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曾经的不务正业?萧山这所民办学校校长竟走出一条别样的路!怎么做到的?

更新时间:2022-10-19 13:46:33    内容来源:萧山网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所向、先锋所在、实干所为。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锚定实干争先的目标定位,坚持唯实惟先的发展导向,树立起党员的好样子,弘扬优良作风,践行为民情怀,展现坚守初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萧山网特开辟倾听潮涌“七一”特别策划——“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聆听“先锋党员”扎根萧山基层、走进群众、深入群众的奉献故事。


缪朝红的音乐梦,是从一艘船上开始的。

五六岁光景,在水泥厂工作的父亲,常带着他出船。船队要在不着边际的江河里度过十天半个月,唱歌便成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夕阳西下,一日忙碌结束,年轻的船员们将手里的汗巾,“啪”一下搭在肩头,像是某种暗号一般,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围坐船头,伴着迎面而来潮湿的空气,唱起歌来:张行、齐秦、邓丽君……那个年代流行什么,便唱什么。甲板上欢迎各种旋律,哪怕顺口哼上一段,都会迎来口哨和吆喝。余晖把发丝染得金黄,在水面碎得像一地金子,顺着地平线最后一丝光的方向,声音越飘越远……

气氛松弛、梦幻且浪漫。

在波浪起伏的甲板上,缪朝红感受到音乐给予人最直接、最扑面的刺激。

彼时他不会想到,往后三十余年都将与音乐“纠缠”。


“咱老百姓,不要搞什么音乐”

如果说儿时的船是启蒙之地,让还没有走进成人世界的他,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奥秘。而后,他的音乐天赋逐步体现。四五年级的时候,音乐教室里有一只录音机,课后便会放起周华健的《花心》,“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他喜欢听旋律在空气中回荡,顺口哼上一段。音乐课上,他每次都能拿到最高分,也深得老师青睐。

初中毕业后,他提出想走音乐这条路。毋庸置疑,老实仰仗体力谋生的父母并不同意,他们认为,“学音乐很难有出路”,还不如老实学门手艺。最后,母亲开出条件:如果要学音乐,可以,学费自己去挣。

独立意味着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年少气盛,缪朝红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的,初三暑假开始,他便寻了份工作,打工去了。

仰仗着这份决心,他成功进入高中,开始系统地学习音乐课程,也是那时,17岁的缪朝红第一次摸到钢琴。指尖弹动下,音符潺潺如流水,懒懒如光,熨帖地抚过心上,“触电一般”是他的第一感觉。

从此,他开始疯狂迷恋钢琴。

“周末白天打完工,傍晚还到学校去练琴。别人放学回家,我还是想在学校里点着灯弹一会儿,天黑了才回家。”就这样,一架琴、一盏灯、一辆自行车贯穿了缪朝红的高中三年,“其实真的很辛苦。”他至今仍感叹当时那份毅力,“每天反正没有一天是睡懒觉的,要么读书练琴,要么早起打工。”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高中毕业。他并没有感到懊恼,因为确定自己有为热爱买单的能力,愿意将生活以外无限的时间都放在弹钢琴里面。从零开始的三年,他的琴技突飞猛进。

图片

所以当音乐老师建议他报考音乐学院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向父母传达了自己的意愿。不出意外,又是一盆冷水:“你不要老想着搞音乐,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老百姓,你要学一门手艺,毕业找个好工作,我们不指望你能靠音乐挣钱。”

缪朝红是理性的,学习时间基本都给了钢琴,他的文化课是一大短板,纵使再喜欢音乐,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先做的事情,这个梦只能暂时搁置。

他在工地上找了份工作,但没多久,丢下工程帽回家了。与钢筋水泥相伴的两个月令他痛苦,而后又去干了汽修,不到一天,他还是觉得不合适。

他爱干净,也真的更热爱音乐。


音乐这条路,走对了吗?

