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歇业三年,再开成为“网红”!萧山这家14平米早餐店,为何让人难忘?

更新时间:2024-02-23 14:28:04    内容来源:萧山网   

沿文化路由西到东,市心桥架在目尽之处,轮廓沉稳。跟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西河路相比,这里是另一个世界。随风入耳的,多数时候都只有轻浪拍岸、树叶婆娑以及虫鸣鸟啼的声音。

毗邻萧山工人文化宫,可以看到朱兰的早餐店。曙色如海,“凤记食品”的红色招牌,在路的尽头挑起一丝平静的波澜。

不大的门脸,一脚油门便忽略过去,很少有人会留意到,这个略显逼仄的小店,前不久竟然在网络平台上火了一把。


“平平无奇”火爆全网

成为“网红”,属实让老板娘朱兰感到意外。

“我这个年纪,平时都不会玩什么抖音、小红书,1月下旬开业,就发了个朋友圈。”朱兰告诉记者,“凤记”算得上是“老店新开”, 原来在西山脚下摆摊摆了二十多年。

“凤记”开业没几天,就有老食客光顾,临了拍了照片,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引来不少流量。随后一拨接一拨的网友奔着各平台帖子,前来打卡。

图源网络

种类一共三样,饭团、蛋饼、烤饼。乍一眼看,并无特别。作为一个自小熟吃烤饼饭团的萧山人,我对这类早餐是持保留态度的。虽然不曾吃过所谓正宗的煎饼果子、葱包烩,但闭眼就能想象得出大概,说白了就是个煎饼卷油条,米饭包点菜。

“来,先尝尝,其实就是普通的早点。”朱兰对自己的手艺颇为自信,“但不管哪里来的,凡是吃过,都说好!”

盈盈传来米饭清香,以及扑面而来的葱香、蛋香,确实抓人心窝。

白糯米,配上里脊、油条、咸菜、萝卜干,甜口则加白糖、脆油条,压实拿塑料袋套起,裹成饱满的一圈,两只手捧着恰到好处。

烤饼裹上滋滋作响的油条、香肠,一口下去,酥脆!鸡蛋饼现摊,一勺面粉糊“呼啦”一声,在案板上画出圆润一圈,再上一勺神奇秘制酱料,法门秘而不宣。

朴实,但足以在早餐江湖占据一席之地。没错,是老底子萧山味。


从西山道口到文化路

来文化路之前,朱兰在西山道口摆摊。

二十几年来,她和婆婆每一天都会如期推着热气腾腾的早餐车出门,蓝色三轮车在萧西路与萧金路交叉口的煌宫大酒店边停下,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几乎没有间断过。

对于朱兰而言,岁月之下,是一份人间真实:早起同样会困,会对生活单调稍有微词,养家糊口也是开始做这一行最根本的原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朱兰卷入下岗潮,也把她推到了外面的世界。她的丈夫是一名铁路工人,一家子仅靠这一份收入,很难撑起生活的重担。

“想买房,想补贴家用,想着生活宽裕点。”对于出摊的理由,她毫不掩饰。“一开始做了一年服装生意,但是卖衣服很容易积货,后来有个朋友建议,说可以卖卖早餐。”朱兰便和婆婆商量着,决定两个人一起帮衬,把早餐生意做起来。

摆摊的日子并不容易。

凌晨三点,就得起床,生火、发煤炉,赶在四点之前蒸上第一篓糯米饭,接着准备小菜,调制摊饼子用的面糊,收拾出摊的一系列装备和其他食材。“那时候还卖包子,趁着蒸米饭的空挡,还要把小笼包给做了蒸上。”朱兰说。

