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一墙的锦旗!萧山这个“网红大妈”怎么做到的?她自己这样说……

更新时间:2024-03-11 09:43:42    内容来源:萧山网   

走进沈卫利的家,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一墙的锦旗。

它们层层叠叠,已经摞成了厚厚的4摞,连她自己也估算不出家里现在有多少面锦旗了,“我估计可能有数十上百面吧”。

沈卫利今年52岁,自称“沈大妈”,那张总是盈满了笑意的脸看起来并不显老态。

“沈大妈”这个名字,是多年前沈卫利初次接触社交网络时,给自己起的,那时她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便初露端倪。

“我感到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害怕‘老’这件事,并且刻意回避和‘老’相关的称呼,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所以我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如果大家都怕‘老’,那我带头‘老’。”

就这样,9年间,“沈大妈”逐渐活跃在了萧山的公益舞台上。

一传十,十传百,现在这个称呼已经成了沈卫利帮助过的人们和一起做公益的人们津津乐道的称呼,说起“沈大妈”,他们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沈大妈帮帮团”

沈卫利的公益之路始于2015年。她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派送腊八粥公益活动中,见证了组织者方建尧白天工作12小时,晚上回家还要忙着炖煮腊八粥的辛苦。

被方建尧这种“我为人人”的精神所感动,也逐渐体会到了公益所带来的独特的成就感,沈卫利在八年间多次参与交通文明劝导、捡烟头、爱心理发等志愿活动。

2020年,积累了一定公益活动组织经验也结识了一波公益路上并肩前行的伙伴后,沈卫利组建了自己的公益队伍——“沈大妈帮帮团”。

她会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进行文艺演出,也会在炎炎夏日为过路的人们送上一碗解暑的凉茶,更会身先士卒,在航坞山半山腰捡垃圾,一捡就是几麻袋。

这些都是“沈大妈帮帮团”的公益日常,但要说起那些锦旗的由来,沈卫利的思绪回到了2020年的一个夜里。

那天,她所加入的志愿者群里有人求助说自己的奶奶走失了,想请群里的朋友帮忙一起寻找。当时沈卫利已经睡下,得知这一消息后,她立刻起床走出家门开始寻人。

群里的其他志愿者们也纷纷响应,他们有的在社交媒体上帮忙转发扩散老人的信息,不放过一丝线索;有的和沈卫利一样当机立断,套上衣服出门帮忙找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数小时的不懈努力之下,老人找到了。得到消息后,沈卫利和其他寻人的志愿者们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他们有的穿着睡衣,有的经过一整晚的奔波稍显狼狈,但在夜晚的寒风中,却因心中那份同样的善意而得以互相温暖。

“从那以后,我就打定主意,要帮助更多走失的老人回家。”


“有始有终”

机缘巧合下,沈卫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陆续参与了一百多次寻人活动,每一次,她都是忘我地投入。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寻人一事,必须做到“有始有终”。

翻开沈卫利的公益寻人记事簿,每一次寻人,她都会记下寻人地点,寻人时间、时长,还有哪些志愿者参与了进来。

每一条记录的末尾,几乎都写着“有始有终”四个字。

“每当有人因家里人走失而找我求助,我都会尽我所能帮忙寻找,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告诉自己,一定要给这些家属一个交代,否则我也过不去心里的坎。”

沈卫利寻人,并没有什么“黑科技”,纯粹是靠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一字一句地问出来,一分一秒地看出来。

她会第一时间在自己组建的几百人的志愿者群众扩散消息,同时根据家属提供的线索即刻出发。“寻人时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有些家属一开始漫无目的地找,反而让后续寻人的难度更大。”

以最后发现走失者的地点为坐标,沈卫利会在附近寻找是否有运行中的监控,以监控画面为线索,确定下一步去向。

如果是治安监控,她会去当地派出所说明原因并求助,和民警一起反复仔细地查看监控记录中老人的踪迹。如果是厂区或个人监控,她也会上门表明来意,恳请对方让自己查看监控录像。

