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我是科技特派员 | “走,去田里看看!”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地里,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有啥“想不通”?

更新时间:2023-07-14 14:25:00    内容来源:萧山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几日,进入酷暑难耐的三伏天,走在阳光下,暑热空气也已使人全身热汗涔涔。

于农人而言,这是叫人又爱又恨的季节。番茄、辣椒、葫芦、南瓜、玉米……一大波蔬菜瓜果“上新”。来到位于戴村镇郁家山下村的郑氏蔬菜基地,大片绿油油的蔬菜呈现在记者眼前。

风一吹,摇曳的菜叶中闪起点点金色,尽显蓬勃生机。这是露天种植带来的夏日专属浪漫。

“郑老板,我们的药水配好了,试验田里先喷喷看!”田间突然传来一声喜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萧山区植保专业农技首席专家王国荣。

图片

一顶宽沿草帽下,一张黑黝黝的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眼角皱纹中还隐约可见几滴汗水。若不说,没人能发现,他就是派驻戴村镇的科技特派员。

从实验室走来,他俯身广袤乡野,在这里,寻找农业新需求,摸索新方向。


#01

“走,去现场看看。”

“父母是农民,我也是。”王国荣说,他与父母辈的农民一样躬耕于田间,却又有着新的使命。

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揣着知识迈出校门,年轻气盛的王国荣一头扎进了植物保护的研究中。

他说,干农业是爱好,是事业,更是一份责任。

这份责任从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到防治技术研究,到新农技推广应用……30多年,一直在延续。

图片

王国荣(右)在观察番茄植株上的病虫害

科技特派员,便是像王国荣这样为农村带来科学知识、技术赋能的人。

采访中,王国荣很喜欢跟记者说:“走,去现场看看。”

此前,郑氏蔬菜基地的负责人郑来兴找到他,吐起了苦水。基地里种植的番茄,近些年来总是枯死。“一开始长得好好的,快成熟时却出现大面积死亡。”郑来兴说,不知是得了什么病,还会传染,导致番茄产量大幅减少。

走,去现场看看!王国荣顿时来了精神。穿梭在田间地头,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原来,该基地由于长期连作种植,土传病害一年比一年严重,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和茄果类“青枯病”、“黄萎病”。

图片

整排枯死的番茄

“这个病会让传送水分和营养的传导组织坏死了。等作物需要大量水分的时候,整个植株就慢慢萎蔫死亡。”王国荣解释说,病源在于根上。

找到病根容易,开出药方难。配制、试验、推翻、继续配制……王国荣与团队经过几年的试验,才从实验室中分离出一种有益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注入到番茄根系周围,将有害病菌排除在根系远处,从而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可喜的是,去年在番茄上应用菌剂后,植株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大棚内恢复了以往的生机。据初步统计,该基地番茄产量平均增加15%以上,收入平均增加2250~2700 元/亩。

“真的是没想到!”基地负责人郑来兴连连表示,科技特派员,实实在在为农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图片

王国荣(左)在番茄试验地上查看菌剂使用效果

科技特派员,真的有这么神吗?

“他啊,三天里至少两天在地里!”该基地的小工吴阿姨都已与王国荣熟识,向记者吐露起“科特派”的秘诀。

图片

王国荣和团队伙伴在研究玉米上的草地贪夜蛾(属农业害虫)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科特派”们的工作日常。


#02

“意外收获”

科技特派员的到来,让郑来兴意想不到,自己面前的困难迎刃而解。

另一件事,让王国荣也属实没想到,帮当地农民摸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双赢路子。

距离郑氏蔬菜基地几百米之外,120亩的水田就是王国荣的意外收获——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双水双生”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

图片

“这是在育秧,下周把秧苗种下去,今年的鳖也要同步养下去了。”王国荣向记者介绍,水稻田里面养鳖,鳖吃了有害的稻虫,排泄物还成了水稻最好的有机肥料,再加上团队研究的稻渔共作系统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这一模式下来实现了养鳖稳粮、增产增效的目的。

王国荣还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稻鳖共养”的土地,纯利润可以达到3000元。农户的腰包鼓起来,自然是对“科特派”们竖起了大拇指。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起初只是为了让鳖吃水稻田里的虫子,没想到还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王国荣感叹说。

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该基地还探索了稻鳖共养、小龙虾-晚稻和早稻(鲜食大豆)-青虾轮作,使得一年四季不间断。接下来,王国荣也将指导其他农户开展此类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让农民致富更加有奔头。

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家。身为科技特派员,王国荣与当地农民的“奇迹”还在继续。

他指导戴村镇开展4467亩“非粮化”的整治优化任务;探索实施“水稻-蔬菜-大豆”一年三熟粮经结合种植模式,年亩产值超万元;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协同攻关,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新型农作物制度(模式)示范基地;先后举办多次现场会及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超过300人次……

图片

王国荣(左)

脚下踩着泥,心中有梦想。“我的所学所得都是为了实际生产、为了农民、农业服务的,干这行就是要走进田里,走到农民群众身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王国荣说。


作者:文字、视频 | 记者 顾晨艳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