出摊的时候天还没亮,蓝色三轮早餐车上自带的灯光亮起来,在地面投下一块阴影,摆摊的两人影子叠加在一起,看着像一个大力士。

烤饼和饭团的手艺,朱兰并没有专门去学过,听说百尺溇附近有个阿姨做的好吃,就抽空去学了半天。而后便是自己琢磨、钻研,根据顾客的评价,不断改进口味。

彼时,西山口边上有个瓷砖厂,从北京、山东、安徽等地,天南海北来的工人们通常趁早赶趟儿送货,天没亮便营业的早餐摊,成了工人们能捕捉到的最合适的选择。

按理,食物自带坐标属性,以城市为界,一方水土才能滋养出无法复刻的美食。但这一定律,在这个占地不足5平米的早餐车面前,反倒说不通了。“不管哪里来的,但凡吃过,都说好!”朱兰又重复说了一遍,笑起来的时候,弯弯的眼睛里露出几分满足和骄傲。说话间,她一直盯着煎饼台子,固定时间,她就会给烤饼翻面,保证煎得恰到好处。

她卖的东西用料扎实、味道好,有了口碑。西山道口一带都知道拐角处,蓝色三轮车的“兰姐早餐”。不少食客慕名而来,尝了都夸上一句“这里的烤饼,第一,就是好吃。”

而后,为鼓励大众创业,方便民众生活,政策上支持规范商业外摆,朱兰和婆婆的早餐摊正式有了名字——“西山道口早点”,也有更多的人为这一口赶来。

起初,朱兰六点开摊,准备多少食材就卖多少,卖完即止。她还记得,鼎盛时期,曾经天未亮就有人在路口等候,客人围着早餐车排起长队,还有人在地上摆一块砖作为记号,通常备餐的时候,糯米从蒸饭篓子里满出来,得外加个脸盆扣上。

满满一大锅糯米饭和一水桶面粉糊,没两个小时就见底了,供不应求。


14平米的小店,不少人牵挂三年

生意越做越火,朱兰在西山道口租了间房,蓝色三轮早餐车有了固定去处。

2019年,55岁的朱兰,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也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婆婆因车祸去世,原本的店面房东不租了;时间是把无情的刀,把不太温柔的岁月雕刻成脸上的褶皱。二十几年下来,她的背驼了,腰弯了,青丝变白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如此一想,顺势暂停了生意。不出摊的一千多个日夜,朱兰并没有停下来。疫情期间,在社区做志愿者、义工,生活倒也充实满足。

但西山道口却再也看不到那辆蓝色三轮早餐车了。

不少吃惯了这一口的食客深感惋惜,会微信发来消息,还有不少人多方打听,问到了她的手机号,打了电话过来问什么时候出摊。

朱兰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出摊,只是把以往的工具都收拾着,用干净的布罩好,偶尔瞥见,心里依旧会燃起一丝“冲动”。

“太多人来问了。只要有人喜欢吃,我一定还会出摊的。”这个想法也成了她最难以改变的东西。

所以,当去年接到一个老食客的电话,称文化路上有个14平米的小店面可以出租,她没有多想,便应了下来。

但这个决定,朱兰的丈夫并不支持。“太辛苦了,以前两个人出摊,现在就她一个人,忙不过来的。”他心疼妻子,每日收摊算账、准备食材、忙前忙后,无论从精力还是体力上来说,都不是这个年纪扛得住的。

“让我待在家里,我待不住的。”她笑着摆了摆手,“我真的喜欢干这一行。”


2024年1月,朱兰带着工具“入住”了文化路,蓝色三轮早餐车变成了红色门头,也正式改名“凤记食品”。

她不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她说不上来。关于这二十几年的生活细节,很多都被她遗忘了,但每个食客喜好、口味,她都信手拈来。

“哎,是X红书上那一家‘凤记’吗?”

“兰姐,老一套,烤饼加饭团,小菜萝卜干。”

“兰姐,我要三个烤饼,三个饭团,早午饭一起了。”

采访间隙,不时会排起队伍。

“你看,现在都十点了,还排着两三个人,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朱兰的丈夫嘴上不饶人,但下班了就会过来搭把手,手上的推子熟络地推着面糊,一圈又一圈。总有一些浪漫,粗粝但真实。

树冠在花坛上投下可以乘凉的阴影,山与树都清朗,赶着上班的小伙子拎着个饭团,匆匆上车,还在放寒假的孩子,领着弟弟悠哉地来买蛋饼。

缓缓的日子,淡淡的云烟,烟火之中,欢喜自生。

朱兰的眼睛里不自觉涌上笑意,“有人愿意吃,店就会继续开。”


作者:记者 高艺炯 林青颖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