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应急救援在路上!他身上有个“启动键”一触即发,随时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更新时间:2024-01-29 16:49:27    内容来源:萧山网   


活跃在“公益一线”的戚付盛

“穿上救援队蓝色‘戎装’的那一刻,不知道怎么的,我肩上的使命感就油然而生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身上好像有个‘启动键’一触即发,让我知道,我又该出任务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戚付盛加入了萧山蓝天救援队。三年不到,他已是组织里的一名“老队员”。

戚付盛和他的队友们在各种应急救援的任务中倾尽全力

壹 心头一紧,真替他们捏把汗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默默地付出,用生命诠释着无私与奉献。2023年2 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强地震,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危难之际,中国第一时间派出多支救援力量万里驰援。其中一支救援队伍就是由蓝天救援队戚付盛的三名队友组成的“中国力量”。

救援,是他时刻等待的命令。虽然因为客观原因和这次重要任务“失之交臂”,但戚付盛作为救援的“第二梯队”,时刻准备出发去往土耳其之征途。

这次国际救援,戚付盛的队员们身处“前线”,不光光受到再次发生地震或余震的风险,还受到了身在异国他乡的生命威胁。

身在后方的戚付盛,得知这次特殊救援任务行动时不免地心头一紧。“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去救灾救难,我真替队员们捏把汗。当地天气非常寒冷,没有米饭吃,只靠僵硬的面包和冰冷的矿泉水充饥,身上却随时背负着生命危险,去帮助解救被困人员……虽然我没有在救援现场,但我对他们的实际救援工作感到非常担忧,我的心里也时刻惦记着远方亲爱的队员们,每分每秒都盼着他们平安归来。”

生命至上,56小时接力救援,只为一线生机。9天时间里,萧山蓝天救援队所在的中国蓝天救援2队共搜索挖掘出46人。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面对中国救援队的鼎力相助,土耳其当地群众的行动也十分温暖。不管队员们走到哪里,只要他们从作业点下来,当地民众就会给他们送面包、红茶等各种吃的。他们一直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这让队员们更加充满力量……”

得知救援任务顺利完成,听着同伴回国后述说他们亲历救援的详细经过,戚付盛仍心有余悸,也替队员们的全心付出感到心疼,欣慰的是他们最终平安凯旋。

“当时如果换成是我或是其他队员去了‘前方’,我们也会和这三名队友们一样,倾尽全力去救助被困人员,因为这是我们救援队每一个成员肩上的责任,是义无反顾的事。”戚付盛说。

有一种守护彰显出一份大爱

贰 “战时”无畏勇担当 守护生命显大爱

在萧山蓝天救援队里,他们都是一群普通人,却在平凡的善举中执着坚守,证明了人生的不平凡,汇聚成一个个生动又温暖的故事。

看到蓝天救援队队员救援时的专业和勇敢,戚付盛也深深地被打动,并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这就是我心目中充满大爱的组织!”

2021年7月,台风“烟花”预警一发,刚刚加入萧山蓝天救援队的戚付盛,随救援队第一时间准备和检视好救援装备赶赴现场,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和救灾物资转运等工作。

这之后,萧山闻堰、河上镇疫情管控,湘湖马拉松比赛等应急保障工作中,都少不了戚付盛的身影。在去年结束的亚运会期间,他还担任“亚运V站”志愿者,为赛事保障工作出力。

长达几个月的早六晚十值班时间,戚付盛不畏艰辛。他说:“无数次的周末培训确实很辛苦,占用了原本的休息时间,但吃喝玩乐随时都可以,而成为亚运会的一名志愿者,可能一生就只有这一次。而且志愿者的工作虽然看似简单、平凡,但是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自己志愿者的身份,也让我对这次国际级的赛事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难忘“抗疫”保障工作

最令戚付盛印象深刻的还是配合“抗疫”保障工作。当时,萧山蓝天救援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物资紧缺、人员不足、疫情传播风险以及高强度的心理压力。“我们一直坚守在防疫的工作战线,几十个无眠无休的日日夜夜,只为了守护更多的生命。那会儿,天气冷、吃泡面、值夜班都是家常便饭,但只要大家都安全,我们就甘之如饴。”

戚付盛说,为了保护个人安全,防疫人员必须“全副武装”,在身着白色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的组合下,不到半个小时,现场队员已是汗流浃背。为了保证执勤质量,减少穿脱防护服带来的繁琐工序,每一名参与防控设点的志愿者在执勤期间都主动地尽可能减少水的摄入。

虽为普通人但身上却肩负着使命和荣光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和戚付盛一样的蓝天救援队成员们,在助力疫情管控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中,他和团队成员一同换下“蓝天戎装”,披上“战疫铠甲”,主动作为,积极投身“防疫第一线”,和队友们同心战“疫”,用责任和担当筑起这座城市的“免疫屏障”。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让防疫“警戒线”变成萧山人民温暖的“安心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不平凡的力量,成为“闪着光”的“幕后英雄”。他们更用实际行动显现出蓝天救援队的一份大爱,也证明了爱心公益行动的那一份使命和荣光。


作者:记者 周婷  编辑:杜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