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萧山这个姑娘火了!摆摊摆到西双版纳!拍抖音、捡破烂儿,赚的钱用来……

更新时间:2023-04-28 11:05:21    内容来源:萧山网   

周末傍晚,是“临浦19”老街最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来到这里,试图从城市的逼仄中寻一分喘息。

通往老街的必经之路上,大大小小的摊贩们占好位置,清一色的木头推车隔出一平米空间,堆叠着甘蔗、蔬菜、三种口味的米花糖、烤得喷香的淀粉肠……等时间一到,连接着每个摊位的小彩灯发出金灿灿的光,释放出开摊的信号。鸡蛋打在烙锅里滋滋的油炸声,不锈钢铲碰在铁板上发出的噼啪声,紧接着迸发出来的香气钻进每一个路人的鼻腔,空气中混杂着葱香、辣椒粉、番茄酱的气味,或许还有臭豆腐的味道。

人群开始扎堆,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即使站在很远的地方,你也能看清每一个摊位卖的是什么产品。黑底黄字、大字报式的招牌被摆放在摊位的前后左右,几乎每个摊位背后都站着一个“多才多艺”的“老板”,试图用各种捉人眼球的方式,与每一位经过摊位的路人进行眼神交流:“覅走,覅走,要么来看看?”

在一众食品摊位中,“461”的小摊显得有点“另类”。她顶着一头自然生长的长发,笑的时候会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看着就像个大学生。

图片

可以用“花里胡哨”来形容她的摊位:一张折叠木桌上铺满了五颜六色的钩针毛线玩偶,它们有的被做成钥匙串,有的被做成发卡,还有钱包、发圈、头箍、花篮……种类颇多,色彩自然丰富。边上则是一张矮脚凳,一个保温杯,分隔出简单的休息空间。

图片

01

去西双版纳摆摊

一天能赚多少?

“461”本姓施,临浦人,是杭州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不过比起本名,更多人会比较熟悉这个绰号。”她告诉记者,自己时不时会拍一些搞笑的英文段子发抖音,视频里每次妈妈用萧山话叫名字的时候,别人都会听成“461”,就这样被叫开了。

因为一口流利的英语,“461”在抖音上可以说有点知名度,“摆摊的时候一些家长看到我,会领着孩子过来,说‘这个是抖音里面的461,她英语很好的,你去跟她对话几句’。从侧面来讲,也是对我口语的肯定吧。”

图片

图片

“461”在抖音上发的段子

除了爱拍拍视频,“461”还沉迷摆摊。前不久,她发的一则帖子引起了不少关注:

图片

照片里,一身度假风打扮的她,耳际别着朵鸡蛋花,面前垫着塑料袋儿,上头堆着一批琳琅满目的钩针玩偶。“谁能想得到,我在版纳也摆起了地摊。”她在帖子中写道。

“不过这次去版纳是真的为了旅游。”“461”解释自己很爱旅行,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几乎都跑遍了,“还剩下6个地方没有去,云南是其中一个。”于是,这次趁着学校春假,她约着朋友一起出发去了趟西双版纳。

至于为什么会想到摆摊,她告诉记者,因为考虑到只需要带几件短袖,行李箱还有很大的余地,去之前做过一些攻略,知道那边的摆摊文化很流行,“而且时间上也比较宽裕,所以我在想为什么不把我的东西带上。”

四天三夜的西双版纳之行,其中两个晚上在摆摊,“第一天摆了半小时,第三天摆了一个半小时,就卖钩针饰品,一共卖了300多块钱。”虽然不多,但在她看来也是一场“意外收获”,“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朋友,甚至在云南也有人能认出这个是‘461’。”

02

摆地摊,真的是走投无路?