梦如投石,在现实的池子里激起波澜。接下来的剧本走向?缪朝红有些迷茫。刚好下半年征兵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顺利应征入伍。

南下的两年,因为唱歌、吉他、钢琴、二胡等器乐技巧,缪朝红成为部队文艺骨干,大大小小汇演、节日演出,他都是“主心骨”,这段经历成了他打开自己的钥匙,一场看似无始无终的流浪,让他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于是,入队第二年,他想着筹划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

“那个时候真的一腔热血。”缪朝红当即买了不少备考资料,只是现实总多曲折,打听一番,才知道考解放军艺术学院,是得有名额下来才能报考,“结果名额没下来,这个对我打击非常大。”

所以第二年结束,他婉拒了团主任让他留队的建议,退伍返乡。

回家后的缪朝红每天在家里拉二胡弹吉他。不得不承认,对于音乐,他没有死心,只是眼下,又失去了方向。

“不务正业!”父亲看不下去了,丢下四个字,夺过儿子手里的吉他,重重地甩在门槛上。音乐能赚钱吗?不可能的!

那段看似与生活短兵相接的时光,在缪朝红看来,是对一个音乐爱好者最初的锻炼。他摸索着把握本心:“人生都有起起落落,还是要坚持。”

在家待了大半年后,他还是找了一份与音乐沾边的工作,“这份工作我还蛮喜欢的。”有了用武之地,他逐渐找回了自信,心里更有了方向。

2004年,利用存下的积蓄,缪朝红在山阴路上开了一家琴行,教学生为主,销售为辅。父亲也资助了一些,虽然他依旧不认为搞音乐能赚钱,但本质上还是心疼儿子。不过,随后五年,琴行强势发展,不得不让父亲彻底转变了观念。巅峰时期,每天傍晚琴行开灯后,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头黑压压的人头。

图片

随着生源和师资力量逐渐增加,2009年,缪朝红租下600平的空间,正式启动了新的征程。

图片

再次启航后,舵盘依旧在自己手中,曾经的船上少年又多了一个“校长”头衔。


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坚持着在低谷中前进,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上坡。

音乐始终是快乐、自由、无忧无虑,不是谋生工具,也跟尊严、地位、生存压力无关。这份纯粹为缪朝红赢得了音乐的成功,也带来了并未刻意追求过的名与利。

他结交的人越来越多,也让他开始思考:音乐,对普通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看,我这里有一架钢琴、一把吉他,我可以做点事的。”2008年汶川地震,当团区委的工作人员向他提议以音乐为媒做一场公益时,作为一名党员,缪朝红这样回复。

他发动学生在人民广场开辟了一块空地,借着月光和路灯,一行人开始朴素且有力量地演奏。人群来来往往,不时有人被旋律吸引,驻足倾听,音乐里带着一股暖流。缪朝红看了一眼认真拨弦、按键、弹唱的孩子们,微笑着。没有多余的表情,他很少抬头,沉在自己的琴弦里,不小心就打到了别人的心。

音乐抚慰人心,也能够证明生命的痕迹。这种证明的力量,面对生命被瞬间夺走的灾难,更为触动。

义演很成功,围观路过的人不少,筹集的几万元款项,尽数捐赠给了灾区。

往后十几年,“公益”两个字始终贯穿他的音乐人生。参与萧山利川对口帮扶活动,把30余件大型乐器顺利运送到当地学校;一连几年,结对萧山区特教学校的学生进行定向捐助;以“音乐会+认养”的方式,帮助梅农打开销路……

图片

图片

音乐,能给普通人带来些什么?他一直思考的问题,逐渐有了答案。在他看来,虚无缥缈的音乐,无形中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能量,演奏音乐的唯一目的,是共同见证温暖的诞生。


事实上,这些年,他多了不少除音乐以外的头衔,但还是能在一个阳光照进来的午后,静下心来挑战一首新曲。

他弹钢琴的时候,常常闭上眼睛。钢琴旁的演奏者像一个熟睡中的孩子,每一种情绪都毫无掩饰,跟着快节奏昂起头笑起来,弹到缓和时又皱眉低下头,跟着旋律陷入忧伤。

图片

他将自己比作一湾湖水,静水流深,时代的浪潮拍打,他顺着激流站上潮头。只是闭上眼,看见音符流淌的时候,他总会想起船上的歌声……

音乐依旧是那般温暖。


作者:记者 高艺炯  编辑:蔡少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