“我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去了7个派出所。”为了找到老人,沈卫利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走访,询问,不愿错过每一丝线索。

但最让她煎熬的并不是奔波于数个地点间的辛苦,而是线索突然中断时,又是担心又是着急但却无计可施的无奈。

一次寻找一个大园走失的老人时,全程花费30多个小时。刚开始,参与的志愿者们多点发力,信心满满,都想尽快找到老人助其回家。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众人看似正跟随监控的指引一步步接近着老人,但却一次次失望而归。每次到达目标点,都得重新收拾精神,再次寻找附近的监控或询问附近的目击者,继续踏上寻人之路。

一方面是体力的逐渐耗尽,一方面是精神上“希望失望”的反复重演,当时间的指针拨到第二天的凌晨时,仍在坚持的志愿者已是寥寥无几。沈卫利就是其中之一。

连续走访询问,顾不上喝水,沈卫利的嘴唇早已起皮,持续的行走让她疲惫的双腿也变得越来越沉重,频繁地多次查看监控使她的眼里布满了血丝,将近30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也无疑消磨着她的意志力,不少人劝她回家休息一下,明天再接着找,但她拒绝了。

“当时真的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的,精神压力和体力压力都很大,但是让我回家休息,我放心不下。早一点找到老人就多一分希望,能早一点让他们家人团聚,我还是选择继续寻找。”

所幸沈卫利的坚持没有白费,在30个小时不间断的寻找后,老人在绍兴被找到。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因为迷了路,所以日夜兼程地走到了绍兴。

沈卫利就是抱着这样“有始有终”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上门求助的家属。即便是寻人圆满结束后,她仍会持续关注寻人对象的动向,时不时关心他们的近况。

那位花费30小时找到的老人子女,至今仍和她保持着联系,两人甚至成了朋友,这样的朋友,在沈卫利的通讯录里不胜枚举。“家属找到了我就是信任我,我苦点累点没什么,只要看到他们家庭团聚圆满就值得。”


“废寝忘食”

现在的沈卫利,身边集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家人、朋友都被她带动,成了公益达人,齐心协力做公益。但“沈大妈帮帮团”刚成立时,她也曾遭遇误解。

沈卫利和丈夫之前做的是运输生意,有时她正拉着货在路上跑,一个求助电话打进来,她瞬间将车上的货抛到了脑后,掉头就去找人了,更别说毫无回报地四处奔波。

无论是凌晨还是午夜,只要有人需要“沈大妈”,她都会立刻动身,几乎是做公益做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即使是身边的家人,也对她这样的行为颇为不解,认为她“傻得不可理喻”,但她依旧“我行我素”,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沈卫利帮助过的家属,要给她钱,她断然拒绝,他们便定做了锦旗,亲手送到她手里以表谢意。渐渐的,家里的锦旗一天比一天多,不少媒体也找上了门,邀请她分享自己的公益事迹。

家人逐渐了解了沈卫利的“初心”,也读懂了她心中的“大爱”。如今,家庭真正成为了沈卫利最坚实的后盾。

今年是沈卫利从事公益活动的第9年,说起这9年,沈卫利一度哽咽,心酸有之,无奈有之,悲伤有之,满足有之,欣慰有之,快乐有之,唯独没有后悔。

除了工作,沈卫利平日里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策划公益活动,忙碌而充实。偶有闲暇,她喜欢拍拍短视频记录生活,既是分享自己的公益日常,也希望由此传播更多正能量。

在沈卫利的短视频评论区,不乏“有大爱”“辛苦了”“好人有好报”此类评论,她的粉丝量目前已到达2万多名,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络红人”。

这样的结果,对沈卫利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她也乐于通过社交平台,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弱势群体能更多地被社会“看见”。


作者:记者 汤圣洁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