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新时代的萧山弄潮儿,她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耕读这座城市

更新时间:2024-04-12 15:04:30    内容来源:萧山网   

“什么是理想中的城市?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答案。”

从新闻到文学,从报告文学到诗歌,李沅哲对萧山的不断书写,似乎回应了当初的叩问。

“云上的村,就一定虚无吗?/不,它比现实更早到来/钱江水,是它卸下的缰绳/黎明之前,它将抵达九月的岸边/楼宇,是在潮声中拱起的脊背/次第春花,是它达达的马蹄”“它在每一扇窗子里,种下一了颗星星/把飞虹路的尽头/积攒成一个惊艳的时刻”

李沅哲在亚运诗歌《云村飞马》里的诗句,体现了她对数字世界的敏感和善于捕捉诗意的灵性。

在萧山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20周年的两项报告文学创作项目中,她所写的《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萧山弄潮儿》《虚实之间,打开数智新世界》两篇万字长文均是以“数字经济”主题而展开。她认为,多年的新闻实践与文学创作经历,对锤炼语言和体现作品的深意大有裨益。


她是新闻工作者、青年作家、评论员

1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

发表文学作品达几十万字


她是中国鲁迅文学院学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萧山区作家协会理事、萧山青年文学社社长、萧山区青联委员,她是90后美女作家——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沅哲。


人物名片

她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奖项;文学类作品曾获由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学会主办的“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得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获得由杭州市文联主办的“当宋韵与亚运相遇”征文大赛一等奖。区第15、17届文艺成果奖二等奖、连续获得萧山区优秀作家称号等。


在亚运村工作期间

她的本职工作是策划选题、

负责新闻稿件的审核等新闻宣传工作


由她策划、编审的通讯稿

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

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采用

以“亚运村内部功能区首次公开亮相”报道为例

当天全网阅读量就突破了千万......


这期间,她发挥创作者的文化自觉,还写了不少亚运的评论及文学作品。如《让奔跑的“村民”绽放最闪耀的“亚运之光”》《亚运村 让世界看见未来杭州》《奥林匹克精神 在“换pin”中延续》《西湖龙井 重塑手忙心闲城市品格》《让茶出圈带飞茶经济》《非遗“显眼包” 释放文化大魅力》《在亚运之河摇撸千年宋韵》《因荷而来》等。


从“写”中找到自己

真诚、大方是李沅哲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李沅哲的文学创作能力,在青少年时期就已显露端倪。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供同年级的学生们学习。老师们的鼓励,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天赋。

10多岁的她,曾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取得好成绩。高中时期,其创作事迹曾在市级报的报眼位置报道,这给了她莫大的信心,为今后真正从事新闻行业、从事写作埋下了伏笔。

2008年,个人传略及作品《百态人生》被载入《中国少年作家大辞典》,《斜风摇落丝雨情》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先后获“2005年度当代青少年优秀作家”、“2007年度全国青少年写作之星”等称号。

青少年时期,李沅哲曾在鲁迅文学院进行深造。据了解,鲁迅文学院前身是由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创办的中央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于1984年定名为鲁迅文学院,有大批国内第一流的作家、评论家、学者、教授参与教学,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作家,被称为是中国作家的摇篮,培养中国文学人才的“黄埔军校”。

大学时期,李沅哲在学校担任文学社社长,彼时的她,受先锋文学影响,让她的创作构思从能写什么、能怎么写,到还能写什么、还能怎么写转变......

持续不断的写作经历向李沅哲提供了关于人生的丰富、深邃、充盈、真实的一切。她知道,只有深入这一切,才能触摸真正的人生,探究命运的真谛,找到“现在的自己”。


在“闻”中沉淀力量

谈及自己的灵感来源,李沅哲表示,一是从生活中获取,二是想象力中延伸,“作为一名记者,经常要与各条战线的人交谈,而这些经历最后都会转换成鲜活的文字。”同时,她认为,要善于从繁复的人生经历中提炼精华,这对写作同样重要。

时间回到2023年3月,李沅哲被选派进入亚运村工作,亚运三村运行机制确定后,她被分配到文宣中心新闻宣传领域工作,主要负责围绕亚运村,做新闻选题设置,包括与央视、新华社、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的采访对接,供亚组委稿件的审核、修改,以及亚运村对外新闻发言相关事宜等。

亚运期间,她参与了亚运村村歌创作,为亚(残)运歌曲《萧山》创作了歌词,亚运诗歌获得杭州市一等奖。由她参与策划的亚运倒计时100天活动,在央视等近50家全国主流媒体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多角度报道,当日荣登微博热搜前三,全网阅读量累计超千万。

