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百年老宅,萧山小伙在南片开书屋,免费参观!
更新时间:2024-06-14 14:39:39 内容来源:萧山网
开栏语
青年之力,向新而行。习近平曾这样寄语:“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读懂新力量,才能读懂未来,多年来,楼塔用青年话语、青年创造,解青年困惑,助青年成长,不断激发“新”力量;楼塔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们,在享受蝶变带来的成果,不断为楼塔打造“新时代千年古镇”贡献“新”力量。
为进一步团结引导新的社会阶层创新创造,共同为全镇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楼塔镇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并于即日起推出《“新”担当 “新”力量》人物专访栏目,面对面对话楼塔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讲述奋斗故事,持续擦亮“洲口•同心荟”品牌,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采。
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讲述了主角谢之遥辞去北京高薪工作转而返乡创业,最终实现了爱情事业双丰收并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的美好故事,和电视剧中所描绘的一样,一股“返乡创业风潮”正在席卷着萧山南片古镇——楼塔。
“80后”的楼喆也是浪潮中的一员。但是这场创业潮的过程、动力和影响却并非像电视剧描绘的那么简单。那么现实世界中的青年返乡创业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01 文艺青年学土木
车子拐进楼塔镇楼家塔村,沿着巷子寻“曼书屋”,一打听,不少人都认识楼喆。
“哦,开曼书屋的年轻老板”
“是咱们楼家塔村的小伙子”
“把家里百年老宅改成了书屋”
“他呀,还是村里的讲解员”
对于堪比“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楼喆本人却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只是在改造乡村,希望达到让乡村更年轻、更会接纳青年的效果。”
2018年,早在一系列返乡潮之前,他便已经踏上返乡二次创业的路,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大潮和古镇保护中,兼具本职工作的同时,将村里每一处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装修风格、文物价值、保存情况等,都详细形成“档案”,并收集整理了大量古镇历史资料,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提出了很多古镇保护的务实建议。
然而,若是时间倒退,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刚毕业的大学生,埋头工程造价的数字之中,他可能从未想过会往后的路会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
他坦言,一开始的专业选择无非是寻求一门技术,“好找工作”是第一要义,另一方面从小就对老房子、老物件这类元素有着浓厚兴趣,“土木工程”似乎是最优选择。毕业后的楼喆考取了一级注册工程造价师,足迹便如同散落的棋子,遍布大江南北,为全国各地的一些老房子、老城镇进行现代化改造。
2019年,楼塔筹办新一届年俗文化节,楼喆应邀参加。年俗节的那几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楼塔,洲口桥头流水潺潺,古巷里飘来熟悉的气息,各种非遗手作摆成的市集沿着青石板铺开,那是一种焕发新生的活力,空气仿佛都从沉静变得流动起来。
但他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虽然如今古镇的街道游客如织,但走马观花的感觉太甚,“比如,古建筑的保护需要有人维护,维护好了,是不是可以进一步发挥价值;比如,年俗文化节有了,但是人家来了,我们老街里面绕来绕去的,根本就找不到地方。”
楼喆萌生了在家乡二次创业的想法,他希望进一步发挥古建筑的功能,规划一些成熟的线路,让游客能系统地了解楼塔。
02 书屋老板意外出名
2019年,楼喆在家乡成立了文化有限公司,2021年,楼喆将闲置的老宅改造成了颇具“文艺范儿”的书屋,免费供村民和游客参观,同时还当起了志愿者讲解员,为来客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一群来自余杭的小朋友成了第一批听众。“前期准备了一两天,将楼塔历史脉络、名人典故转化成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他的讲解亲切幽默,既接地气又富含信息量,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话里行间是对家乡饱满的热爱和自豪。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这趟旅行的“队长”,带着孩子们游览了最具楼塔特色的景点、建筑,一路走一路讲,至于过程,楼喆坦言,好像也没有太紧张,“讲的其实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
因为这次带队经历,楼喆被不少媒体报道,不少人知道了楼家塔村回来了个年轻人,开起了“曼书屋”,当起了公益讲解员。
本意是做了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成想意外出名,楼喆感受到了“流量”带来的压力,但这也让他看到了古镇对年轻力量的渴望,以及文化推广和传承的意义,同时也给了他更多信心和动力。
他将楼塔的楼英古迹、仙岩奇山、州口古桥、楼曼文纪念馆等10多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楼塔古镇精品一日游线路,引导游客更好地参观旅游,并且发动身边的年轻人共同组建了志愿者讲解队伍。
如今,藏在深巷里的“曼书屋”,书香弥漫,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不少新潮年轻人;楼家塔村知名度越来越高,每周都有参观旅游团前来,旅游产业悄然兴旺起来,并带动了吃住行购等产业;志愿者队伍发展到50多人,除了日常讲解,还在努力提升讲解能力,培养新力量。2023年,楼喆带着主播漫步萧山楼塔古镇登上了央视网,“拐弯抹角”等楼塔故事正走出萧山,走向了世界。
改造古镇做文旅,路子走对了,他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
03 新力量承前启后
然而在古镇里扎下根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发展产业,蹚出一条新路来,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
楼喆也曾遇到过困境,比如如何平衡本职工作和一腔热血的文旅推广。“相对现实的说法,文化是个细水长流慢慢培育出来的,不能一蹴而就。”他明白传承的意义在于形成良性循环,“而且经过时间积累就会影响到周边很多的人,这就不是钱能估量的了,但关键是要有人去做。”
乡村振兴,其要在人。广袤乡野孕育了无限希望,也为无数青年人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
2023年,楼塔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楼喆当选为新联会副会长。作为新联会的副会长,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他不仅要传承家乡的历史文化,更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也是一个契机,我们希望我们这一代在传承老一辈经验的同时,聆听新时代的年轻人的想法,结合实际,给楼塔发展带来一些可落地操作的事情。”
一方面要资源整合,让有想法的人有发展空间。“让手艺人,可以有空间和平台去制作、推广非遗;让想在古镇开咖啡厅的年轻人有场地和扶持,整合资源,减轻他们的创业成本。”在他看来,新联会集合了很多的优质资源和年轻力量,他们对楼塔的发展充满想法和热情,“这里有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通过新联会,把好的理念落地,把楼塔古镇的空间用内容支撑起来,让它有实力更多元化地发展。”
另一方面要搭建平台,吸引更多的流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和创新,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楼塔,也让大家能看到楼塔的年轻人在做些什么,有关注才会有流量,有流量才能更好地反哺古镇发展,这就是‘承前启后’的要义。”
“我们在改造乡村,希望达到让乡村更年轻、更具包容度。”在楼喆看来,“承前启后”是他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楼塔牌坊上有4个字叫‘承前启后’,我觉得我现在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他回望起幼时古镇的清晨,薄雾笼罩,每一寸石板路仿佛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每一处古建筑都充满着故事感,“我希望有一些带动作用吧。比如,有人听说有个叫楼喆的年轻人在做,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或者,我能不能跟他一起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希望10年、20年以后,能带来一些影响和变化吧,这比赚钱更有价值感和意义。”
诚然,文化是楼塔的起始,最终落在了烟火人间的实在处。旧的故事开了新的篇章,古镇的传说还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