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一个电话,我上门!” 特殊“热线”背后,竟有这样一群萧山人→

更新时间:2022-08-15 11:26:51    内容来源:萧山网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退役军人的铮铮誓言。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这是退役军人的拳拳之心。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这是退役军人的殷殷之情。

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厢中队就有这么一位“特别的存在”,他脱下身上的“军旅绿”,换上维护城市秩序的“城管蓝”,身份在变,不变的是他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决心......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正是人间好时节。“老胡,回来啦!”“嘿!老胡~”刚一踏进城厢街道新桥园小区入口,几名保安便热情地向胡金焕打着招呼。

目光坚定,笑容温暖,一身板正的蓝色制服上佩戴着闪闪发亮的党徽,整个人显得十分精神和干练,这是胡金焕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那是我最有意义的经历”“军旅绿”——亲历国庆35周年阅兵

回忆起1984年国庆阅兵的经历,至今仍让胡金焕数家珍。作为当时国内受阅装备相对先进的代表,胡金焕所在的炮兵机械化方队无疑备受关注,即便已经过去了38年,依然记忆犹新。

那年,作为优秀新兵战士的胡金焕幸运入选进阅兵方队,“虽然是站在车上接受检阅,但站军姿、跑步、走正步,一个都不能少,7个多月的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天都要坚持训练。”

为了以最佳状态迎接那一刻,胡金焕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8小时的训练。“一个小时不动,两个小时不晃,三个小时不倒,这都是最基本的,有时甚至要练习1分钟内不能眨眼。”从被选进训练的那一天起,每天都有着被替换出局的风险,但是训练再艰苦,胡金焕也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

“8、9月的北京天气很热,风沙也大,我们当时为了能够保证训练,都直接住在训练场的帐篷里,8个人打‘大通铺’,虽然艰苦一点,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满的。我记得有一次赶上下大雨,从晚上9点下到凌晨2点,早上起来鞋子都变成‘船’,能划水了!”

“正式阅兵开始前,我们还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直到配合到时间、距离分毫不差、整齐划一为止。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参加训练的人员才觉得自己力没白出、汗没白流,都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大阅兵

“我还记得那天的天特别蓝,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在坦克开过天安门的瞬间,受阅的空军飞机编队出现在天安门的上空。我们所在的装备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后,我和战友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停下车后,禁不住跳跃欢呼起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胡金焕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城管蓝”接棒“军旅绿”“城管蓝”——“一个电话,我上门”

2019年,胡金焕从“沙场”走向基层,进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厢中队,脱下一袭保家卫国的“军旅绿”,换上一身服务群众的“城管蓝”,胡金焕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华丽转身,步入了为人民服务的新“战场”。

从“军旅绿”到“城管蓝”,深蓝是他最闪耀的徽章。

脱下的是军装,脱不去的是担当。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胡金焕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2020年,胡金焕被评为“杭州市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他带领的“新时代老兵岗”被评为“萧山区共产党员先锋岗”。

老城区治理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城厢街道作为萧山的主城区,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现代都市特色。作为一名城管人,胡金焕始终秉持着“上路即办公”的要求,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为把好地方建设地更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汗水。

“刚到城管的时候,我也一窍不通,多亏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着我,让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图右:胡金焕)

老胡话不多,但做事毫不含糊,搬运物资、打包配送统统不在话下;他还非常细心耐心,对高龄、行动不便、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居民进行跟进式帮扶,耐心教他们操作手机,搀扶他们进出小区、帮他们把物资、快递送回家,定期给他们送米面粮油,为他们理发、做家务……再累再苦,当听到老人们那一句谢谢,他说:“只要他们好,一切都是值得的!”此刻,老胡的脸上挂着腼腆的微笑。

“喂?城管局吗?”

“欸,对的,是城管局。”

“你好,我这里是三清茶行,我老公突然肚子痛得厉害,我要带他去医院,家里其他人也没在,能不能麻烦你来帮我看一下店?”

“好!三清茶行,是吧?马上到!”......这是发生在老胡身边的日常。

一张印着“新时代老兵岗·军民联系卡”的名片,让老胡成为了老百姓的“大家长”。“一个电话,我上门”,这是老胡所带领的“新时代老兵岗”给辖区百姓的承诺。

“想为大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党员红”——昔日戎装卫国,今朝阵前抗疫

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身先士卒,誓与疫情斗争到底;奋勇当先,只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疫情防控大局保驾护航,胡金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续写了军人的本色与风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在部队服役了14年的老兵,胡金焕第一时间当起了“战斗员”,白天执勤,晚上当志愿者,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我每天晚上5点下班,随便吃一口就去卡口当志愿者,值勤。”

疫情期间,老胡在协助小区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的同时,敏锐地发现了小区人员结构复杂、老弱人群多等情况,当下与社区人员沟通,对如何优化小区管理、提升管控成效、改进服务方式等建言献策,在社区人员的支持下,很快解决了小区管理难的问题。

卸下领花,卸不下坚守的初心和使命。加入城管队伍后,胡金焕在一点一滴的日常中更加深切地体验到城市管理工作的“千丝万缕”,越是繁杂,他就越是要将在军旅生涯中练就的耐心与细心倾注其中。

有群众不理解政策,老胡就耐心解释、宣传;有群众不配合核酸,他就一户一户查验劝导;有群众身体不适不便外出,他就一趟一趟地把物资送到群众家中,不辞辛劳、毫无怨言,始终将军人的优良作风贯彻到底。

在防疫一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作为退役老兵、老党员就是要挺身而出,这才是我们城管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冒着酷暑参与核酸检测,当脱下防护服后,老胡身上的蓝色制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他仍然目光坚定,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城管人的使命和担当。

“要说初衷,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想为大伙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对得起我曾经穿过的那一身军装。”

一日当兵,终生为民,这是胡金焕镌刻在心底里的座右铭;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这是退役军人们奉献在最基层的炽热心声!在这片萧然大地上,他身上不仅有“军旅绿”和“城管蓝”,更有一抹亮丽的“党员红”。

采访手记:最近的萧山真的特别热,采访当天也是40+的高温,我向胡老提出想去他家里拍一点素材,他走在前面汗水打湿了身上的制服,然后一边回头对我讲:“一公里路,我们走走过去吧,辛苦你啦,小周啊。” 我回应着没关系,发现他讲话时虽然礼貌又温柔,但似乎总透着一股老兵“不怒自威”的劲儿,我心想着或许这就是军人吧。直到我们到达新桥园小区门口,那一声声亲切自然的“老胡”,让他终于露出了憨厚朴实的笑容,不知道为什么但我总觉得那一刻他身上是有光的。


作者:记者 周颖  编辑: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