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倾听潮涌 > 人物专栏 > 正文

离乡20年,萧山女子回乡后开启新一轮“创业”:压力不小,但只许成功

更新时间:2022-07-22 17:34:20    内容来源:萧山网   

「楼燕」,一种体长21厘米的雨燕。它拥有着全世界鸟类中顶尖的飞行速度,像一道流星。在城市中,它最喜欢伴随古建筑而居,却不敢轻易着陆,传闻有言,起飞以后永不落地,过着漫天飘泊的生活。

与此同名,楼燕的性格似乎和这一生灵颇有几分相似,此前是飞鸟一样的生活,徘徊在城市边缘,在商海中浮沉。但与漂泊的雨燕不同,2019年,楼燕选择“归巢”,以乡贤的身份回到楼塔,“在外面漂着的时候,没有根。”时隔近二十年,此刻终是体会落叶归根的感觉,只不过摆在面前的,是个全新的问题:既然被冠上“乡贤”的名头,拿什么反哺家乡?自此,53岁的楼燕开启了新一轮“创业”……

图片


01燕雀亦有鸿鹄之志

1966年5月,楼燕出生于楼塔楼家塔一户普通农家。家里四姐妹,父亲干不了体力活,对于那个凭借劳动力支撑家庭收支的时代,条件并不能称得上富足,年终结算时,甚至还会倒欠生产队钞票,被叫过几年“倒挂户”。

“那个时候,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小小年纪的她深知唯知识改变命运,念书也用功,高中毕业后,她便应聘去了城东初中成为一名语文代课教师,期间转正,成为政教处主任,1999年,还被提拔为副校长候选。

在父母看来,短短几年,节节攀升,女儿似乎天生便是吃这碗饭的料,只不过,楼燕没能成为期望的那样,老老实实以教师的身份终结职业生涯。

上世纪90年代,一代国人掀起了影响深远的“进城打工潮”,楼燕也身在其中。她用一晚上的时间做了决定,辞职下海,“当时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去上海求学的儿子,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人生是不是有更多的路可以走?”坐在开往上海的汽车里,她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等着她,只是,想去试着找找答案。

曾经的教师跨界经商,初到上海的楼燕,在这方面宛如一张白纸。“所以一开始我也只能跟着亲戚一起学,怎么谈生意、销售、盘算成本等等。”本就不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内心自有一番笃定,她身上有人生重新开始的坚韧。

 

02一个曾经的语文老师

在商海学起了焊接

如果不考虑重力的影响,一只40克的普通「楼燕」用毕生之力可以飞到月球那么远。在某些层面,楼燕身上也有相似之处——

比如大刀阔斧进军商界的勇气:2002年,进军房地产开发,次年,参与企业收购;2009年,便开启独立创业生涯,事业蓬勃发展。

比如能花上十几年,坚守一个承诺,挑战一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创业初期,楼燕收购的一家金刚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有待重组或者地块变卖。“实地查看了一下情况发现,厂里不仅经营状况存在问题,而且大部分都是无固定期职工,一旦地块开发变卖,意味着一大批人可能面临失业下岗。”生意要做,但不能违背良心和准则,这是几年商海浮沉下,楼燕心里无可撼动的底线。毕竟,做企业,看的不光是资产。最重要的,还是做人的那股精神,和身上的那份社会责任感。

当即,她决定承揽下来,自行经营,员工安置方面严格按照劳动法执行,“愿意留下来继续干的,企业保证其顺利退休,想要另谋生路的,也可以提出离职、交接工作后自行发展。”人性化的政策,反而让此前不安的人心安定下来,一时间,没有人选择离开,反而是决定跟着眼前这位女老板,拼一拼。

事实上,在孤注一掷担下眼前这个摊子前,楼燕调查过行业前景。“厂里做的是硬面堆焊,属技术性行业,只是在国内熟知度不高,而市场上硬面堆焊产品多依靠进口,价格偏高。如果进行技术革新,让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说不定可以打开国内市场。”楼燕的心里有了方案,只是提高技术并不容易,甚至连“硬面堆焊”四个字,也是这几个月头一次听说。

“不会、不懂,咱学还不行嘛?”自此,一个曾经的语文老师开始走上自学焊接的路。打个“飞的”去北京求教、调研行业背景、扎进书海找资料、研究焊接技术……那段时间,睁眼是画在书上的焊枪,闭眼是闪现脑海的电光花火,“焊接”二字几乎占据了楼燕所有的碎片化时间,“说起来还真不信,我一个曾经只会拿笔的人,还能成为焊接行业领头羊。”爽朗的笑声传来,背后是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埋头苦干,“既然揽下这个事,要么不做,做就要把它做好。”

图片

事实上,楼燕并未食言。十几年下来,厂里的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取代进口产品,实现全国产化。“这并不是一个一言而就的过程。”变化时而会显得仅在一瞬之间,但更多时候,从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此时此刻,她郑重的语气里,透露着几分自豪:“是一个技术一个技术替代过去,期间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靠的就是坚持。”

与此同时,曾经的老员工,如今依旧选择留下来。当时他们用自己的未来,决定和这个女老板一起“拼一拼”,而在随后的几年,确也看到了前景,感受到关怀:汶川地震时的员工慰问,非典时期的安全保障,疫情下的物资供应……“妥善安置”的承诺十几年未曾改变,也让一大批人对眼前的这位看似斯文柔弱的女老板刮目相看。

诚然,从零起步也不过十年光景,她却以惊人的速度接受着角色转变带来的不适,像一道流星,飞舞在城市上空。

 

03燕归故里

而后能做些什么?

