又怎么能够增强活力。

增强基层活力,上级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基层无力做或不宜做的工作,上级工会要肯出面,甚至代替基层说一些话,办一些事,为基层减压,才能激发活力。工作部署不宜“一刀切”,要符合实际,还要给基层留下可以自主发挥、自由裁量、自我创新的空间。在考核问题上,更不能给基层“加压”,“迫使”基层作假。千头万绪压到基层,压出来的数据也不真实,压不如帮,帮不如做。我们只要紧盯基层“组织不健全、人员不齐全、换届不及时、工作不正常、作用不明显、职工不信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问计于基层、问计于职工,理清工作思路,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就是鼓励基层添活力的最实际举措。



作者:  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