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少年辩变变 > 往期节目 > 正文

电子游戏到底是不是“洪水猛兽”?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更新时间:2021-12-21 17:48:11    内容来源:萧山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随之而来的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问题,也成了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a88a1e092c7cf64db3c1eec5845813d1.png

有的说电子游戏可开发智力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有的说电子游戏容易让青少年成瘾而影响他们的前程。那么小学生到底能不能玩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此次,来自湘师实验小学的六位小辩手在主持人孙君昊和计时员刘煜的带领下,围绕着“玩电子游戏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的辩论。

正方:玩电子游戏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利大于弊。

正方认为,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新型设备技术,培养反应力、思维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还可以舒缓学习压力。

第一,玩好电子游戏可以促进我们动脑动手研究新型设备技术。第二,电子游戏可以培养反应力、思维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的反应力和思维能力。玩游戏本身就是培养的过程,众多益智电子游戏对人的思维能力发展都大有益处。因此,电子游戏带给玩家的绝不是感官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过程中给思维带来的激荡和挑战,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同伴间的团结合作,沟通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第三,玩电子游戏还可以舒缓学习压力。现在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是蛮大的,紧张的学习之余玩玩游戏,可以劳逸结合。

反方: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弊大于利。

反方认为,电子游戏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互联网科技逐渐发达的今天,中小学生在网络世界很容易迷失自己。

首先,电子游戏会导致学生荒废学业,因生活不顺心,学习压力大,以及很强的逆反心理等因素,让这些中小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越陷越深。逃课、夜不归宿、睡眠不足等问题接踵而来,学习成绩自然大幅度下滑。其次,玩电子游戏还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当其冲的就是眼睛,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接受过多的辐射,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我们也不利。最后,网络游戏容易诱导学生犯罪,一些游戏中含有许多少儿不易的信息,中小学生辨别能力差,容易受诱导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自由辩论环节,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双方以唇舌为刀剑,你来我往;引古论今,旁征博引,力争让对方心服口服。

叶可瑄:电子游戏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比如某些题材的游戏中蕴含着较丰富的历史和地理知识,玩家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实践、互动,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请问对方辩友,在寓教于乐的游戏中轻松学习不香吗?请问为什么不能随时代潮流尝试新的趋势呢?

徐晟源:我同意一些游戏有益智功能,也确实可以学到一些知识,但又会有多少同学玩的是这一类游戏,就算大家玩的的确是此类游戏,你也需要适可而止。随着我们年纪的升高,我们更多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去细细体味文字的韵味和力量,而不是常常依靠那些形象化的图片来进行粗浅的学习。

徐晟源:太多的新闻曾报道,中小学生因沉迷于电子游戏中后,不断向里面投钱,身上的零钱难以维持后,便发展为说谎,向父母骗钱,再发展为向低年级学生勒索钱物,最终发展为偷窃、厌学、诈骗甚至离家出走。因此说一些电子网络游戏的毒害不亚于毒品,请问对方辩友,这么多因电子游戏引发的青少年问题,你们就视而不见吗?

叶可瑄:沉迷可不是电子游戏的专利,就像任何一个事物通常都具有双重性一样,电子游戏所体现出来的所谓弊端,就是玩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是沉迷的人是是网游的人,而不是网游本身。明朝一位皇帝别称是木匠皇帝,痴迷于当木匠,难道你能说浆糊着迷,危害巨大吗?

夏奕宁:近几年来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对周围事物提不起兴趣。之前就有新闻曾经报道过此类事件,请问对方辩友怎样看待该现象?

曹欣艺:不可否认因为游戏过于沉迷而出现的极端案例确实存在。但更多时候,电子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多游戏将素不相识的玩家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进行团队协作或是相互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游戏者的沟通协作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人并不是单独进行游戏,而是与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玩游戏,这又能提高游戏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能力。

夏奕宁:很多调查表明,玩电子游戏可以舒缓学习压力。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否认同适当玩网络游戏可以使人放松?如果认同,那么怀着放松的心情去学习,是不是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不认同,那么根据网上最新调查报告,60%的人认为适当的玩电子游戏可以放松心情,对此你又有何看法?

曹欣艺:我并不否认玩电子游戏可以解压,但有利就等于利大于弊了吗?吸烟能够提神,难道吸烟就利大于弊了吗?中小学生过多的玩电子游戏对健康和社交不利,正因为有了网络的虚拟性,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长期与网络上“不良朋友”打交道,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还会使我们沾染上坏习气。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减压玩网络游戏,弊大于利。

正方:游戏的诞生是出于人们对游戏市场的需求,一个产品被那么多人喜欢,自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事实也的确如此,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是解压良方,它可以让我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反应力和思维力,它可以增强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我们不能只看到游戏的黑暗面,而看不到游戏带给我们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和愉快的体验。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需要顺应时代学习,接纳它,更好的利用它,发展它。所以,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利大于弊。

反方:电子游戏就像裹着糖果的炮弹,发射各种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吸引着正处于好奇心爆棚期的我们。而这些新奇诡异的电子游戏,在闯关之后,留下的是时间的耗费、金钱的流失、功课的耽误,以及亲人和老师的担忧。人不能沉浸于虚拟的生活,当你从电子游戏的幻境中抽身出来,发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反差很大时,不免对现实感到迷茫甚至排斥,并试图借此逃避现实。殊不知这不是解脱的方法,只会令自己更加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现实中的事情还需要在现实中解决,想要在虚拟的空间中,解决现实中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沉迷于虚拟的世界。因此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游戏正在蓬勃发展。作为中小学生,电子游戏适当玩有益大脑,沉迷则易误事,关键还是在于把握好合适的度。


作者:林青颖  编辑:林青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