今年并非是“461”摆摊的第一年。

“大概2018年的时候,朋友的女儿出生,想着做一个小礼物给她,当时就跟着视频学,没想到还挺上手。”随着手艺精进,她开始会钩一些小礼物送给学生做为奖励。“孩子们都很喜欢。之前有个学生要转学,离开的时候说那件钩针钥匙串是他最舍不得的礼物,我也是他最舍不得的老师。”

正式开始摆摊则是在去年9月,“临浦19”开街。一张折叠桌上、一把椅子,手工发卡、头箍、钥匙扣,依次摆开,五颜六色的,堆成一座小山,还原最朴实的经济模式。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摆摊儿需要的,是眼光、口才、勇气,和一点“街头智慧”。但她没像真正的生意人一样,计算一下收益和成本,计算每一天的客流量,反而因为时不时会被一些粉丝小朋友认出,说上几段英语,然后半卖半送。“算是一份额外收入吧。可能三分钟内因为有人光顾了你的摊位,买了一个发圈走,这种成就感就会达到一个顶峰。”她说

图片

除了经济层面的价值,她发现摆摊给予她的是一种阅历的丰富。

对于每一个选择摆摊的人来说,地摊就像是一个容器,装载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给没有方向的人提供一个选择和尝试的机会。“在摆摊过程中,你结识了一些人,也许是顾客,也许是摊友,在与他们交流互动当中,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个新的出路。就算有一天你不摆摊了,终止这个动作了,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你收获了更有意义的东西。”

路就是这么走出来的。

在她看来,一些常人看来模糊的面貌其实活得无比生动:隔壁卖烧烤的摊主经常会送一些夜宵,这对年轻夫妻已经在萧山买了房,努力还着贷款;北方大哥大嫂,骨子里的热情,夏天卖凉皮冬天卖炒饭,一年攒下的钱在老家盖起了新房;一个独身的中年女人,早年家人出车祸离世,结婚半年因为家暴离了,夏天送给她冰镇的饮料;一个东北阿姨,拉着三轮卖铁板豆腐,来萧山带孙子,孩子上幼儿园,出来摆摊为了解闷……

“除此以外,我对老街比较有情怀。”老街需要年轻人,而年轻人需要地摊。她告诉记者,想尽可能地把家乡宣传出去,“目前我还在帮我们临浦拍亚运的宣传片。”片子里,她与一位外国友人搭档,用英语流利地介绍着自己的家乡。

图片

03

捡可乐瓶、纸板箱

“不修边幅”的女老师

“461”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工作日的话,我基本都是满课的。下班以后,有时间就拿出工具做挂饰、玩具。周五周六晚上或者节假日天气好的时候都会出摊。”当天正好临时有个行程取消了,她才得以匀出半个小时接受采访。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她还经常会做一些看似“另类”的事情,比如“捡破烂”。不分地点和场合,即便是在学校,她也会大方地捡起空塑料瓶、纸板箱放进塑料袋里,然后如同炫耀一件战利品,发在自己的视频、帖子或者朋友圈。、

图片

图片

“很多人可能当个笑话看。包括经常会有人说,‘这是461啊,发型去换换,总看得不顺眼 ’。”这些误解并不少,尤其在流量的驱使下,时常有一些刺耳的声音在叫嚣指摘着她的行为。

图片

直到有一次,她剪了养了许久的长发,发了一个捐发的帖子:不染不烫,然后养长了再捐掉。

图片

“很多人一开始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后来看我发过一次动态,他们就知道了。”她的心态并不差,“好比我经常去捡可乐瓶、纸板箱回收换的钱,摆摊的现金收入,我都会拿去捐掉做公益。”

国际学校老师、抖音“网红”、爱捡破烂、爱摆摊,这些反差感很强的标签在同一个人身上聚集。“这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她顿了一两秒。

诚然,前两者似乎光彩照人,后两者听起来像是走投无路之后才会走的路。

“没有什么被看得起、看不起的。”她的语气依旧饱满上扬,“都是人生嘛。”她说自己并没有一句指导性的座右铭。“真要有的话,‘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用多余的财力和时间,去帮助更多的人’,这大概可以算得上我的座右铭。”

人生有太多选择时刻,迫于现实的多,忠于本心的少。“摆摊也好,捡破烂也好,这些我都会继续坚持下去。”“461”说,“至于网友怎么评价我,其实也无所谓啦,做自己就好。”


作者:记者 高艺炯  编辑:值班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