“下海潮”中,楼燕没有融入大潮,而是化作了弄潮的雨燕。2010年,杭州市萧山区驻沪企业商会正式成立,楼燕被推选为会长;此外,还担任两届政协委员、上海杭州商会执行会长,被评选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一系列头衔冠之,仿佛诉说着近二十年来,她在这座城市里的“飞行距离”。

但是每到深夜,窗外华灯璀璨,她总是会想起村里的那间老瓦房,墙下有花儿,院里有果儿,阖上双眼,被无限拉长的梦乡中有昔年的故乡。

在外面漂着的时候,没有根。或许,她的人生还有别的归属,或许她的家乡还可以更美。2019年,楼燕作为第一批回归的乡贤,踏上“归巢”之路。

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养育她的土地,溪水如镜,溪石如洗,依旧古朴自然。打小她就为这片景以及这土地滋生的文化所吸引,即便走得再远,这里的一切仍然是牵引着她的那根丝线。

何不让乡愁这根线牵得更牢固一些?楼燕心里有了新的想法:创办文创中心,让家乡文化成为游子的根,也让楼塔文化从山里走出去。

永兴书房--南书苑·燕归俚,是她的第一步。

图片

书苑坐落于老街,550平方米,两层建筑,原木风装修,走进还能闻到胡桃木的清香,从选址、设计到装修、开幕,楼燕全程参与。“书房以自助为模式,只要凭借身份证、市民卡,就可以自助借阅、归还图书。”

图片

图片

此外,楼燕还设立了个不成文规定,无论刮风下雨,书房朝九晚九的营业时间不变,“小时候爱看书,但那时候是真没有条件,买不起也没有环境允许你坐下来,心安理得地享受阅读的时间。”

图片

她希望未来的孩子、未来在外的游子,无论离乡多远,在回忆之中,能想起老街里有这样一间每天12小时营业的书房,365天不打烊,就像一个地标,想看书的时候,随时能坐下。

 

04愿日后不必背井离乡

就能安居乐业

“燕归俚”,也是楼燕设立的文创中心品牌名:“俚”字,从人从里,意为“乡里”,“燕归俚”字意直接,即“燕归故里”。回到家乡的楼燕,改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锚定一件事后的执着。

书苑开张后,楼燕开始着手开辟新渠道。

通过走访调研,她开始明白,这里有什么,缺什么。“早年,‘离开’,是农村青年顺理成章的选择。村里人普遍认为,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离乡后的苦只有离乡的人知道。”楼燕有些感慨,“如果可以不必背井离乡,就能安居乐业,是怎样的幸事。”

她想让人留下来。于是结合楼塔传统点心,燕归俚食品厂应运而生。在她看来,家乡的点心是吃一遍就忘不了的,而味道,是打开文化最好的索引,是小叩柴扉,便能开启万家门的钥匙。

炊烟袅袅之中,大有无限生机。

十几位精挑细选的农家大嫂便是厂里的“核心技术”,一双巧手还原“小时候的味道”。

图片

传统美食点心作为主营发展方向,挖掘、生产各种时令美食,如冬季的五色手工年糕、清明点心、五彩绿豆糕等等,肉粽、豆粽在保留传统口味的基础上,又做了创新和差异。

图片

图片

为了让传统美食走出去,燕归俚食品厂专门组建了一支电商营销队伍,一些年轻人也返乡加入运营,根据消费者需求定制电商产品包装,优化线上产品销售种类,前期开发的清明点心、五色年糕已逐步打开线上销售市场。

图片

图片

“以前,楼塔的粿子都是小食品店里做一些卖一些,很少卖出去。但是,我们做了互联网平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楼塔的粿子。”留住的不仅是“妈妈的味道”“儿时的记忆”,也让当地的农产品有了销路,传统的点心手艺在家门口还能“变现”,“希望能有一天,大家提到清明粿,就会想到我们楼塔。”

于她而言,与“返乡创业”传播家乡文化并肩而行的还有公益。2021年,楼燕以副会长的身份加入了楼塔乡贤联谊会公益基金。目前,全镇镇村两级乡贤公益援助基金已达400多万元,为130多名困难学生、优秀学子、困难农户发放了慰问金。

图片

也正因为这个契机,回乡后,走访、慰问、沟通也成为楼燕生活的一部分。2021年6月15日,楼燕代表联谊会上门,将募集来的第一笔6万元援助金,交到了特殊困难户的手中,“除了物质上的帮助,我更想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困难,通过交流给同乡们更多精神上的鼓励。”

图片

楼塔镇乡贤联谊会公益基金走进困难群众家庭 (左二为楼燕)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城市里灯火恢弘,花火绚烂,但都比不上一句——“胡不还乡”。

在旁人眼里,楼燕的故事是乡贤返乡“创业”的故事,就连她自己也曾自嘲,“这可能是另一个‘创业’的开始,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只是玩笑背后,隐藏着不小的压力。诚然,文化,非物质属性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形贯穿始终,楼燕深知这次“创业”要做好,并不容易,“但我有一份责任,这也意味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诚然,于她而言,这更意味着一个女人在故乡找到舞台,重新找回根。


作者:高艺炯  编辑:蔡少鸣