“记得亚运会闭幕的那天晚上,我们在村口遇到了香港队的几位队员。即将离别,有队员提议要合影留念。合影时他们递过来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相逢一时,相思一生’,让大家瞬间有了不舍的感觉,就像是祖国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牵挂。也只有,祖国强大,才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语言的力量可以直击心灵。我当时把我的亚运邮票徽章送给了那对双胞胎兄弟(香港队队员)。”

左三:李沅哲

一枚徽章记录一段美好历程。证件挂绳上一枚枚徽章,不仅见证着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更承载着大家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

“虽然赛场领奖台上没有我们的身影,但在大家心中,我们每个人早就获得了一枚亮闪闪的奖章。”


在“行”中丰盈想象

文字是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记录是记者的基本功,善于记录和传递信息的记者可称优秀记者。记录也是作家的加分项,但要成为作家,必须超越“记”,从新闻思维跳脱,转入文学思维,把采访素材转化为文学意象,把新闻语言转化为文学语言。

有画家朋友评价,从李沅哲的一些诗中,总能领悟到一种深邃的思考,读时有扑面而来的画面感,很有国画的意境,似是有声画。

新闻人具有文学创作的天然优势。由她统筹的24节气栏目,以系统性的诗意标题、散文化的语言、富有哲理的阐释,一经刊发便引起强烈反响。为了让文字立起来,她还同期策划了一系列视频,传递大美杭州的精彩。

今年,李沅哲在在她所负责的文化副刊开设了“青听潮评”“红蓝说”栏目,努力为青年写作者开辟阵地,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大家做笔尖上的“思考者”、智慧的“悦读者”。

李沅哲用心用情记录萧山、传播萧山、讴歌萧山。在系列创作工程、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她的作品也在不断精进。

这些年,她创作了不少反映萧山时代风貌的报告文学作品、诗歌作品。如《这里是萧山》《临浦故事》《下一站,杭州南》《我们,这三代人》《萧山茶人茶事》等。

右二:李沅哲

她越来越意识到,创作者要植根生活、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品味、耐得住推敲的艺术佳作。“迈开脚、沉下来,让作品落脚在乡间,以小见大,这样才能让更多充满正能量的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水乡与都市,是时光的温柔,奥体城容颜我们长守候”这是李沅哲为亚(残)运会歌曲《萧山》创作歌词中的一句词。

在她看来,“萧山是一座理想的城市,进可领略沿江城市的繁华,退可望见乡村田园的乡愁,生活在其中的人,亦可自由切换城与乡的‘双栖生活’。这刚好符合中国传统的‘耕读传家’的哲学思想,很好地维持了入世和出世的动态平衡。”

记者、作家不能淡忘时代的责任感,青年是时代的靓丽底色,更要用真情讴歌时代。正如她在《我们,这三代人》中所写,“像那泥淖里钻出的新芽,把根深深嵌入大地的脉搏,它将簇新的理想,编织成青春的月光,白衣执甲与病魔抢人,将黯淡撕开一道道光,用赤诚守住生命的堤坝,这是逆行而上的青春力量”。

抢抓“后亚运”,以产为要、以城为基、以人为本、以文为魂,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萧山将持续向“新”而行。李沅哲表示,她将继续坚守文字工作者的初心和担当,用笔造“文魂”,筑“城基”,传播诗意,奏响新闻与文学的交响乐章!


部分作品欣赏

《在亚运之河摇撸千年宋韵》

一千年前的往事,蜷缩在

一方容器

来自褶皱身躯的香气

将辨认的目光一一收集

直到,一场宋韵雅剧的重现

收拢的线条,于山水中舒展耳朵

从挂画,走出的娘子

焚下一炉香篆,并在

一碗茶汤点染馥郁的“茶”字

亚运,借由诗人和孩子们的诗颂

于茶的空间,袅动

它的叶子撑开目光和舌头,落入

宋韵与亚运的千年对话

它的身躯摇撸侠游,拨开时光之河


《去往未来的古树》

如同修剪一张旧补丁

被遗失的春的脚步

在这一季缝合

溪瀑、花鸟、群山、星辰

排着队,在同一片天空

依次相迎

竹子紧挨着,缓缓向上

探寻温暖稀薄的光线

只有新笋,扶着紫堇翘望,

如踏春奔走的孩童

将崭新的人群一一打量

一群蚂蚁结队

像疾驰的光影之剑

掠过古树泛黄的伤疤

它们又像掉落,

离希望如此遥远

价值的重量,需要去一杯龙井的体内搜索

一棵千年的古树,

已不属于任一朝代

它脚下站立的空间,

好似一道无法计算的命运

数学的尽头没有数字

时间的尽头是不死

岁月的长河,

在它身上自下而上地奔跑

铁皮金甲上的停留,

未知的明天只是片刻

一只眨着眼睛的蝴蝶

却可以与它们平等对话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作者:记者 周颖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